八月远方 - 动态 - 第 10 / 1320 页
2025-07-19 18:00

中伟股份:固态电池前驱体绝大部分使用的是高镍及超高镍材料

发布时间:2025-07-19 17:27:26


36氪获悉,中伟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在固态电池材料领域,公司是电池厂商的上游材料供应商。固态电池用前驱体是公司的主要产品之一。固态电池前驱体绝大部分使用的是高镍及超高镍材料,公司的高镍及超高镍材料对于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这三种形式的固态电池均适用。结合行业趋势和客户需求,公司积极开展固态电池用前驱体的研究、开发及工艺优化,已陆续推出“超小粒径富锂锰基材料前驱体”等多款产品,并已通过相关认证并实现几十吨级以上供货。


来源:36氪

 

2025-07-19 18:00

半导体公司半年报业绩预喜率超八成,5家绩优半导体公司或遭“错杀”

发布时间:2025-07-19 17:15:01


在全球景气度持续提升的背景下,A股市场半导体产业的业绩也极为亮眼。据统计,以可比口径计算,截至7月18日,已有30余家半导体公司披露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业绩预喜的公司数量占比超过八成。从市场表现来看,截至7月18日,30余家披露2025年半年报预告的半导体公司,年内平均涨幅接近15%,大幅超越未披露半年报预告的半导体公司的平均涨幅(5.97%)。其中,5家公司或遭“错杀”,今年以来股价处于下跌状态。(证券时报)


来源:36氪

 

2025-07-19 17:00

杨植麟摸着DeepSeek过河

发布时间:2025-07-19 12:25:07


文|邓咏仪

编辑|苏建勋

发布开源模型K2一周后,Kimi引起的全球热潮还在继续。

7月11日,月之暗面(Moonshot AI)开源了万亿参数的MoE模型Kimi K2。这是一个参数高达1T,激活参数32B的MoE模型,包括两款开源模型版本Kimi-Base和Kimi-instruct。

K2是个“偏科”选手,擅长编程、智能体类的任务。在Kimi公布的测评结果中,Kimi K2在自主编程、工具调用和数学推理三个维度的表现上,都超过了同为开源模型的DeepSeek-V3和阿里Qwen3。

 

△图源:Kimi

Hugging Face数据显示,开源一周后,K2下载量累计超过10万,还在快速攀升中。在大模型权威竞技场LMSYS中,K2-Instruct已经冲到总榜第四,仅次于GPT-4o、Claude-3.5、Gemini-1.5-Pro。

马斯克在推特上转发了的OpenRouter趋势数据显示,K2的在一周内攀升至全球趋势榜第二,仅次于Grok 4。

 

△图源:Twitter

月之暗面这次没有选择大规模营销,而是在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开源。

K2发布后,Kimi的算法工程师、研究员,在推特、小红书、知乎上积极分享K2的工作和技术,回复用户疑问;Kimi的官方推特也在不间断地刷屏,转发社区里对K2的赞美和建议。

热情的互动引来了更多的“自来水”。Hugging Face联合创始人Thomas Wolf就对Kimi K2大加赞赏,表示开源模型正在挑战最新的闭源权重模型。

发布热闹得像团建,与这家公司过去半年的沉默形成鲜明对比。

过去两年,Kimi经历了一场过山车般的起伏:几乎是最后一个推出ChatBot助手Kimi,但是凭借着长文本和出圈的策划一炮而红,成为最先出圈的大模型应用产品。

但2025年,几乎所有模型厂商,都被横空出世的DeepSeek打得失语。追逐AGI,证明自己还有技术实力,变成了所有厂商要做的证明题。

曾经拥有梦幻开端的Kimi,在今年来了个猛转弯:To C的Kimi应用停止投流,专心主攻模型。去年曾经试水的Ohai、Noisee等其他C端应用,以及Kimi在多模态上的尝试也迅速暂停。这也让它遭受的质疑更猛烈——是不是放弃了预训练?停止投流后,To C应用放弃了吗?

蛰伏半年,Kimi需要一场翻身仗。K2的发布,就是回归AGI主线的一种宣言。

K2发布,已经引起了全球开发者社区的震动。7月16日,著名的《Nature》杂志发文,表示K2的发布为“另一个DeepSeek时刻”,足见其赞美。

为什么K2的发布如此重要?简单来说,因为K2把DeepSeek模式再走了一遍:主打高性能、低成本,而且真开源。最重要的是,端出了真的好东西。

K2是个性能强悍的模型。它很专注,目标清晰——就是为了智能体(Agentic AI)而生。

一位Kimi的算法工程师Justin Wong在博客里说:Kimi希望把人与AI的交互方式,从chat-first变成artifact-first,即交付一个具体的交付物(比如一个3D模型、一个表格),而非交付一段聊天上下文。

用大白话说,就是要真能干活,不只是纯聊天了。

了解了这点,才能理解Kimi在模型训练路线上的诸多选择。

DeepSeek R1发布时,更多注重思考、推理能力,在发布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才加入工具调用功能。而K2并没有像DeepSeek R1那样带上推理模式(如展现思考过程),虽然也着重提升了风格化写作能力,但并没有过多强调。

