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远方 - 动态 - 第 116 / 1320 页
2025-07-01 20:00

杭州高新:控股股东拟变更为巨融伟业,股票复牌

发布时间:2025-07-01 19:21:16


36氪获悉,杭州高新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东杭集团与巨融伟业签订《备忘录》,拟向巨融伟业转让公司总股本19.03%的股份,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将由东杭集团变更为巨融伟业,实际控制人将由胡敏变更为林融升。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2日起复牌。


来源:36氪

 

2025-07-01 20:00

天晟新材:出售兴岳资本100%股权 不再从事证券相关业务

发布时间:2025-07-01 19:17:41


36氪获悉,天晟新材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天晟香港与李楠、曹征、王继杨签署《股份买卖协议》,转让公司二级全资子公司兴岳资本100%的股权,转让价格为280万元人民币。兴岳资本主要资产为其持有的天晟证券100%的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天晟新材不再直接或间接持有兴岳资本及其下属子公司天晟证券股权,公司不再从事证券相关业务。


来源:36氪

 

2025-07-01 20:00

中科环保:以3.54亿元收购贵港环保和平南环保100%股权

发布时间:2025-07-01 19:11:42


36氪获悉,中科环保公告,公司以公开摘牌方式收购贵港环保和平南环保100%股权,转让价格分别为3.03亿元和5175万元。本次收购完成后,这两家公司将成为中科环保的全资子公司。该收购事项在董事会审批权限内,无需提交股东会审议,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来源:36氪

 

2025-07-01 20:00

亚玛顿回应:行业减产消息属实,海外市场需求巨大

发布时间:2025-07-01 19:08:01


针对“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计划于7月开始集体减产30%”的市场消息,亚玛顿董秘刘芹称,光伏玻璃行业减产的消息属实,产能加速出清,将有力促进行业后续可持续健康发展。国内光伏玻璃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海外市场的巨大需求为光伏玻璃企业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司董事会近日审议通过了在阿联酋投资建设年产50万吨光伏玻璃生产线项目的议案,公司将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以发挥公司在光伏玻璃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进而推动公司海外光伏玻璃产能的有效布局。”刘芹称。(中证报)


来源:36氪

 

2025-07-01 20:00

3连板际华集团:主营业务及现有产品体系未涉及脑机接口相关领域

发布时间:2025-07-01 19:05:29


36氪获悉,际华集团公告,公司股票于2025年6月26日、6月27日、6月30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近日,公司关注到部分媒体将公司列为脑机接口概念。公司主营业务为职业装、职业鞋靴、纺织印染、防护装具及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核实,截至目前,公司主营业务及现有产品体系未涉及脑机接口相关领域。


来源:36氪

 

2025-07-01 20:00

安井食品:H股发行价格为每股60港元 7月4日上市交易

发布时间:2025-07-01 19:04:14


36氪获悉,安井食品公告,公司已确定H股发行的最终价格为每股60港元,预计于7月4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并开始上市交易。


来源:36氪

 

2025-07-01 20:00

赛力斯: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46086辆,同比增长4.44%

发布时间:2025-07-01 19:02:34


36氪获悉,赛力斯公告,2025年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6086辆,同比增长4.44%;1-6月累计销量为17.21万辆,同比下降14.35%。


来源:36氪

 

2025-07-01 20:00

机构今日抛售长城军工等20股,买入悦康药业2.39亿元

发布时间:2025-07-01 19:00:52


盘后数据显示,7月1日龙虎榜中,共42只个股出现了机构的身影,22只股票呈现机构净买入,20只股票呈现机构净卖出。当天机构净买入前三的股票分别是悦康药业、中材科技、北方铜业,净买入金额分别是2.39亿元、1.73亿元、6644万元。当天机构净卖出前三的股票分别是长城军工、新恒汇、好上好,净流出金额分别是4.71亿元、1.04亿元、5195万元。(第一财经)


来源:36氪

 

