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关了一扇门,谷歌要为自家AI“神挡杀神”?| 焦点分析
发布时间:2025-03-31 17:33:57
作者丨邱晓芬
编辑丨苏建勋
3月27日,有媒体报道,谷歌决定停止安卓开源项目(AOSP),直指谷歌将“闭源”安卓,直接给国内的科技圈投下了一枚深水炸弹。
不过,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谷歌方面的确认。在美国科技媒体Android Authority的一篇报道中,谷歌否认了“闭源”这一简单粗暴的说法。
开源中国董事长马越向36氪表示,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未来安卓系统将不会遵循 OSI(开放源代码促进会) 所定义的开源方式去运作,而是以一种「商业化代码开放」的方式去运行。也就是说,安卓不算是“闭源”,而是不再向没有获得谷歌授权的伙伴开放。
多位行业人士表示,安卓的这一变化,没有明显的政治推动迹象,更像是一项基于谷歌现状做出的商业决定。
从短期来看,这一调整暂时不会对大的硬件厂商、终端用户产生太大影响,但在不久的将来,谷歌的这一决定,或许正在隐秘动摇过去安卓和苹果生态两极抗衡的格局,也潜藏着谷歌在AI时代的野心。
在过去,安卓一直以来坚持双线开发的模式,先由内部开发,再对外部开放。
这种内、外部双线并行的模式,帮助谷歌严格把控质量,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与此同时,谷歌得以保证项目运行核心的纯净,避免外部开发者对核心过多染指。
更重要的是,这种相对开放的双线开发模式,在过去十几年里令谷歌得以与苹果封闭的iOS生态相互抗衡,快速聚拢了一个庞大的软硬件生态。
只是,这种模式实际运作时却带来了不少麻烦。比如,当内部和外部的开发进度不完全一致时,谷歌就需要投入额外资源,协调开发进度,解决代码冲突。
AOSP
在手机市场充分成熟的当下,这种双线并行的开发方式不仅无法带来过去那般的高增长,还衍生出种种困扰,比如高维护成本、低开发效率等等。因此,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开发模式难以避免被抛弃的命运。
而在过去几年,为了投入AI,谷歌的资本开支持续高企。根据财报数据,谷歌2024年年全年资本支出达到750亿美元,其中第四季度更是同比激增52%,花钱的速度远远高于其赚钱的速度。
为了给AI投入让路,其他部门的支出都在持续收缩,其中,安卓的部门在2025年年初已裁员15%。而砍掉AOSP外部分支,也是为了省钱。根据谷歌方面的数据,为了维持AOSP这一全球最大的开源项目,谷歌去年的花费高达8亿美元。
从商业的角度,谷歌的这一项调整完全是意料之内。“过去一众开发者对于谷歌是帮助,但现在人家可能认为是噪音”,马越表示。
大部分终端厂商长久享受安卓的好处,但当它不再开源,对下游一众硬件厂商的影响如何?
在过去,手机厂商们基于安卓做了二次开发,打造各自的操作系统(包括OPPO ColorOS、vivo OriginOS、小米 HyperOS等等)。
多位手机行业人士向36氪表示,安卓的调整,并不影响各类手机操作系统的正常使用、后续更新——这些手机厂商早已获得GMS,是安卓的授权伙伴。
大硬件厂商暂时岿然不动,散兵游勇就没那么幸运了。
除了手机,全球大量终端(XR、AI硬件等等)也同样基于AOSP进行二次开发,这些厂商并未获得谷歌认证。一位行业人士表示,未来小的开发者、小硬件厂商如果不乖乖向谷歌交授权费用,眼前只有三条路——
要么停留在安卓老版本,意味着无法更新最新技术。
要么自己投入更大的资源自主开发操作系统。
要么只能彻底转向其他的解决方案(比如鸿蒙的开源项目OpenHarmony)。
停留在旧版本,无异于将产品抛弃在商业竞争洪流;开发操作系统任重道远,零散的小开发者们难以完成,显然第三条路更稳妥些。
一位鸿蒙开发者表示,国内大部分厂商在鸿蒙系统上有了一定的战略布局,但是否真正迁移进鸿蒙系统,过去观望者众多——鸿蒙生态系统的成熟度、适配与迁移的成本、地缘政治因素,都是令大家犹豫的关键因素。
而安卓如今的这项调整,无异于釜底抽薪,接下来也或将间接加速鸿蒙普及。
当安卓不再向大多数玩家开源,短期内杀伤力有限,但行业内则传递出一丝担忧。
前述开发者向36氪表示,安卓此时大搞“简约版本安卓”,革“华强北”山寨机”们的命,在手机格局既定的当下完全没有意义,谷歌的主要目的或许不仅仅是节约,更有可能是希望通过给安卓“造墙”,巩固安卓话语权,为谷歌的Gemini大模型的服务找入口。
Gemini大模型
马越向36氪抛出一个例子——“未来苹果手机后台是调用deepseek?还是BAT的大模型?”