K2最看重的还是Agentic(智能体)能力,把提升“自主使用工具、完成任务”的能力,放到最高优先级。“这在整个领域里是一个非常罕见的选择。”一位从业者评论道。

更具体地说,K2把优化的重点放在了: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调用外部的工具,要让调用速度更快,完成任务的质量更高——比如浏览器、PPT、Excel、3D绘画软件等等。用户也可以接入owl、Cline、RooCode 等 Agent/Coding 框架,来自主编程。

所以,在K2的使用案例中,你可以看到,直接输入Prompt,不用怎么等K2“思考”,K2就迅速生成3D旋转地球模型、生成PPT、生成昼夜循环的山川峡谷3D景观、3D粒子星系、交易看盘等等。

 

△Prompt: Create a 3D HTML mountain scene with cliffs, rivers, and day-night lighting. Supports drag/zoom, animated transitions, realistic gradients, and toggleable contour lines... (创建一个 3D HTML 山脉场景,包含悬崖、河流和昼夜光照变化。支持拖动和缩放、动画过渡、真实感渐变色,并可切换等高线显示...)  来源:Kimi

把13万行的原始数据丢给 Kimi K2,可以帮你分析远程办公比例对薪资的影响,分析显著差异,自动生成统计图表与回归模型解读等等,用统一色调做出小提琴图(violin plot) 、箱线图(box plot)、散点图(scatter plot)等专业图表,整理成报告。

 

△来源:Kimi

K2的另一个核心贡献在于,把模型的训练和使用成本又拉到了一个地板价,同时还保持着接近Claude主流模型的性能,主打一个性价比高。

Kimi K2 API的定价是:每百万输入tokens 4元,每百万输出tokens 16元;直接和同样主打编程的Claude 4 Sonnet(每百万输入3美元,每百万输出15美元)的API价格相比,整体成本可以下降超过75%。

别小看这75%,如今AI编程已经成为创业赛道的“明牌”,赛道里包括Cursor等头部AI编程公司估值已经迅速起飞。截至2025年6月,Cursor的ARR(年度经常性收入)已突破5亿美元大关,相较于4月中旬披露的3亿美元,短短两个月内飙升了60%。

开发者会实实在在用脚投票。K2一出,Hugging Face的下载量涨得飞快,K2很快就登上了OpenRouter的趋势榜周第二,开发者频频吐槽为什么API还这么慢,用不上。

K2现在并不完美,输出的结果还是会有不足之处,比如Token输出比较啰嗦,代码质量和顶尖的Claude相比还是有差距——但架不住它性价比高。很多博主的测试案例中,普通程序员写一天代码也就几块钱,大大降低了AI编程的算力使用门槛。

性价比高,也源于Kimi一些原创性的创新。

Kimi从训练阶段引入了新的优化器Muon,取代了原来主流的AdamW优化器,在不同Llama架构模型上,Muon的算力需求只有AdamW的52%。

优化器是大模型里的一个核心组件,决定着在训练时的模型参数如何调整。优化器优化得越好,模型在同样的硬件环境下跑得更快、更稳,换种角度说,也更节省了算力。

这可以说是一场技术冒险。Muon原本是一个比较前沿的优化器方向,甚至没有发表正式论文,以前只在小型模型上训练成功过。但Kimi选择将Muon扩大到万亿参数去尝试,并且解决了大规模训练下的很多技术难点,让Muon成为这次K2发布最受尊重的工作之一。

在公司门口放钢琴、公司名字用传奇摇滚专辑命名,这看起来是很摇滚。但在巨大的市场压力下,专注在一个方向,把一个新技术架构直接上到万亿参数去训练,用真金白银去试,还成功了。

这才是真的摇滚。

从K2发布的细节看,DeepSeek在全球造成的影响仍在持续。

今年1月发布的DeepSeek R1是全球AI叙事的分水岭。在那之前,国内无论是大厂,还是AI初创,大家都在卷AI应用,抢夺用户和留存。

Kimi曾经在2024年做过一波激进投流,和字节的豆包对打。但投流、增长是在大厂舒适区里的事情,Kimi很快就显得力不从心。2024年11月,豆包宣布MAU过亿,在国内一时风头无两。

很快,这些成果都被DeepSeek R1迅速超越。

DeepSeek之后,无论是大厂还是初创,大家都形成共识:追求模型能力提升才是最重要的事。国内To C应用的战场上,几乎就剩下元宝、夸克和豆包在厮杀。

如今商业化已经是个有点遥远,且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了。面对在模型和应用上都在All in的大厂,留给大模型初创的路几乎只有一条:开源,和攻克最难的问题。

前不久的36氪Waves大会上,真格基金合伙人戴雨森在谈到Kimi与Minimax时曾说: “一年前,大家比投放、比用户,比投放,其实是大厂的机会。现在则回到技术前沿,回到强认知,我相信反而更适合以技术大牛为核心的创业团队。 ”

六小龙们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DeepSeek R1的冲击后,各家呈上的答卷,实则表明了一种路线的分野:Kimi已经有点像Anthropic,主打提升编程、智能体的能力;Minimax和阶跃牢牢抓紧多模态;智谱则是走更本土、To B/To G的路线;百川选择继续做医疗模型;01早已宣布不再做超大基础模型迭代,转而专注在大模型落地上。