2025-07-01 19:00

头部房企,哪家拿地最少

发布时间:2025-07-01 18:50:39


上半年,拿地排名TOP100房企在土拍市场共耗资5065.5亿元,同比增长33.3%,自2022年以来出现罕见的正增长。

但金额的同比增长,是靠各城上架了大量城市核心区优质地块换来的。如果以住宅用地成交面积计算,中指研究院统计的300城住宅用地成交面积仍在继续缩量。

同时,房企也在进一步向重点一二线城市聚焦,尤其是北上广深、杭州、成都等几个热门城市。

未来,楼市的基本盘在头部20-30个城市。上半年,TOP20城市出让金在全国的占比已经超过65%,其它所有城市之和才占到1/3。

对于房企,楼市“战场”空间变小了,在这些城市的土地市场上正面交锋、硬碰硬不可避免。

一方面,头部房企之间的竞争加剧,是频频推高优质地块的溢价率高企的主要原因,后果是:企业做项目的成本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资金+操盘”实力稍弱,会很快被挤出第一梯队。能让房企跑赢的已经不是某一年的爆发力,而是持续的资金续航和产品升级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TOP100房企权益拿地金额的中位数只有约20亿元,TOP1的权益拿地金额,已经达到了第30位的14.8倍。现在及未来,还有能力在多个城市群全面深耕的房企也就20家左右,在全国热门城市多点开花已经和80%的企业没有关系了。

上半年权益拿地金额TOP10房企分别为:保利发展、中海、绿城、建发、滨江、华润置地、金茂、招商蛇口、保利置业、越秀。

去年拿地TOP1是中海,今年上半年换成了保利发展。

 

2025年上半年房企权益拿地金额与面积TOP10

保利旗下两家地产平台同时进入前十。为了保住销售额行业第一的位置,还在继续猛冲。

在四大都市圈,保利发展均重点下注,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新房市场表现更好的长三角和以北京为主的京津冀,今年上半年的拿地金额已经大幅超出去年全年。

 

2025年上半年保利发展在各地拿地情况

另一家明显在加速拿地的是中国金茂。

2025年上半年,金茂在土地市场花了261亿元。对比一下,去年全年,金茂拿地才花了187亿元。

6月27日一天内,金茂在成都、杭州、合肥三城同时拿地,总地价达到51.44亿元。其中,杭州原运河新城单元GS1004-9-2地块的溢价率高达55.91%。

从拿地新增货值的口径来看,更能体现金茂“求上进”的急迫感,全口径新增货值749亿元,甚至还要压中海一头。

近几年,中国金茂一度跌出千亿阵营,行业排名下滑至第13位,成为率先从头部阵营出局的央企。

现在,金茂终于爬出坑。今年以来金茂大动作频频,先是换帅,然后大刀阔斧调整组织架构,将“总部-区域-城市”简化为“总部-地区”两级管理,华北区域、华东区域、华南区域、华中区域、西南区域领导班子正职岗位人员职务一并免除,进行管理换房。同时精简城市公司,收缩聚焦。

今年轻装上阵之后,开始在拿地和营销端再度加速。作为有产品力积淀的企业,金茂的潜力如果能发挥出来,未来的业绩排名一定会上升。

 

2025年上半年拿地TOP10房企全口径新增货值

上半年频频拿地刷屏的还有建发房产,它的半年拿地强度高达64.22%,在头部阵营中,仅次于金茂、绿城。

在杭州、成都、重庆,建发房产接连拿下三个地王,成为新的“地王收割机”。其中,杭州地块的溢价率高达115.39%,楼面价达到8.8万/平米。

实际上,建发房产从5年前就开始拿地加速,2020年至今年上半年,权益拿地金额在行业中的排名分别为:13、10、4、4、5、4,近四年稳定在行业TOP5中。

建发的风格也传递给了同为厦门国资“三剑客”的象屿、国贸地产。

象屿地产今年上半年的拿地销售比高达79.45%,8成的销售额用来拿地,投资强度远超第一阵营企业。而国贸地产的拿地销售比也达到了56.81%。

世茂、旭辉、中骏、阳光城、泰禾等民营“闽系”房企大退潮之后,建发、象屿、国贸又接过了接力棒,高举高打冲进了上海、北京地产圈。

敢于大胆拿地,通常会传递出两个信号:一是企业的流动资金充足,有能力砸钱;二是企业有冲业绩的意愿和目标,愿意冒风险拿金钱换增量。

相反,拿地少的房企,要么是财务状况不支持,比如万科。要么是企业之前的投资失误,现在在调整节奏,比如华发。

2025年上半年,华发股份的权益拿地金额只有20亿元,拿地销售比个位数,在TOP10企业中显得格格不入。

 

