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远方 - 动态 - 第 149 / 1320 页
2025-06-26 08:00

李泽楷旗下富卫集团香港IPO今起招股,拟全球发售9134.21万股

发布时间:2025-06-26 07:56:45


36氪获悉,6月26日,李泽楷旗下富卫集团在港交所公告,于2025年6月26日-2025年7月2日招股,拟全球发售9134.21万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另有15%的超额配股权。每股发售股份38.00港元,每手100股,预期股份将于2025年7月7日(星期一)上午九时正开始在联交所买卖。


来源:36氪

 

2025-06-26 08:00

顺丰控股:拟根据一般性授权配售新H股,子公司拟发行29.5亿港元可转换为公司H股的公司债券

发布时间:2025-06-26 07:54:33


36氪获悉,顺丰控股公告,2025年6月25日,公司拟根据一般性授权在联交所配售新H股,同时通过全资境外子公司SF Holding Investment 2023 Limited于联交所发行29.5亿港元可转换为公司H股的公司债券,本公司将为全资境外子公司发行可转债提供担保。本次H股配售的配售价格为每股配售股份42.15港元。假设配售股份全数配售,本次H股配售的募集资金净额(扣除佣金和预计开支后)预计约为2932.7百万港元。


来源:36氪

 

2025-06-26 08:00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关税的通胀影响仍是一个大问题

发布时间:2025-06-26 07:52:04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周三表示,央行仍在努力评估关税对消费者价格的影响。鲍威尔在向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作证时表示,“问题是谁来承担关税成本?关税对通胀有多大影响?老实讲,这很难提前预测。”这是鲍威尔本周在国会山的第二轮听证会。美联储决策者面临特朗普对降息的施压,两位美联储理事Christopher Waller和Michelle Bowman表示,如果通胀保持受控,最早可能在7月降息。(新浪财经)


来源:36氪

 

2025-06-26 08:00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赴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调研

发布时间:2025-06-26 07:50:34


36氪获悉,据国家数据局消息,6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带队赴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开展专题调研,并进行座谈交流。会上,中咨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苟护生介绍了公司基本情况,刘烈宏对中咨公司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希望共同深化数字经济领域重大工程研究论证,提高项目咨询评估质效。国家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荣辉,国家数据局有关司负责同志,中咨公司有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来源:36氪

 

2025-06-26 08:00

联邦快递宣布新财年10亿美元降本计划

发布时间:2025-06-26 07:49:38


联邦快递周二公布的财报表现亮眼,不仅季度盈利与营收双双超出市场预期,更宣布已完成40亿美元成本削减目标,并计划在新财年进一步缩减10亿美元支出。尽管面临贸易政策变化、邮政合约到期及B2B需求疲软等外部挑战,这家物流巨头在2025财年仍实现了调整后营业利润增长与利润率提升。(新浪财经)


来源:36氪

 

2025-06-26 08:00

美联储提议放宽针对大型银行的强化补充杠杆率要求

发布时间:2025-06-26 07:47:59


当地时间25日,美联储发布有关放松关键银行资本规则的计划。文件显示,美联储提议进行改革,以放宽针对大型银行的强化补充杠杆率要求。修订将把控股公司根据该比率的资本要求从目前的5%降至3.5%至4.5%的范围,其银行子公司的这一要求将从6%降至相同范围。(央视新闻)


来源:36氪

 

2025-06-26 08:00

外资机构扎堆调研电子、机械设备等行业

发布时间:2025-06-26 07:45:35


透过外资机构的调研动向,往往能洞悉国际资本的关注焦点。梳理多家上市公司近期披露的投资者关系记录发现,外资机构密集现身于接待名单中。从行业分布来看,外资机构扎堆调研的公司主要集中在电子、机械设备、计算机、汽车等行业。另外,多家外资机构在其发布的2025年下半年策略展望中表示,中国股市短期或仍呈震荡,但中长期可保持乐观。(证券时报)


来源:36氪

 