此前,Kimi在海外知名度有限,但K2的爆火已经带来实在的回报:全球开发者圈子里开始关注起Kimi,有人开始研究CEO杨植麟的过往经历。开发者们喜欢这个充满朋克文化的团队——Kimi团队成员在小红书、推特展示公司里以传奇乐队命名的会议室,也会在Twitter坦承“现在K2还不完美,infra还有很多不足,正在加班加点修复。”

 

△来源:Twitter

 

而更早之前,在Kimi专注提升模型能力,推出包括深度研究等产品后,其实也反哺到了产品上:Kimi的Web端数据从6月开始反弹,访问量环比增长30%。

某种程度上,开源和摇滚有着同样的精神内核,自由、开放、尊重技术,这是现在AI圈子里最强势的"注意力货币",不仅能建立名声、展现信仰,还有招揽人才——这才是AI初创现在最着急的事。

K2发布后,一位Kimi研究员曾经在博客里提到:“ 2025年,智能的上限仍然完全由模型决定,作为一家以AGI为目标的公司,如果不去追求智能的上限,那我一天也不会多呆下去。”

追求AGI看似是一条窄路,对还在这条路上的初创公司而言,还是一条康庄大道。

只要足够专注。

封面来源|视觉中国

 

👇🏻 扫码加入「智涌AI交流群」👇🏻

 

欢迎交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能涌现”,作者:邓咏仪,36氪经授权发布。


来源:36氪

 

2025-07-19 17:00

总投资50亿元!立讯机器人总部基地项目在常熟开工

发布时间:2025-07-19 16:51:26


今天(7月19日),立讯机器人总部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常熟举行。项目总投资50亿元,计划今年年底竣工投产,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苏州日报)


来源:36氪

 

2025-07-19 17:00

公立医院体检搜索暴涨,美团响应用户需求上线服务专区

发布时间:2025-07-19 16:50:15


美团体检数据显示,近两日公立医院体检搜索量环比上涨近60%。其中,三甲医院体检关注度较高,搜索量同比翻倍,上海、北京等城市需求最为突出。为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体检服务需求,美团体检紧急上线"公立医院体检服务专区",整合全国公立医院资源提供从基础套餐到专项筛查的一站式团购和预约服务。


来源:36氪

 

2025-07-19 17:00

监管最新明确,加强人身险公司标准化数据报送工作

发布时间:2025-07-19 16:34:32


从业内获悉,金融监管总局近日下发《关于加强2024版人身保险公司标准化监管数据报送工作的通知》。《通知》表示,根据监管要求,各人身险公司已于2025年4月开始人身险2024版标准化监管数据的报送,大部分公司都能够按照要求开展数据报送工作,但是在数据的完整性和数据报送工作方面仍存在部分问题。《通知》要求,存在历史数据漏报错报问题的公司应尽快完成数据修正,并于2025年8月20日前重报。(中证报)


来源:36氪

 

2025-07-19 17:00

印政府:印度首款国产半导体芯片将于今年发布

发布时间:2025-07-19 16:10:33


印度铁道、信息广播、电子和信息技术部长阿什维尼·维什瑙7月18日发表讲话称,印度政府已批准六家半导体工厂,目前正在建设中,预计印度首款国产半导体芯片将于今年发布。(界面)


来源:36氪

 

2025-07-19 17:00

Google 起诉 25 名中国籍 BadBox 2.0 运营者


Google 起诉了 25 名僵尸网络 BadBox 2.0 的中国籍运营者。Google 在起诉书中称,截至 2025 年 4 月,BadBox 2.0 感染了全世界逾 1000 万台基于 Android AOSP 系统的设备,包括电视盒、平板、投影仪和车载休闲娱乐系统。BadBox 2.0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联网电视僵尸网络。Google 称 BadBox 2.0 的活动干扰了 Google 与客户的关系,损害其声誉,破坏其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由于所有被告都在中国,而中美之间很少引渡嫌疑人,因此诉讼不太可能追究到任何被告的责任。


  • 发布:2025-07-18 19:19:26

 

2025-07-19 16:00

中伟股份:镍金属价格上涨对公司业绩有积极影响

发布时间:2025-07-19 15:53:21


36氪获悉,中伟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镍金属价格上涨对公司业绩有积极影响。公司坚定看好新能源锂电行业的发展前景,坚持以“全球化的新能源材料科技公司”为战略目标,持续发力进行产业生态化构建。


来源:36氪

 

2025-07-19 16:00

天风证券:银行股本轮行情的核心逻辑预计持续成立并支撑行情延续

发布时间:2025-07-19 15:34:08


36氪获悉,天风证券研报认为,资金面驱动下的估值修复是银行股本轮行情的核心逻辑,而这一逻辑预计持续成立并支撑行情延续,具体而言:一方面,低利率和资产荒背景下,银行高股息、类固收的优势凸显。另一方面,增量资金持续涌入,带动银行板块估值明显修复。展望后续,政策红利释放下,险资入市、主动基金增配和被动基金扩容或将合力为银行股带来稳定增量资金,增强估值修复行情的可持续性。优质地区中小银行中天风证券重点推荐成都银行、常熟银行;国股行中重点推荐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