2025年上半年TOP10房企销售、拿地情况

其实,华发从去年就开始在土地市场“踩刹车”了,只在上海外围、西安等地零星拿了几个地块。总拿地金额甚至没能近期行业TOP100。

华发冲得最猛的时候是2022年、2023年,这两个年份的权益拿地金额分别为299亿、280亿,直接冲到了行业第10位。

其中,华发重仓的是上海,2022年华发在上海投了219.09亿,占到年度总拿地金额的73.3%;2023年,华发又投了123亿在上海,力压中海、保利。

但之后华发就从土地市场淡出了。据业内人士分析,主要原因是华发的地没有拿对。比如,华发在浦东周浦的项目华发观澜半岛、松江洞泾的华发海上都荟这两个项目都销售不畅。卖得比较好的项目,如苏河世纪、闵行颛桥华发四季半岛、半岛华庭分、古美华府,却先后口碑坍塌,品牌形象受到影响。

今年,华发发生人事大震荡,李光宁、张驰、俞卫国、张延、罗彬等核心高管集体离职,公司迎来调整期,短时间内无暇他顾。

一般拿地金额是销售金额的三分之一为正常,低于这个数值,则说明现阶段的拿地强度较低。

今年上半年,除了华发、万科,越秀地产的拿地强度也低于30%。不过,越秀的操盘能力比较强,上半年权益新增货值/全口径新增货值达到了约1:2.5,可以通过“小股操盘”,用产品力杠杆拉动更高的销售额。

整体上看,除了个别的特殊情况,头部企业的位置和策略已经相对稳定,且拿地强度普遍较高,重点一二线城市的楼市蛋糕大部分被它们完成切分。

随着第一梯队的房企还在高强度拿地,未来被挤压的可能会是二三梯队房企。它们会逐渐从之前的全国化布局缩回到几个主要城市,甚至退至某一个区域。

地产行业,未来最大的变数在目前排名11-20位的企业。

这个序列的企业中,有近一半是之前经营出现问题,业绩掉下来的。比如,碧桂园、融创、绿地、金地。

还有近年在土地市场砸了大笔资金,但由于行业头部位置竞争激烈,它们还没能稳定在第一梯队的。比如滨江。

11-20位的房企情况非常撕裂,呈现出分化明显的三级:

 

2025年上半年TOP11-20房企销售、拿地情况

当下拿地少的房企,未来会面临更大的销售压力。找准时机拿地,才能继续留在牌桌上,熬到下一个周期。

中指院的另一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20家代表房企的样本中,一线城市销售业绩贡献率同比增长9.0个百分点至40.0%,二线城市贡献了47.8%的销售业绩,两者合计占比87.8%。

随着一线城市的土拍竞争加剧,非头部房企能否在二线城市找到市场空间,已经是至关重要的生存战略。

说明:文章中引用的房企销售、拿地数据来自于克而瑞地产研究院、中指研究院


来源:36氪

 

2025-07-01 19:00

氪星晚报|美团三年将建成1200家“浣熊食堂”;雷诺将计入日产汽车股份相关的95亿欧元亏损;特斯拉6月份在欧洲部分国家的销量大幅回升

发布时间:2025-07-01 17:11:01


上海洋山港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402.6万标准箱,再创新高

从洋山港海事局获悉,2025年上半年,上海洋山深水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02.6万标准箱(TEU),同比增长7.3%,创下新的历史纪录,在上海港的占比达51.9%,成为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持续攀升的主要增长极。