2025-06-26 08:00

鲍威尔:债券市场目前状况良好,运作正常

发布时间:2025-06-26 07:42:05


据报道,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被问及近期美元走弱时表示,市场一直在消化一系列异常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他还表示,债券市场目前状况良好,运作正常。(第一财经)


来源:36氪

 

2025-06-26 08:00

布鲁塞尔将无视欧洲央行关于稳定币规则的警告

发布时间:2025-06-26 07:40:30


英国《金融时报》周三报道称,尽管欧洲央行(ECB)警告称,拟议的监管标准可能在市场波动期间破坏欧元区银行的稳定性,但欧盟委员会仍计划在未来几天内宣布针对快速增长的稳定币市场的新规则。该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欧盟执行机构正计划发布正式指导意见,提议将在欧盟以外发行的稳定币视为与仅在欧盟市场允许的同品牌版本可互换。(新浪财经)


来源:36氪

 

2025-06-26 08:00

苹果准备调整应用商店App Store,以规避更多欧盟罚款

发布时间:2025-06-26 07:38:00


据报道,苹果准备调整应用商店App Store,以规避更多欧盟罚款。(界面)


来源:36氪

 

2025-06-26 08:00

小米汽车否认小米YU7售价传言

发布时间:2025-06-26 07:37:44


36氪获悉,6月26日凌晨,针对网传小米YU7标准版比小米SU7标准版只贵2万,小米汽车在最新一期答网友问中回应称,这不是真的,“最终定价敬请期待上市发布会,我们一定会给大家一个合理的价格。”据小米汽车解释,小米YU7标准版的配置就很高,比如最高CLTC 835km的续航、激光雷达、英伟达最新Thor芯片 、小米天际屏全景显示等。在行业内,这些豪华配置往往只有在友商的Max版甚至Ultra版上才会搭载。此外,针对小米YU7发布后是否会影响小米SU7的销量,小米汽车表示,并不担心小米YU7会影响小米SU7的销量。


来源:36氪

 

2025-06-26 08:00

全国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投资已超10万亿

发布时间:2025-06-26 07:36:36


国家正全力优化营商环境、破除隐性壁垒、激发民营经济活力。记者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搭建的“全国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发现,截至6月25日,全国正在向民间资本推介的项目投资额超10万亿元。其中,光是国家发改委近日向民间资本推介的优质项目,就超过3200个,涉及的总投资额超3万亿元。(第一财经)


来源:36氪

 

2025-06-26 08:00

摩根大通预计2025年关税将引发美国 “滞胀式” 经济放缓

发布时间:2025-06-26 07:34:38


摩根大通分析师周三表示,美国贸易政策可能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并在美国重新点燃通胀。该行认为,美国今年下半年陷入衰退的概率为40%。摩根大通在一份年中展望研究报告中指出,美国今年经济增速预计为1.3%,低于2025年初预测的2%,而美国提高关祱被视为对经济的负面冲击。(新浪财经)


来源:36氪

 

2025-06-26 08:00

捷强装备:1.58亿元已中标项目预计无法实际承接

发布时间:2025-06-26 07:32:58


36氪获悉,捷强装备公告,此前披露,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潘峰因涉嫌单位行贿罪被刑事拘留。此外,公司于2025年6月9日被立案调查,截至目前,检察机关对公司涉嫌单位行贿犯罪一案,已收到监察委员会移送审查起诉的材料。2022年3月8日,公司中标某项目,中标金额约为1.58亿元。后续公司积极为该项目备货,持续推进项目工作,由于前述事项的影响,截至目前,尚未签署正式协议,公司预计该项目无法实际承接,前期基于谨慎性原则,2024年末公司对该项目存货计提资产减值损失4382.26万元。


来源:36氪

 