来源:36氪

 

2025-07-19 16:00

Jio和安联将在印成立再保险合资企业,支持印度“2047年全民保险”愿景

发布时间:2025-07-19 15:15:04


7月18日,印度金融服务公司Jio Financial Services与安联集团子公司Allianz Europe B.V.签署有约束力协议,将成立一家50:50持股比例的再保险合资公司,服务于印度保险市场。声明称,该公司将整合Jio Financial Services的本地市场知识和影响力,以及安联的全球承保和再保险技能和经验。通过提供再保险能力和承保能力,该公司致力于扩大保险覆盖面,支持印度“2047年全民保险”的国家愿景。(界面)


来源:36氪

 

2025-07-19 16:00

Netflix 制作《刺客信条》真人剧集


Netflix 正式开始着手制作《刺客信条》真人剧集,双方是在约五年前商谈合作。真人剧集的主创和执行制作人为 Roberto Patino 和 David Wiener。Roberto Patino 此前制作了 HBO Max 迷你剧《DMZ》,担任过 Robert De Niro 主演剧集《Zero Day》的编剧和联合执行制作人,参与了《Westworld》和《Sons of Anarchy》等剧集。David Wiener 担任过《Halo》第二季以及《Brave New World》的制作人,为《Fear the Walking Dead》和《Homecoming》写过剧本。Ubisoft Film & Television 的 Gerard Guillemot、Margaret Boykin 和 Austin Dill 也将担任联合制作人。《刺客信条》系列是最畅销的游戏系列之一,2007 年至今共售出逾 2.3 亿份拷贝,主线作品已推出 14 部,最新一部是今年初发布的以日本为背景的《刺客信条:影》。真人剧集的剧情将围绕两个神秘派系的秘密战争展开,一派试图通过控制和操纵决定人类的未来,另一派则致力于维护自由意志。


  • 发布:2025-07-18 13:36:04

 

2025-07-19 16:00

智能手机地震预警不比传统地震监测差


一项新研究披露,一种基于全球安卓智能手机的地震检测和预警系统能够实时检测地震活动并发出可拯救生命的预警,其效用堪比传统的地震监测网络。许多地震多发国家缺乏地震预警基础设施。智能手机在全球的广泛使用为感测和发送地震警报创建了强大的平台。虽然智能手机中的传感器不如传统地震监测台站的传感器精确,但它们仍然能在强震期间感测地面的震动。安卓地震预警(AEA)功能以默认方式内置于安卓手机,该手机约占全球智能手机用户中的 7 成。在运行的头 3 年(2021—2024 年)中,该 AEA 系统在 98 个国家中平均每月可检测到 312 次地震,震级范围在 1.9 级到最高的 7.8 级之间。对于震级在 4.5 级或以上的地震,该系统向用户发出的警报每月约为 60 次,总计 1800 万次。AES 用户的反馈显示,85% 的警报接收者感受到了地震,其中 36% 是在地面震动开始前收到警报的,28% 是在震动期间收到警报的,23% 则是在震动之后收到警报的。研究人员认为其效用可与已建立的地震监测系统媲美。


  • 发布:2025-07-18 13:55:04

 

2025-07-19 16:00

预防工作推动发达国家癌症死亡率下降


经济学人报道,癌症预防工作取得了成效,自 1990 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癌症死亡率普遍下降。美国的癌症死亡率自 1990 年代以来下降了约三分之一。发达国家吸烟率下降,仅美国自 1975 年以来就减少了逾 300 万例癌症死亡。英国于 2008 年启动了针对年轻女孩的 HPV 疫苗接种计划,在 15 年内让 20 多岁女性的宫颈癌发病率降低了 90%。治疗方法的进步也改变了部分癌症的治疗结果。曾经致命的儿童白血病,如今五年生存率已超过九成。然而癌症研究的未来面临重重障碍,其中之一是美国特朗普政府计划削减癌症研究经费,中国预计在 2025 年超过美国成为癌症研究的主要资助国。


  • 发布:2025-07-18 15:23:22

 

2025-07-19 16:00

Firefox 141 将支持 WebGPU


Mozilla 开发者宣布,预计 7 月 22 日释出的 Firefox 141 将支持 WebGPU。目前对 WebGPU 的支持仅限于 Windows 版本的 Firefox,未来几个月将支持 Linux 和 Mac 版本。WebGPU 为 Web 提供了下一代高性能图形 API,允许在 GPU 上执行渲染和计算操作,Google Chrome 最早于 2023 年引入了对该 API 的支持,而苹果的 Safari 预计将在秋天释出的 v26 中支持 WebGPU。Firefox 的 WebGPU 实现是基于用 Rust 开发的 WGPU,为底层平台的底层图形 API如 Direct3D 12、Metal 和 Vulkan 提供了统一可移植的接口。WGPU 托管在 GitHub 上,是作为一个独立开源项目开发的,Mozilla 是其主要贡献者。


  • 发布:2025-07-18 15:52:00

 