抖音电商:严格依据既定规则开放带货权限,不存在“0粉获取带货权限”渠道

36氪获悉,抖音电商发文称,今年5月,抖音电商启动虚假宣传专项治理行动。近期专项治理的最新进展方面,平台处罚了超1000名因违规宣传损害消费者体验的达人,并对超500个存在商品信息虚假宣传问题的商家进行了严格处置。另外,经外部举报反馈,有不法分子声称可对外售卖“0粉获取抖音电商带货权限”的教程。平台在此郑重提醒:抖音电商严格依据既定规则开放带货权限,不存在此类违规开通渠道。

美团三年将建成1200家“浣熊食堂”

36氪获悉,近日,美团在北京推出全新打造的浣熊食堂,用户下单前可实时“云体验”,随时“看汇报”,下单后将收到食安封签严格守护的餐品,平台提供透明有保障的售后服务。据介绍,“浣熊食堂”是美团为餐饮行业探索建设的放心外卖基础设施。“浣熊食堂”负责人初征介绍,未来三年,美团将在全国各地投资建设1200家"浣熊食堂",帮助超过上万家餐饮商家实现放心外卖的品质升级。

特斯拉6月份在欧洲部分国家的销量大幅回升

在经历了几个月的交付量下降和市场压力之后,特斯拉似乎正在欧洲重新站稳脚跟。今年6月,特斯拉在几个欧洲主要市场的电动汽车注册量大幅上升。在英国、西班牙和荷兰,特斯拉6月份的销量与5月份相比均大幅飙升。

雷诺将计入日产汽车股份相关的95亿欧元亏损

法国汽车制造商雷诺周二表示,在改变了对其在日产汽车的投资的会计方式后,该公司将在上半年业绩中计入其所持股份的约95亿欧元(合112亿美元损)亏损。这一变化发生在两家公司放松关系并调整长达20年的合作伙伴关系之际,雷诺逐渐减少了在这家日本公司的股份,后者正在与销售下滑作斗争并努力筹集现金。

宁德时代电池在问界超级工厂正式投产

36氪获悉,据宁德时代官微,6月30日,宁德时代在赛力斯超级工厂的两条CTP 2.0高端电池包产线正式投产。这是宁德时代在重庆布局的首个基地,并首次采用“厂中厂”合作模式,为问界系列车型本地化生产供应动力电池系统。

雷军:小米YU7将开启限时改配,锁单用户可参与

36氪获悉,小米CEO雷军在微博发文称,小米YU7将开启限时改配,7月6日上午10:00到7月7日晚上24点,锁单用户(非准现车)都可参与改配,具体规则详见小米汽车APP。如改配成功,将重新安排生产并重新预计交付时间。

扎克伯格宣布Meta“超级智能”计划,并新增招聘

据报道,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宣布对公司人工智能团队进行重大重组,其中包括致力于开发人工智能“超级智能”。新成立的团队名为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将由Scale AI前首席执行官汪滔(Alexandr Wang)领导,他将担任首席人工智能官,以及Github前首席执行官Nat Friedman。扎克伯格宣布在人工智能领域新增11名员工,其中包括来自OpenAI、Anthropic和谷歌的研究人员,他们将致力于开发最先进的模型和人工智能助手。

亚马逊已在全球部署100万台机器人

跨国电商企业亚马逊部署的机器人数量已经达到100万台。这些机器人分布在亚马逊遍布全球的运营网络中,既包括固定工位机器人,也有自主导航的搬运机器人,而且开始具备AI能力。亚马逊也是首家宣称完成100万台机器人部署的公司。

亚马逊将在日本名古屋新设物流配送中心

亚马逊与三菱地所7月1日宣布,将于今年8月在日本名古屋市新设亚马逊物流配送中心,该设施将成为亚马逊在西日本地区最大的物流中心。

“简耘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近日,北京简耘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元A轮投资,本次融资的领投机构为专注农业投资的坤辰资本。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业务运营拓展、种植生产系统迭代及新作物模型研发等方面,为公司在农业科技领域的持续深耕注入动力。