他表示,“当然是苹果想换掉谁就换掉谁,计费模式也是底层操作系统控制的,一切控制权完全在苹果手里”。
同样的道理,未来变得越来越封闭的谷歌,也很有可能通过掌握操作系统这一入口,进而牢牢控制住其上的所有应用,在人工智能时代控制住模型调用权,和商业模式的设计权。
如今,手机厂商们与安卓的关系也在发生微妙变化。当虎视眈眈的手机厂商们提出了各自的AI规划,纷纷从生态系统层面动刀,大有掀桌势头。此后的谷歌,也需要构造新的话语体系,让手机厂商在人工智能时代依旧相随。
不过,谷歌的野心是否成真,这一切还只是硬件行业从业者们现下的担忧和推测。变革后的安卓生态如何与谷歌的AI服务打透、谷歌对手机厂商们的商业模式是否重新设计,所有的设想还没有尘埃落定。
但,这绝不是一个可以被忽略的信号。
end
来源:36氪
中办、国办:对被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在股票债券发行等方面依法依规予以限制或禁止
发布时间:2025-03-31 17:57:56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意见提到,对被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在申请政府资金、享受税收优惠、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股票债券发行、评先评优、公务员录用遴选调任聘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等方面,依法依规予以限制或禁止。在房地产市场、互联网、人力资源市场、能源中长期合同领域增设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对失信惩戒措施和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实行清单化统一管理。(新华社)
来源:36氪
美国断供致世卫组织资金短缺世卫组织计划裁员
发布时间:2025-03-31 17:56:57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日前在给该机构工作人员的内部电子邮件中表示,在美国宣布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并要求暂停向世卫组织提供资金和资源之后,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整体预算削减约五分之一,这也导致该机构不得不减少工作人员数量。裁员也是不得已的选择,世卫组织将首先减少位于瑞士日内瓦总部的高层领导职位,其他地区以及其他级别的职位也将相应缩减。(财联社)
来源:36氪
2024年快手电商泛货架场交易额同比增长61.3%
发布时间:2025-03-31 17:52:58
36氪获悉,3月31日,快手磁力引擎电商广告产品及流量产品业务负责人孔慧在2025磁力大会上透露,电商商家专属的投流营销产品全站推广已经升级到4.0版本,通过多场域流量探索、电商全链路分发以及精细化流量调控,实现商家的全域经营。自升级以来,全站推广4.0为投放商家带来了60%以上的GMV增量。同时,2024年快手电商泛货架场交易额同比增长61.3%、日均买家数增长65.7%、日均商家数增长119%,货架场营销工具“商品卡推广”2024年日均投放商品数同比增长189%,成为助力商家抢占新增量的利器。
来源:36氪
中办、国办:加强对网络主播、自媒体、网络信息内容多渠道分发服务机构(MCN机构)等信用监管
发布时间:2025-03-31 17:51:24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意见提到,加强平台经济领域信用建设。加强公共信用信息和平台企业经营信息的共享,引导平台企业建立平台内信用管理制度和平台间失信联合约束制度,根据平台内商户信用状况实施差别化的管理和服务,为守法诚信经营主体提供更多优惠便利,对违法失信经营主体在平台规则内予以限制。加强对网络主播、自媒体、网络信息内容多渠道分发服务机构(MCN机构)等信用监管。(新华社)
来源:36氪
中办、国办:有序推动公共信用信息开放流通
发布时间:2025-03-31 17:50:40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意见提到,有序推动公共信用信息开放流通。制定公共信用信息授权运营管理办法,支持符合条件的运营机构依授权开展公共信用信息资源开发、产品经营和技术服务,严禁未经授权、超范围使用公共信用信息。建立公共信用信息流通准入标准规则。鼓励经营主体依法依规依托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公益服务。探索建立公共信用信息价值收益合理分享机制,依法依规维护公共信用信息资产权益。鼓励区域间公共信用信息共享、信用评价互认、信用奖惩协同。(新华社)
来源:36氪
中办、国办:全面加强征信监管,促进征信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2025-03-31 17:50:03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意见提到,大力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创新信用评价、信用评级、信用评分、信用报告、信用核查、信用管理、信用咨询以及环境、社会和治理评价等业务模式,有效支撑信用经济发展。规范信用服务机构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行为。支持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依法采集金融领域信用信息,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基础征信服务。优化个人征信市场布局,增加个人征信产品和服务供给。做优做精企业征信市场,探索发展聚焦细分领域的企业征信机构。全面加强征信监管,促进征信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新华社)
来源:36氪
中办、国办:严禁将非信用信息和个人私密信息纳入信用评价