2025-07-19 16:00

新闻出版业下线绕过付费墙的服务 12ft.io


新闻出版商行业协会 The News/Media Alliance 宣布成功关闭了帮助用户绕过付费墙的服务 12ft.io。12ft.io 的托管商在该组织的施压下于 7 月 14 日下线了网站。12ft.io 全称 12 Foot Ladder,通过将用户的浏览器伪装成 Web 爬虫从而不受限制的访问网站内容,避开广告、跟踪程序以及弹出式窗口。12ft.io 是由软件工程师 Thomas Millar 在新冠疫情期间创建的,他当时发现 Google 搜索结果前 10 中有 8 个设置了付费墙。12ft.io 下线了,但类似的自托管工具 13 Feet Ladder 允许用户创建无数的 12ft.io。


  • 发布:2025-07-18 17:45:13

 

2025-07-19 16:00

俄罗斯新法律将搜索“争议内容”定为犯罪行为


俄罗斯进一步收紧了对网络活动的控制。该国新通过的法律将对搜索被禁止内容以及使用 VPN 访问被禁止内容的人处以罚款。俄罗斯对被禁止内容的定义是一个由政府维护的列表,大约有 5500 个条目,其内容涵盖了从 LGBT运动 到基地等极端主义组织制作的内容,以及宣传纳粹意识形态或或煽动极端主义行为的材料。对搜索被禁止内容的罚款大约为 65 美元,对推广 VPN 等规避审查工具的罚款——个人为 2500 美元,企业最高 1.28 万美元。


  • 发布:2025-07-18 19:07:15

 

2025-07-19 16:00

Google 起诉 25 名中国籍 BadBox 2.0 运营者


Google 起诉了 25 名僵尸网络 BadBox 2.0 的中国籍运营者。Google 在起诉书中称,截至 2025 年 4 月,BadBox 2.0 感染了全世界逾 1000 万台基于 Android AOSP 系统的设备,包括电视盒、平板、投影仪和车载休闲娱乐系统。BadBox 2.0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联网电视僵尸网络。Google 称 BadBox 2.0 的活动干扰了 Google 与客户的关系,损害其声音,破坏其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由于所有被告都在中国,而中美之间很少引渡嫌疑人,因此诉讼不太可能追究到任何被告的责任。


  • 发布:2025-07-18 19:19:26

 

2025-07-19 16:00

美国法官允许作家对 Anthropic 盗版数百万电子书提起集体诉讼


上个月美国联邦法官裁决 Anthropic 使用书籍训练 AI 是合理使用,但使用盗版书籍训练并不是。法庭文件显示,Anthropic 从盗版网站下载了逾 700 万本书籍。它还购买了数百万本纸质书,拆开装订扫描了每一页,将其以数字形式存储。现在对于使用盗版书籍训练大模型,加州地区法官 William Alsup 允许起诉 Anthropic 侵权的作家代表全美作家提起集体诉讼。Anthropic 从盗版电子书库 LibGen 和 PiLiMi 下载了多达 700 万电子书,在 2021 年和 2022 年创建了一个巨大的存储库。如果作家们胜诉,Anthropic 可能需要赔偿数十亿美元损失。


  • 发布:2025-07-18 21:37:17

 

2025-07-19 16:00

狗看电视的模式


美国研究人员招募了数百名狗主人收集狗与电视互动的方式。研究考察了狗看电视习惯的趋势,包括主人是否尝试教狗看电视,主人电视每周打开的平均小时数,以及狗关注电视的平均秒数。对狗的评估内容包括它们对动物刺激物、非动物刺激物的反应,以及追随屏幕上的物体的程度。研究发现狗更容易对屏幕上看见的动物而不是其他刺激物作出反应,约 45% 的狗总是能对狗叫和狗吠这类狗噪声作出反应。主人报告为易兴奋的狗被发现会更频繁地追随屏幕上的物体,就好像这些物体存在于现实世界中一样。易害怕或焦虑的狗更容易对汽车喇叭或门铃这类非动物刺激物有反应。调查的狗看电视的平均时长为 14 分 8 秒。


  • 发布:2025-07-18 22:07:27

 

2025-07-19 16:00

苹果起诉通过进入前员工公寓窃取 iOS 26 机密的 YouTube 主播


YouTube 主播 Jon Prosser 自今年 1 月起发布了多则视频,展示了苹果要到 6 月份的 WWDC 开发者大会上才公开的 iOS 26 设计细节。此事引起了苹果的注意,它正式对 Prosser 和 Michael Ramacciotti 提起诉讼,指控他们盗窃商业机密。事件的核心是 Ramacciotti 的朋友、苹果员工(已解雇)Ethan Lipnik。Lipnik 持有一部开发中的 iPhone 手机,Prosser 和 Ramacciotti 被控密谋获取这部手机,他们首先窃取密码,然后使用位置追踪技术判断他何时长时间离家。Prosser 向 Ramacciotti 提供经济补偿,Ramacciotti 在 Lipnik 离家后进入其公寓取到了这部开发版 iPhone,通过 FaceTime 向 Prosser 介绍了开发中的 iOS 26。Lipnik 因为未能遵守公司保护开发中和未发布设备和软件的政策而被解雇。苹果不清楚 Prosser 和 Ramacciotti 掌握了多少商业机密,它提起诉讼是为了防止更多机密泄漏。