2025-06-26 08:00

中国玩具海外爆单,广东汕头澄海塑料玩具产能占全球超3成

发布时间:2025-06-26 07:30:30


广东汕头澄海作为国内玩具产业规模最大的生产和贸易基地,拥有全国超50%、全球约三分之一的塑料玩具产品产能,去年澄海玩具出口额达102.4亿元。近期,澄海各家企业正开足马力生产发货,应对圣诞季等海外节庆礼品的订单。虽然美线海运价格已经出现大面积下跌,但相比年初签约季还是有30%左右的涨幅,与此同时,欧洲、南美等航线的运价,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企业忙着生产发货,外商则忙着采购下单,总体来讲,今年外商们在中国的玩具采购量稳中有升。(央视财经)


来源:36氪

 

2025-06-26 08:00

全国首单养老主题公司债券在深交所成功发行

发布时间:2025-06-26 07:27:19


近日,成都交子金控集团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用于养老领域)(成渝双城经济圈)(第一期)”,发行规模15亿元,期限5年期,发行利率1.91%,创四川省同期限公司债券票面利率历史新低,全场认购倍数3.99倍。本期债券为全国首单养老主题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将通过下属公司投放于养老领域相关项目,支持四川多个养老院、康养中心或养老产业园等的建设和运营。(证券时报)


来源:36氪

 

2025-06-26 08:00

桑坦德银行将宾夕法尼亚州七家分行出售给社区银行

发布时间:2025-06-26 07:25:47


桑坦德银行周三宣布,已同意将宾夕法尼亚州阿伦敦地区的七家分行出售给美国社区银行(Community Bank)。这家西班牙银行正转向在美国打造 “数字优先” 的银行模式。桑坦德银行去年年底在美国市场推出了 Openbank 数字银行,提供高收益储蓄账户服务,并计划在 2025 年底前在美国建成一家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数字银行。(新浪财经)


来源:36氪

 

2025-06-26 08:00

亦诺微医药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发布时间:2025-06-26 07:23:05


36氪获悉,6月25日,亦诺微医药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花旗和中金公司。


来源:36氪

 

2025-06-26 08:00

浙江凯乐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发布时间:2025-06-26 07:21:23


36氪获悉,6月25日,浙江凯乐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国际。


来源:36氪

 

2025-06-26 07:00

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英伟达再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发布时间:2025-06-26 07:00:00


36氪获悉,6月25日收盘,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纳指涨0.31%,标普500指数平收,道指跌0.25%。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英伟达涨超4%,股价再创新高,总市值3.77万亿美元,再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谷歌涨超2%,微软、苹果小幅上涨;特斯拉跌超3%,英特尔跌超1%,奈飞、亚马逊、Meta小幅下跌。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小鹏汽车跌超3%,阿里巴巴跌超2%,理想汽车、爱奇艺跌超1%,蔚来、拼多多、百度小幅下跌;京东涨超1%,哔哩哔哩小幅上涨。


来源:36氪

 

2025-06-25 23:00

出门问问发了新硬件,AIGC第一股急需新故事

发布时间:2025-06-25 19:51:57


文|周鑫雨

编辑|苏建勋

以“AIGC概念第一股”上市一年后,2025年6月25日,久未露面的出门问问创始人兼CEO李志飞现身公司发布会。在分享环节,他笑着讲了一段其实“很痛”的感悟:

“世界上只有少数巨头能做大模型,坦白讲,大模型就不是我们能玩得起的。”

与其说是感悟,上述结论其实已是行业共识,李志飞也要带着出门问问尽快翻篇。

他的分享几乎囊括了Agent、AI Coding一众当下的热门理念。回到公司的实际业务,李志飞最后交出的成果,是一款针对国内市场的AI卡片式录音笔,TicNote,其中内置了出门问问新研发的Agent,Shadow AI。

此前,TicNote已经在4月17日面向海外市场发布——这也是2024年4月24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以来,出门问问发布的第一款智能硬件产品。

 