亚马逊CEO称尚未看到关税导致价格大幅上涨

亚马逊CEO安迪·贾西在周一的一次采访中表示,该公司还没有看到关税导致的价格大幅上涨,并解释了亚马逊及其卖家正在使用的缓解策略。他说:“几个月前,我们做了大量的远期购买,然后我们的很多卖家、我们的第三方销售合作伙伴远期部署了大量库存,以避免围绕关税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价格明显上涨。

特朗普回应马斯克抨击“大而美”法案

美国东部时间今天(7月1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发帖,回应美国企业家马斯克对其力推的“大而美”减税及支出法案的抨击。特朗普在帖文中称,“埃隆·马斯克在强力支持我竞选总统之前,早就知道我强烈反对‘电动汽车强制令’。这太荒谬了,这一直是我竞选活动的主要部分。电动汽车没问题,但不应该强迫每个人都拥有一辆。埃隆获得的补贴可能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人。如果没有补贴,埃隆可能不得不关门大吉,回到南非老家。不再有火箭发射、卫星或电动汽车生产,我们的国家将节省一大笔钱。也许我们应该让政府效率部好好查查?这能省下一大笔钱!”

特朗普抱怨日本不买美国大米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6月30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日本虽然面临严重的大米短缺,但仍不愿意进口美国产的大米。特朗普说,他会给日本发一封信。日本媒体称特朗普这是暗示要通知日本提高关税。对此,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今天(7月1日)表示,他不会对美国总统或美国官员的每一项声明进行评论,但日本不会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牺牲农业部门的利益。不过林芳正拒绝透露目前日美贸易谈判的具体细节。

 


来源:36氪

 

2025-07-01 19:00

新和成: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0%-70%

发布时间:2025-07-01 18:55:06


36氪获悉,新和成公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亿元-37.5亿元,同比增长50%-70%。业绩增长主要系营养品板块主要产品销售数量、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增长,实现经营业绩提升。


来源:36氪

 

2025-07-01 19:00

小鹏汽车6月共交付新车34611台,同比增长224%

发布时间:2025-07-01 18:51:44


36氪获悉,小鹏汽车2025年6月共交付新车34611台,同比增长224%,连续8个月交付量超3万台。2025年第二季度,小鹏汽车累计交付新车共103181台,再创单季度历史新高;2025年1-6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新车197189台,超过2024年全年交付量。


来源:36氪

 

2025-07-01 19:00

仙鹤股份:拟投资110亿元建设竹浆纸用一体化高性能纸基新材料项目

发布时间:2025-07-01 18:51:21


36氪获悉,仙鹤股份公告,公司与四川省合江县人民政府签署投资协议,计划投资约110亿元建设竹浆纸用一体化高性能纸基新材料项目。其中,一期投资约55亿元,占地2000亩,建设年产40万吨竹浆和60万吨高性能纸基新材料生产线及相关配套设施,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51.5亿元,年税收约4.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约2000人。


来源:36氪

 

2025-07-01 19:00

广汽集团:与华为合作的首款车型预计2026年面世

发布时间:2025-07-01 18:48:33


36氪获悉,广汽集团在互动平台表示,华望汽车作为广汽集团与华为战略合作的重要载体,将充分整合双方在智能化技术、产品开发及产业链资源等各方面的优势,打造面向30万元级高端市场的创新产品。目前,公司正稳步推进团队建设与产品研发工作,首款车型预计将于2026年面世。


来源:36氪

 

2025-07-01 19:00

希荻微:部分芯片产品应用于Meta的智能眼镜产品

发布时间:2025-07-01 18:47:52


36氪获悉,希荻微公告,公司在硅负极电池领域推出的定制化DC/DC芯片产品已成功导入小米、vivo、OPPO等全球知名品牌客户的供应链体系。此外,公司在AI眼镜领域已与国内外多家知名品牌客户达成合作,例如向亿道信息下属子公司深圳市亿境虚拟现实技术有限公司供货,主要应用于其AI眼镜产品。此外,公司部分芯片产品向ODM客户销售,最终应用于Meta的智能眼镜产品。