  • 发布:2025-07-18 23:16:31

 

2025-07-19 16:00

英特尔终止了对 Clear Linux 的支持


最近大规模裁员和重组的芯片巨头突然宣布终止对 Clear Linux 发行版的支持,从即日起不再为 Clear Linux OS 提供安全补丁、更新或维护,项目托管在 GitHub 上的代码库将转为只读模式,它建议使用 Clear Linux 的用户尽快迁移到其它活跃维护的发行版。英特尔在声明中同时强调会继续投资 Linux 生态系统,积极支持和贡献开源项目和 Linux 发行版,支持和优化英特尔硬件。英特尔是在 2015 年为解决容器安全问题而宣布了 Clear Linux 发行版项目,至今有十年历史。


  • 发布:2025-07-19 12:59:34

 

2025-07-19 15:02

比尔·盖茨和贝索斯支持的KoBold Metals签署刚果(金)矿产勘探协议

发布时间:2025-07-19 14:50:42


刚果(金)总统府7月17日发布声明称,该国政府与比尔·盖茨和杰夫·贝索斯支持的矿业公司KoBold Metals签署矿产勘探原则性协议。声明提到,协议内容包括KoBold Metals承诺在刚果(金)投资,进行地质数据数字化、利用AI等先进技术采矿,以及开发位于坦噶尼喀省马诺诺的锂矿项目。(界面)


来源:36氪

 

2025-07-19 15:02

竞逐跨境业务新蓝海,券商推进国际化布局

发布时间:2025-07-19 14:30:32


近期,证券行业跨境业务布局动作频频。中泰证券向境外全资子公司中泰国际提供3.5亿港元担保以促进境外业务发展;继国泰君安国际后,哈富证券、招银国际陆续宣布获得香港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牌照。近年来,国际业务逐渐发展成为券商提升业绩的重要一环,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速,券商将抓住机遇加速拓展跨境业务,头部券商聚焦业务广度与深度,而中小券商则将寻求差异化发展。(上证报)


来源:36氪

 

2025-07-19 15:02

中国模型霸榜前三,Kimi K2登顶全球开源模型冠军

发布时间:2025-07-19 14:24:21


36氪获悉,据全球大模型竞技场LMArena消息,开源模型与闭源模型的竞争进一步升级。在全球开源模型排行榜中,Kimi K2、DeepSeek R1、Qwen3等3个来自中国的开源模型排名前三,领先于谷歌Gemma3和Meta旗下Llama4,Kimi K2成为全球最强开源模型。该榜单由数千位开发者通过动态盲测进行投票。英伟达CEO黄仁勋近期也多次在北京表示,DeepSeek、Qwen和Kimi是全球最领先的开源模型。


来源:36氪

 

2025-07-19 15:02

摩根大通将研究范围扩大到非上市企业,OpenAI成首个目标

发布时间:2025-07-19 14:10:25


摩根大通正在将研究范围扩大到非上市企业,这是这家华尔街银行利用这一快速增长领域的最新举措。据一名知情人士透露,摩根大通首先将从那些非上市企业在塑造产业格局和推动创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领域入手,例如人工智能(AI)和软件行业。作为第一步,该行周五启动了对OpenAI的研究。(新浪财经)


来源:36氪

 

2025-07-19 14:01

7月沪牌拍卖结果出炉:个人额度中标率9.6%;平均成交价为94070元

发布时间:2025-07-19 13:51:23


7月沪牌拍卖结果刚刚出炉:个人额度合计拍卖总数4163个,参加拍卖人数43450人,中标率9.6%。最低成交价93900元,平均成交价为94070元,比上个月93734元增加了336元。(证券时报)


来源:36氪

 

2025-07-19 14:00

跨境支付通上线即将满月,香港收款银行扩容至16家

发布时间:2025-07-19 13:43:12


跨境支付通自6月22日正式上线不到一月,香港收款银行已扩容至16家。7月18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发言人回复上海证券报记者称:“跨境支付通自6月22日推出服务以来,整体运作顺畅。除首批参与的银行外,其他预期推出服务的香港银行将在完成相关预备工作后陆续加入。”(上证报)


来源:36氪

 

2025-07-19 14:00

业内人士:2025年重卡市场已进入复苏通道,全年销量有望实现超预期增长

发布时间:2025-07-19 13:21:25


在经历行业低谷期之后,2025年中国重卡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复苏迹象,尤其在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下,增长趋势得到强化。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6月,全国重型卡车销量(批发)为9.79万辆,同比增长37.14%,环比增长10.25%,同环比呈现“双增”,且连续三个月的环比增长超越了季节性因素,给整个行业带来“超预期”的惊喜。“今年以来,受益于行业需求旺盛,公司M系列大缸径发动机销量保持高速增长。”潍柴动力相关负责人表示。业内人士认为,2025年重卡市场在政策与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已进入复苏通道,全年销量有望实现超预期增长。(证券时报)


来源:36氪

 