发布时间:2025-03-31 17:49:13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有序推进自然人信用建设。依法依规建立健全自然人信用记录。加快推进法律、金融、会计、审计、医疗、教育、家政、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平台经济等领域从业人员和取得国家职业资格人员等重点职业人群的信用管理制度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和部门可以开展自然人信用评价,用作为守信主体提供激励政策的参考,严禁将非信用信息和个人私密信息纳入信用评价。(新华社)
来源:36氪
飞龙股份:为服务器液冷领域客户主要供应电子水泵和温控阀系列产品,部分项目已批量供货
发布时间:2025-03-31 17:48:30
36氪获悉,飞龙股份在机构调研时表示,目前公司为服务器液冷领域客户主要供应电子水泵和温控阀系列产品,部分项目已经批量供货,热管理集成模块产品也有项目正在沟通交流中。
来源:36氪
中国移动获南向资金净买入8.13亿港元
发布时间:2025-03-31 17:47:30
南向资金净买入29.14亿港元,中国移动、华润燃气、中国银行分别获净买入8.13亿港元、7.85亿港元、7.8亿港元;盈富基金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47.63亿港元。(第一财经)
来源:36氪
阅文短剧宣布开放2000部IP与全行业共创精品短剧
发布时间:2025-03-31 17:43:19
36氪获悉,3月31日,阅文集团旗下短剧厂牌阅文短剧宣布将进行业务升级,开放2000余部网文IP打造优质短剧,并发布了首批300部网文IP名单,号召全行业编剧及制作方与阅文短剧携手共创精品。这也是继去年阅文短剧在阅文创作大会上宣布开放150部网文IP共创后,再次升级拓展与全行业合作IP的数量及题材。
来源:36氪
支付宝:2024年活跃广告主同比增长45%,优质广告流量同比增长70%
发布时间:2025-03-31 17:39:45
36氪获悉,3月31日,支付宝2025数智营销峰会披露,过去一年,支付宝活跃广告主同比增长45%。会上,“支付宝灯火”数字推广平台升级“五维增长引擎”计划,帮商家在品牌经营、流量投放等多方面进一步降本增效,支付宝AI也将深度融入商家智能营销全链条。过去一年,支付宝全面开放平台各阵地流量、搭建智能流量分配机制,优质广告流量同比增长70%,内容阵地、绿色场景、生活支付阵地成为流量增长主力。目前,全国超1000个大型商场、商圈,以及众多连锁商户接入支付宝“碰一下”,并借助其支付闭环能力实现精准营销。
来源:36氪
成都先导:拟受让南京海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约65%股权,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发布时间:2025-03-31 17:38:34
36氪获悉,成都先导公告,公司正在筹划以现金方式受让股权的方式合计取得南京海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约65%的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成为标的公司的控股股东。本次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交易相关事项尚需进一步论证协商,公司尚未就该事项的具体方案、最终股权比例、交易价格等与交易对方达成一致意见。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情形,不涉及公司发行股份,也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的变更。
来源:36氪
快手王剑伟:快手正通过大模型技术,生成下一代AI智能商业引擎
发布时间:2025-03-31 17:38:07
36氪获悉,3月31日,快手高级副总裁、电商事业部兼商业化事业部负责人王剑伟在磁力大会上表示,2024年UAX全自动投放在短剧、小说等内容消费行业的渗透率高达96%,全站推广智能投放客户渗透率增长了4.6倍,智能客服π的升级让商业私信转化成本降低了71%,快手正在加速AI能力在商业经营领域的落地应用,将磁力引擎打造成为下一代AI智能商业引擎。王剑伟还表示,目前快手短剧投流日均消耗峰值已突破3000万,小游戏投流日均消耗峰值突破1200万。
来源:36氪
赤峰黄金:控股子公司取得采矿许可证
发布时间:2025-03-31 17:34:08
36氪获悉,赤峰黄金公告,控股子公司洱源锦泰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取得由云南省自然资源厅颁发的一宗采矿许可证。矿山名称为洱源锦泰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溪灯坪金矿 ,开采矿种为金矿、银,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生产规模为60万吨/年,矿区面积为1.1417平方公里。该采矿许可证的取得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公司黄金资源保障能力和开采规模。
来源:36氪
国家数据局:将逐步完善数据市场规范,构建数据流通交易标准体系
发布时间:2025-03-31 17:31:55
国新办今日就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表示,持续推进数据流通交易。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人工智能+”行动是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的。当前,全国数据系统正在加快建设高质量数据集,高质量数据集也已经开始在数据交易所挂牌交易。据有关研究表明,2024年,中国数据生产量同比增长20%,数据流通交易量同比增长超过30%。我们将逐步完善数据市场规范,构建数据流通交易标准体系,细化流通交易规则,推动发布数据流通交易标准示范合同,降低数据流通交易制度性成本,提升数据流通交易效率,更好地助力“人工智能+”行动。(证券时报)
来源:36氪
润建股份:拟开展不超50亿元的资产池业务,用于公司算力网络等业务发展的资金需求
发布时间:2025-03-31 17:29:45