△TicNote和Shadow AI。图源:出门问问

卡片式录音笔是AI硬件少数跑出成功PMF的品类。此前深圳创业公司Plaud,靠在海外销售磁吸卡片录音笔,在2024年创下了1000万美金收入。

李志飞也在媒体交流会上坦言,TicNote难免会和Plaud比较。但对于出门问问而言,如今做硬件的思路,会更为保守。在媒体交流会上,李志飞算了一笔账:曾经做原创硬件研发,需要几千万元的投入,卖10万台产品才能回本。

他表示,如今出门问问更倾向于找市场上成熟的硬件形态,把重心放在AI软件的开发上,用软件去竞争。

李志飞上一次高调地出现在公众面前,还是2023年4月。彼时,他同王慧文、王小川,高调入局大模型,并在4月发布了对标ChatGPT的大语言模型“序列猴子”。

后来,出门问问一路高歌,在2024年4月,以“AIGC盈利第一股”的旗号,登陆港交所。

然而,上市后的出门问问,又鲜少出现在叙事的中心。这份沉寂,一方面在于,出门问问的主战场在海外。另一方面,上市以来,出门问问推出的技术和产品不少,但亮点不多。

如今,大模型“序列猴子”已经放弃迭代,出门问问推出的数字人、AI配音应用,也不在应用的第一梯队。

乏善可陈的表现,体现在了业绩上。自2021年以来,出门问问仍然未能摆脱亏损的泥潭。

 

智能涌现制图

“AIGC概念第一股”的光环,已经消失了。一年前,出门问问的上市发售价为3.80港元/股。截至2025年6月,股价已经跌至0.35港元左右。

但李志飞的AI信仰没有破灭。发布会上,他提到Agent让他的AGI信仰回来了。以及,他相信TicNote会是一款成功的产品,“我失败太多次了,我也需要正反馈”。

智能硬件,曾是出门问问最重要的业务线。智能手表TicWatch,也是出门问问成立以来第一款爆品。高峰期,仅TicWatch一条产品线,就能在全球拿下10亿元的年销售额。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即便发布了智能耳机、音箱,出门问问在拿手的智能硬件领域,再也没有复现TicWatch的辉煌。

财报显示,自2021年起,出门问问的智能设备及其他配件收入,已经连续4年下滑。连明星产品TicWatch系列的销售也呈颓势:2023年比2022年少卖了6万块,2022年比2021年少卖了12.6万块。

 

智能涌现制图

华为、小米、三星等厂商在智能硬件赛道群雄逐鹿,正在挤占出门问问的生存空间。更重要的是,这些智能手表背靠的,是手机厂商成熟的软硬件生态和品牌效应。长期靠与ODM厂商合作“贴牌”输出硬件产品的出门问问,硬件产品并没有绝对的护城河。

端侧模型的发展,让长期没有硬件新故事的出门问问,又看到了翻身的希望。

2024年以来,这些硬件的财富神话,你一定不陌生:来自芬兰的智能戒指Oura Ring,截至2024年6月,销量达到了250万,销售额达5亿美元;一家东莞公司,Liberlive,2024年就把一把无弦吉他卖到了年营收10亿元。

不过,入局AI智能硬件,出门问问的思维模式,依然遵循着曾经的舒适圈:找到已经被他人验证过的、入局门槛不高的领域。

这一次,出门问问“抄作业”的对象,是2024年创下1000万美金收入的AI录音卡片Plaud Note。这家来自华强北的公司,专门瞄准了苹果手机通话无法录音的痛点,将一款可以磁吸在手机背面的卡片式录音机,卖到了亚马逊的榜一。

李志飞告诉《智能涌现》等媒体,以前做硬件的成本很高,研发可能就要几千万,产品卖10万台以上才能赚回来。如今,他更倾向于做一些形态成熟的硬件,降低硬件研发的成本。

 

△左:Plaud;右:TicNote。图源:亚马逊产品图

外观与功能都和Plaud十分相近的TicNote,海外发售一个月的成绩,李志飞在媒体交流环节中坦言,销量“很低”。

如今,出门问问又瞄准了Plaud尚未进入、竞争相对空白的国内市场。国版的TicNote,基础版定价为999元,比Plaud(159美元,约1140元)便宜了一些。