来源:36氪

 

2025-07-01 19:00

重庆港:国投交通拟减持不超1%公司股份

发布时间:2025-07-01 18:42:35


36氪获悉,重庆港公告,股东国投交通控股有限公司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186.87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减持价格将根据减持时二级市场价格确定。国投交通目前持有公司14.91%股份,本次减持是基于自身经营需要。


来源:36氪

 

2025-07-01 19:00

长城汽车:6月销量同比增长12.86%

发布时间:2025-07-01 18:37:45


36氪获悉,长城汽车公告,2025年6月销量为110690台,同比增长12.86%;1—6月销量569789台,同比增长1.81%。6月海外销售40068台,1-6月累计销售197658台。新能源车销售方面,6月销售36405台,1-6月累计销售160414台。


来源:36氪

 

2025-07-01 19:00

高盛表示美股涨势将持续8月或消退

发布时间:2025-07-01 18:37:27


高盛集团的资金流动专家表示,受流动性改善、波动性骤降、衰退担忧消退以及季节性因素的推动,标普500指数本月将延续涨势,随后开始走弱。他们在周一给客户的报告中写道:“我们认为未来几周涨势将持续,但到8月会逐渐失去动力。”历史先例表明,标普500指数可能会延续自4月低点以来25%的涨势。该基准指数上一次在 7 月出现下跌还是2014年。高盛的资金流动专家称:“我们正进入标普500指数历史上表现最强劲的月份 ——回顾1928年以来的数据,7月的平均回报率为1.67%。” 他们还指出,7月的前两周传统上是一年中股市表现最好的时段。(新浪财经)


来源:36氪

 

2025-07-01 19:00

美国法官要求阿根廷放弃国有石油公司控股权

发布时间:2025-07-01 18:33:46


美国一名法官6月30日要求阿根廷放弃其在阿根廷国家石油公司持有的51%控股权,以部分补偿这家能源企业2012年国有化时被“忽略”的前投资者。美国纽约南区联邦地区法院法官洛蕾塔·普雷斯卡说,阿根廷必须在14天内把这些股份转给美国纽约梅隆银行,并在存入后一个工作日内把这些股份转给原告。(新华社)


来源:36氪

 

2025-07-01 19:00

全国最大规模全钒液流电池光储一体化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发布时间:2025-07-01 18:33:20


近日,随着新疆吉木萨尔北庭100万千瓦+20万千瓦/100万千瓦时全钒液流储能一体化项目主体工程顺利完工,项目建设进入收尾阶段。该项目装机容量1000兆瓦,年平均发电量约17.2亿千瓦时,与传统火电站相比,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160万吨,其作为全国最大全钒液流储能项目,“全国之最”体现在装机容量1000兆瓦、储能规模100万千瓦时且时长5小时,能源转化和供应能力强。预计到2025年底,新疆新型储能并网规模将超过2000万千瓦,共建成新型储能电站218座,其装机规模位居全国前列、西部第一。(央视新闻)


来源:36氪

 

2025-07-01 19:00

比亚迪:6月新能源车销量38.26万辆

发布时间:2025-07-01 18:30:50


36氪获悉,比亚迪股份在港交所公告,2025年6月公司新能源车销量为38.26万辆,去年同期为34.17万辆;本年累计销量为214.6万辆,去年累计为161.3万辆,同比增加33.04%。


来源:36氪

 

2025-07-01 19:00

特斯拉位居挪威上半年乘用车新车注册量榜首

发布时间:2025-07-01 18:29:31


挪威公路联合会(OFV)7月1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特斯拉以17.3%的市场份额位居挪威上半年新车注册量榜首,超过了大众和丰田。特斯拉的Model Y是这一时期销量最大的车型,其次是丰田的bZ4X和大众的ID.4。挪威新车注册总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3%,电动汽车占上半年所有新乘用车销量的93.7%。(界面)


来源:36氪

 