2025-07-19 13:00

杨植麟摸着DeepSeek过河

发布时间:2025-07-19 12:25:07


文|邓咏仪

编辑|苏建勋

发布开源模型K2一周后,Kimi引起的全球热潮还在继续。

7月11日,月之暗面(Moonshot AI)开源了万亿参数的MoE模型Kimi K2。这是一个参数高达1T,激活参数32B的MoE模型,包括两款开源模型版本Kimi-Base和Kimi-instruct。

K2是个“偏科”选手,擅长编程、智能体类的任务。在Kimi公布的测评结果中,Kimi K2在自主编程、工具调用和数学推理三个维度的表现上,都超过了同为开源模型的DeepSeek-V3和阿里Qwen3。

 

△图源:Kimi

Hugging Face数据显示,开源一周后,K2下载量累计超过10万,还在快速攀升中。在大模型权威竞技场LMSYS中,K2-Instruct已经冲到总榜第四,仅次于GPT-4o、Claude-3.5、Gemini-1.5-Pro。

马斯克在推特上转发了的OpenRouter趋势数据显示,K2的在一周内攀升至全球趋势榜第二,仅次于Grok 4。

 

△图源:Twitter

月之暗面这次没有选择大规模营销,而是在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开源。

K2发布后,Kimi的算法工程师、研究员,在推特、小红书、知乎上积极分享K2的工作和技术,回复用户疑问;Kimi的官方推特也在不间断地刷屏,转发社区里对K2的赞美和建议。

热情的互动引来了更多的“自来水”。Hugging Face联合创始人Thomas Wolf就对Kimi K2大加赞赏,表示开源模型正在挑战最新的闭源权重模型。

发布热闹得像团建,与这家公司过去半年的沉默形成鲜明对比。

过去两年,Kimi经历了一场过山车般的起伏:几乎是最后一个推出ChatBot助手Kimi,但是凭借着长文本和出圈的策划一炮而红,成为最先出圈的大模型应用产品。

但2025年,几乎所有模型厂商,都被横空出世的DeepSeek打得失语。追逐AGI,证明自己还有技术实力,变成了所有厂商要做的证明题。

曾经拥有梦幻开端的Kimi,在今年来了个猛转弯:To C的Kimi应用停止投流,专心主攻模型。去年曾经试水的Ohai、Noisee等其他C端应用,以及Kimi在多模态上的尝试也迅速暂停。这也让它遭受的质疑更猛烈——是不是放弃了预训练?停止投流后,To C应用放弃了吗?

蛰伏半年,Kimi需要一场翻身仗。K2的发布,就是回归AGI主线的一种宣言。

K2发布,已经引起了全球开发者社区的震动。7月16日,著名的《Nature》杂志发文,表示K2的发布为“另一个DeepSeek时刻”,足见其赞美。

为什么K2的发布如此重要?简单来说,因为K2把DeepSeek模式再走了一遍:主打高性能、低成本,而且真开源。最重要的是,端出了真的好东西。

K2是个性能强悍的模型。它很专注,目标清晰——就是为了智能体(Agentic AI)而生。

一位Kimi的算法工程师Justin Wong在博客里说:Kimi希望把人与AI的交互方式,从chat-first变成artifact-first,即交付一个具体的交付物(比如一个3D模型、一个表格),而非交付一段聊天上下文。

用大白话说,就是要真能干活,不只是纯聊天了。

了解了这点,才能理解Kimi在模型训练路线上的诸多选择。

DeepSeek R1发布时,更多注重思考、推理能力,在发布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才加入工具调用功能。而K2并没有像DeepSeek R1那样带上推理模式(如展现思考过程),虽然也着重提升了风格化写作能力,但并没有过多强调。

K2最看重的还是Agentic(智能体)能力,把提升“自主使用工具、完成任务”的能力,放到最高优先级。“这在整个领域里是一个非常罕见的选择。”一位从业者评论道。

更具体地说,K2把优化的重点放在了: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调用外部的工具,要让调用速度更快,完成任务的质量更高——比如浏览器、PPT、Excel、3D绘画软件等等。用户也可以接入owl、Cline、RooCode 等 Agent/Coding 框架,来自主编程。

所以,在K2的使用案例中,你可以看到,直接输入Prompt,不用怎么等K2“思考”,K2就迅速生成3D旋转地球模型、生成PPT、生成昼夜循环的山川峡谷3D景观、3D粒子星系、交易看盘等等。

 

△Prompt: Create a 3D HTML mountain scene with cliffs, rivers, and day-night lighting. Supports drag/zoom, animated transitions, realistic gradients, and toggleable contour lines... (创建一个 3D HTML 山脉场景,包含悬崖、河流和昼夜光照变化。支持拖动和缩放、动画过渡、真实感渐变色,并可切换等高线显示...)  来源:Kimi

把13万行的原始数据丢给 Kimi K2,可以帮你分析远程办公比例对薪资的影响,分析显著差异,自动生成统计图表与回归模型解读等等,用统一色调做出小提琴图(violin plot) 、箱线图(box plot)、散点图(scatter plot)等专业图表,整理成报告。

 