然而,除了教育、家居,智能硬件在国内市场尚未被完全验证。加之讯飞、飞利浦等推出的带有通话录音功能的AI耳机,抢先一步建立了用户习惯,在国内复制Plaud,很容易水土不服。

出门问问的思路是:靠软件的优势,在国内打出硬件的差异点,也就是依靠名为Shadow AI的Agent。

这款Agent可以在录音转写的基础上,提供了实时问答、深度思考、录音总结、联网搜索等AI功能。在海外,Shadow AI接入了GPT-4o、GPT-4o mini、DeepSeek R1等模型。

 

△Shadow AI的使用界面。图源:出门问问现场演示

但在国内,AI软件是更“卷”的赛道。光录音转写赛道,就已经盘踞了同样具有丰富硬件生态的讯飞,以及免费的飞书妙记、通义千问。再者,受制于监管,在国内可选择接入的高性能模型并不多,效果与国外难免存在差距。

抄尖子生的作业,固然是保守的做法。但AI行业瞬息万变,一套答案,未必适用于不同的市场和消费人群。

李志飞表示,做国内市场之前,团队也纠结了很久,“但最后也觉得,国内也是个机会”。他对硬件销量并没有预期:“最终我们还是要靠硬件去迭代软件。”

出海淘金,如今已经成为了行业的共识。作为一家靠硬件出海发家的企业,Day1出海,也是出门问问入局大模型赛道后的下意识反应。

从近几年出门问问的营收成绩来看,出海是明智的举措。

2024年财报显示,出门问问海外业务收入为1.63亿元,占全年总收入的41.8%。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李志飞表示,智能硬件产品95%以上均面向海外市场销售,软件业务在海外也有足以实现自负盈亏的用户规模——财报显示,2024年,AIGC解决方案营收较2023年上涨了88.5%。

然而,即便找对了发力的主战场,出门问问的营收,也暗藏危机。2024年,正是AI出海应用繁荣的元年,出门问问的年营收(3.9亿元),却是近4年以来的最差水平。

出海的良药不够灵了。究其原因,一是赛道竞争愈发激烈,二是业务壁垒不够高。

更谨慎,是不少员工对出门问问业务的评价。在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曾有员工告诉《智能涌现》,内部更倾向于立项被市场验证过的场景。

多模态和硬件,是出门问问一直以来的舒适区。自上市以来,AI配音产品,AI数字人,AI视频生成,以及智能硬件,是出门问问业务的四个主要方向——每一个产品,不是出门问问老业务的延续,就是被Runway、Filmora等应用跑通的场景。

但被验证过,往往也意味着入局者众多。以数字人场景为例,根据天眼查数据,2024年,中国数字人研发与应用相关企业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14.4万家,2025年1月-5月,新增注册企业达17.4万家。

竞争愈发激烈,但无论是产品形态,还是底层技术,出门问问还没有自己的核心优势。

就AI技术而言,一名员工告诉《智能涌现》,如今出门问问的大模型研发,主要基于市面上的开源模型做蒸馏或者精调,“2024年初就基本放弃了训练和迭代。”

 

智能涌现制图

如今用AI录音产品杀入Agent战场,李志飞也清楚,这是一个难有竞争壁垒的领域。他告诉《智能涌现》,他更看重用户需求,用自己的认知帮助普通用户解决使用AI工具过程中的痛点,比如写prompt。

上市一年,“AIGC概念第一股”也走到了一个尴尬的节点:产品保守,技术平庸。Shadow AI和TicNote能否成为有记忆点的新故事,仍然是一个需要被市场检验的未知数。

 

欢迎交流:)


来源:36氪

 