2025-07-01 19:00

极氪科技6月销量43012台,1-6月销量超24.4万台

发布时间:2025-07-01 18:25:44


7月1日,极氪科技公布6月销量43012台,连续四个月销量超4万台,1-6月累计销量244877台,同比增长14.5%。其中,极氪品牌6月销量16702台,领克品牌销量26310台。今年三季度,极氪9X、领克10 EM-P两款全新车型即将上市。此外,极氪全球布局提速,上半年领克进入多米尼加、老挝、埃及、墨西哥、哈萨克斯坦市场,领克08 EM-P登陆欧洲核心市场。截至目前,极氪科技已进入60多个国际主流市场,全球门店超1200家,全球用户199万。


来源:36氪

 

2025-07-01 19:00

蓝英装备:不存在公司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发布时间:2025-07-01 18:24:39


36氪获悉,蓝英装备公告,公司股票交易价格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3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情况。经核实,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补充之处,近期公司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关于本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来源:36氪

 

2025-07-01 19:00

广州首个离境退税“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正式启动

发布时间:2025-07-01 18:18:31


6月28日,广州市首个离境退税“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在天河区天环广场正式亮相,标志着广州离境退税服务迎来大升级,退税流程更简单、到账更快。目前,全市离境退税商店总数已突破500家,新增离境退税商店超160家,实现11个城区“全覆盖”。新政实施以来,全市开具离境退税申请单同比上升2.03倍,销售金额同比上升1.29倍。(央视新闻)


来源:36氪

 

2025-07-01 19:00

吉利汽车:6月汽车总销量同比增长约42%

发布时间:2025-07-01 18:18:30


36氪获悉,吉利汽车公告,集团于2025年6月的汽车总销量为236036部,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2%。具体来看,吉利品牌销量193,024部,同比增长59%,其中银河系列销量90222部,同比增长202%;极氪品牌销量16702部,同比下降17%;领克品牌销量26310部,同比增长8%。鉴于上半年强劲销售表现,集团决定将全年销量目标由2710000部上调约11%至3000000部。


来源:36氪

 

2025-07-01 19:00

小米曾申请智能公寓助手商标

发布时间:2025-07-01 18:14:48


36氪获悉,6月30日,小米行政公众号发文称,小米在北京、南京上线了一批青年公寓,租金标准为1999元/月。爱企查App显示,小米员工公寓关联公司米公寓(北京)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8月,法定代表人为张剑慧,经营范围包括住房租赁、非居住房地产租赁、企业管理等,由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该公司更名为米星辰(北京)住房租赁有限公司,同时经营范围发生变更。知识产权相关信息显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于2021年曾申请注册“智能公寓助手”商标,国际分类涉及通讯服务、广告销售、科学仪器,目前商标上述均为无效状态。


来源:36氪

 

2025-07-01 19:00

东方雨虹回应调价:行业逐步进入良性竞争格局,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还不好判断

发布时间:2025-07-01 18:10:24


针对“东方雨虹7月1日起上调防水产品价格”的市场消息,东方雨虹证券部工作人员称,涨价消息属实,公司确实向下游客户发送过涨价通知。此轮上调价格,主要针对防水涂料、美缝剂、瓷砖胶等。这也是年内比较大范围的一次调价。“本次涨价,不止是东方雨虹一家,行业很多头部公司都进行了调价。本轮普遍上调价格,说明行业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上述工作人员表示。对于涨价对公司的影响,上述工作人员称,目前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还不好直接判断,但是行业整体在逐步形成良性竞争格局。(中证报)


来源:36氪

 

2025-07-01 19:00

IPO过会,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后首家企业来了

发布时间:2025-07-01 18:06:03


7月1日晚,上交所官网信息显示,禾元生物IPO申请当天通过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这是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后,首家成功过会的IPO企业。(证券时报)


来源:36氪

 

2025-07-01 19:00

*ST元成:涉嫌年报财务数据虚假披露,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发布时间:2025-07-01 18:05:33


36氪获悉,*ST元成公告,公司于2025年7月1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年报等定期报告财务数据虚假披露,决定对公司立案。若后续经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认定的事实,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来源:36氪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