△来源:Kimi

K2的另一个核心贡献在于,把模型的训练和使用成本又拉到了一个地板价,同时还保持着接近Claude主流模型的性能,主打一个性价比高。

Kimi K2 API的定价是:每百万输入tokens 4元,每百万输出tokens 16元;直接和同样主打编程的Claude 4 Sonnet(每百万输入3美元,每百万输出15美元)的API价格相比,整体成本可以下降超过75%。

别小看这75%,如今AI编程已经成为创业赛道的“明牌”,赛道里包括Cursor等头部AI编程公司估值已经迅速起飞。截至2025年6月,Cursor的ARR(年度经常性收入)已突破5亿美元大关,相较于4月中旬披露的3亿美元,短短两个月内飙升了60%。

开发者会实实在在用脚投票。K2一出,Hugging Face的下载量涨得飞快,K2很快就登上了OpenRouter的趋势榜周第二,开发者频频吐槽为什么API还这么慢,用不上。

K2现在并不完美,输出的结果还是会有不足之处,比如Token输出比较啰嗦,代码质量和顶尖的Claude相比还是有差距——但架不住它性价比高。很多博主的测试案例中,普通程序员写一天代码也就几块钱,大大降低了AI编程的算力使用门槛。

性价比高,也源于Kimi一些原创性的创新。

Kimi从训练阶段引入了新的优化器Muon,取代了原来主流的AdamW优化器,在不同Llama架构模型上,Muon的算力需求只有AdamW的52%。

优化器是大模型里的一个核心组件,决定着在训练时的模型参数如何调整。优化器优化得越好,模型在同样的硬件环境下跑得更快、更稳,换种角度说,也更节省了算力。

这可以说是一场技术冒险。Muon原本是一个比较前沿的优化器方向,甚至没有发表正式论文,以前只在小型模型上训练成功过。但Kimi选择将Muon扩大到万亿参数去尝试,并且解决了大规模训练下的很多技术难点,让Muon成为这次K2发布最受尊重的工作之一。

在公司门口放钢琴、公司名字用传奇摇滚专辑命名,这看起来是很朋克。但在巨大的市场压力下,专注在一个方向,把一个新技术架构直接上到万亿参数去训练,用真金白银去试,还成功了。

这才是真的朋克。

从K2发布的细节看,DeepSeek在全球造成的影响仍在持续。

今年1月发布的DeepSeek R1是全球AI叙事的分水岭。在那之前,国内无论是大厂,还是AI初创,大家都在卷AI应用,抢夺用户和留存。

Kimi曾经在2024年做过一波激进投流,和字节的豆包对打。但投流、增长是在大厂舒适区里的事情,Kimi很快就显得力不从心。2024年11月,豆包宣布MAU过亿,在国内一时风头无两。

很快,这些成果都被DeepSeek R1迅速超越。

DeepSeek之后,无论是大厂还是初创,大家都形成共识:追求模型能力提升才是最重要的事。国内To C应用的战场上,几乎就剩下元宝、夸克和豆包在厮杀。

如今商业化已经是个有点遥远,且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了。面对在模型和应用上都在All in的大厂,留给大模型初创的路几乎只有一条:开源,和攻克最难的问题。

前不久的36氪Waves大会上,真格基金合伙人戴雨森在谈到Kimi与Minimax时曾说: “一年前,大家比投放、比用户,比投放,其实是大厂的机会。现在则回到技术前沿,回到强认知,我相信反而更适合以技术大牛为核心的创业团队。 ”

六小龙们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DeepSeek R1的冲击后,各家呈上的答卷,实则表明了一种路线的分野:Kimi已经有点像Anthropic,主打提升编程、智能体的能力;Minimax和阶跃牢牢抓紧多模态;智谱则是走更本土、To B/To G的路线;百川选择继续做医疗模型;01早已宣布不再做超大基础模型迭代,转而专注在大模型落地上。

此前,Kimi在海外知名度有限,但K2的爆火已经带来实在的回报:全球开发者圈子里开始关注起Kimi,有人开始研究CEO杨植麟的过往经历。开发者们喜欢这个充满朋克文化的团队——Kimi团队成员在小红书、推特展示公司里以传奇乐队命名的会议室,也会在Twitter坦承“现在K2还不完美,infra还有很多不足,正在加班加点修复。”

 

△来源:Twitter

 

而更早之前,在Kimi专注提升模型能力,推出包括深度研究等产品后,其实也反哺到了产品上:Kimi的Web端数据从6月开始反弹,访问量环比增长30%。

某种程度上,开源和朋克有着同样的精神内核,自由、开放、尊重技术,这是现在AI圈子里最强势的"注意力货币",不仅能建立名声、展现信仰,还有招揽人才——这才是AI初创现在最着急的事。

K2发布后,一位Kimi研究员曾经在博客里提到:“ 2025年,智能的上限仍然完全由模型决定,作为一家以AGI为目标的公司,如果不去追求智能的上限,那我一天也不会多呆下去。”

追求AGI看似是一条窄路,对还在这条路上的初创公司而言,还是一条康庄大道。

只要足够专注。

封面来源|视觉中国

 

👇🏻 扫码加入「智涌AI交流群」👇🏻

 

欢迎交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能涌现”,作者:邓咏仪,36氪经授权发布。


来源:36氪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