2025-06-25 21:00

vivo X Fold5折叠屏手机发布

发布时间:2025-06-25 20:54:22


36氪获悉,6月25日,vivo发布新一代折叠旗舰手机vivo X Fold5。据介绍,vivo X Fold5行业首发第四代硅负极技术,搭载等效6000mAh蓝海电池与5000万像素蔡司超级长焦,配备IPX8、IPX9防水等级和IP5X级防尘,机身轻至217g,售价6999元起。此外,vivo还发布了vivo TWS Air3 Pro耳机和vivo WATCH 5 eSIM版。


来源:36氪

 

2025-06-25 21:00

利安隆:控股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

发布时间:2025-06-25 20:52:59


36氪获悉,利安隆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之一利安隆集团计划在未来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688.86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3%。减持期间为公告发布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安排及投资需要,减持价格将根据市场情况确定。


来源:36氪

 

2025-06-25 21:00

热门中概股美股盘前多数上涨,蔚来涨超1%

发布时间:2025-06-25 20:48:33


36氪获悉,热门中概股美股盘前多数上涨,截至发稿,京东、蔚来涨超1%,微博涨0.71%,阿里巴巴涨0.32%,百度涨0.28%,拼多多涨0.22%,网易涨0.11%;小鹏汽车跌0.6%,理想汽车跌0.56%,B站跌0.1%。


来源:36氪

 

2025-06-25 21:00

美股大型科技股盘前普涨,英伟达涨近1%

发布时间:2025-06-25 20:46:47


36氪获悉,美股大型科技股盘前普涨,截至发稿,特斯拉、谷歌、亚马逊、英伟达涨近1%,苹果涨0.49%,Meta涨0.46%,微软涨0.42%,Arm、奈飞涨0.28%。


来源:36氪

 

2025-06-25 21:00

赣锋锂业:已形成固态电池全链路布局,同步推进硅基与锂金属负极双路线

发布时间:2025-06-25 20:37:48


36氪获悉,赣锋锂业公告,公司已形成固态电池全链路布局,覆盖硫化物电解质及原材料、氧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等关键环节。公司同步推进硅基与锂金属负极双路线,其中400Wh/kg电池循环寿命突破800次并完成工程验证;首款500Wh/kg级10Ah产品实现小批量量产。硅基体系实现320-450Wh/kg产品梯度布局,其中320Wh/kg电芯循环寿命突破1000次。公司将充分发挥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协同优势,持续加大研发力度,推动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促进能源转型与产业升级。


来源:36氪

 

2025-06-25 21:00

字节跳动Seed团队公布2025高考全科测试成绩

发布时间:2025-06-25 20:36:32


36氪获悉,昨日,字节跳动Seed团队公布2025高考全科测试成绩。Gemini 2.5 Pro、豆包1.6-Thinking分别在理科和文科科目上获得655分和683分的最高分。据了解,该测试采用全国新一卷和山东省自主命题。


来源:36氪

 

2025-06-25 21:00

奥美医疗:股东陈浩华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

发布时间:2025-06-25 20:32:39


36氪获悉,奥美医疗公告,公司收到5%以上股东陈浩华出具的《股份减持计划告知函》,陈浩华计划在本公告披露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12,375,156股(占总股本比例2.00%),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6,187,578股(占总股本比例1.00%),合计减持不超过18,562,734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3%)。


来源:36氪

 

2025-06-25 21:00

台积电子公司将发行价值100亿美元新股,以降低外汇避险成本

发布时间:2025-06-25 20:26:22


6月25日,台积电代子公司TSMC Global公告,董事会计划发行价值100亿美元的新股,主要用以降低外汇避险成本。(界面)


来源:36氪

 

2025-06-25 21:00

虹软科技:南京瑞联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持股比例减少至10%

发布时间:2025-06-25 20:19:08


36氪获悉,虹软科技公告,信息披露义务人南京瑞联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通过竞价交易、大宗交易等方式减持公司股份,持股比例由16.09%减少至10.00%。本次权益变动后,信息披露义务人持有公司股份数量总数为4011.7万股。


来源:36氪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