36氪获悉,润建股份公告,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拟与商业银行开展总额度不超过50亿元的资产池业务,上述额度在业务期限内可循环滚动使用。该事项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资产池业务旨在满足公司算力网络等业务发展的资金需求,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来源:36氪
华兴资本:2024年总收入与净投资收益8.4亿元,同比增长5.2%
发布时间:2025-03-31 17:25:16
3月31日,华兴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公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全年业绩。财报显示,2024年录得总收入和净投资收益8.4亿元,同比增长5.2%;投资银行业务方面, 2024年全年收入与净投资收益2.2亿元,同比增长16.8%。归母净亏损1.8亿元,同比去年亏损收窄62.1%。同时,集团已完成所有外部债务清偿,现金储备充裕,为未来业务的多元化发展战略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来源:36氪
皇氏集团: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发布时间:2025-03-31 17:19:11
36氪获悉,皇氏集团公告,公司于2025年3月28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公司自查发现,2019年与泰安市东岳财富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签订的《合伙协议》及《补充协议》未及时披露,直至2023年11月才对《补充协议》主要内容进行披露。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该事项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工作,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来源:36氪
华兴资本:2024年总收入与净投资收益8.4亿元,同比增长5.2%
发布时间:2025-03-31 17:18:43
3月31日,华兴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公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全年业绩。财报显示,2024年录得总收入和净投资收益8.4亿元,同比增长5.2%;投资银行业务方面, 2024年全年收入与净投资收益2.2亿元,同比增长16.8%。归母净亏损1.8亿元,同比去年亏损收窄62.1%。同时,集团已完成所有外部债务清偿,现金储备充裕,为未来业务的多元化发展战略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来源:36氪
Akamai 宣布托管 kernel.org 核心基础设施
CDN 服务商 Akamai 在一份新闻稿中宣布托管 kernel.org 核心基础设施。Akamai 称,Linux 内核有大约 2800 万行代码,庞大无比。自 2005 年以来,1,300 多家公司的 13,500 多名开发者为 Linux 内核贡献了代码。此外,内核有很多版本,开发者持续更新代码,将代码分发给不同 Linux 发行版的开发者。Akamai 现在向这些开发者及其用户免费提供他们所依赖的基础设施,支持开发者快速访问内核源码的 Git 环境,无论他们身在何处。Akamai 目前托管的是 git.kernel.org 和 lore.kernel.org。在托管商 Equinix Metal 停止提供裸机服务器销售和服务之后,kernel.org 其它部分正在迁移出去。
- 发布:2025-03-31 13:28:49
计算机科学家 Xiaofeng Wang 失踪,其家被 FBI 搜查
研究密码学、隐私和网络安全的计算机科学家 Xiaofeng Wang 失去联络,其家还遭到了 FBI 搜查,原因未知。Xiaofeng Wang 于 2004 年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当年获得了印第安纳大学 Bloomington 分校的助理教授职位,之后担任了印第安纳大学 Luddy 信息学、计算和工程学院的研究副院长。过去几周,他的电邮账户、电话号码和 Luddy 学院的个人资料页面都被其雇主删除。他的妻子 Nianli Ma 在大学图书馆 IT 部门担任首席系统分析师和程序员,她的资料页面也被删除了。上周五 FBI 搜查了两人的家。FBI 称他们在执行法庭授权的执法行动,其它信息没有披露。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密码学教授 Matthew Green 表示他听说 Wang 失踪已经两周,他的学生也联络不上他。
- 发布:2025-03-31 14:04:46
北极海冰范围冬季峰值 47 年来最低
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最新数据显示,北极海冰今年冬季峰值范围创下从 47 年前有卫星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这是气候变化的“症状”之一,将对全球产生影响。每年 3 月,北极海冰达到最大覆盖范围,随后开始为期 6 个月的融化季节。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表示,本月22 日测得的最大范围是 1433 万平方公里。数据显示,这比 1981 年至 2010 年的平均最高值小 131 万平方公里,比 2017 年记录的最低值小 80 万平方公里。科学家警告称,尽管海冰范围一年四季都在缩小,但对北极冰盖整体健康而言,最重要的季节是夏季。冬季薄冰在夏季加速融化,或将形成恶性循环:无冰海域吸收更多热量,导致秋冬季海冰恢复能力持续弱化。
- 发布:2025-03-31 15:12:35
接受调查的美国研究人员四分之三考虑离开
《自然》杂志以 1600 多名美国研究人员为对象进行的调查显示,回答“正在考虑离开美国”的比例上升至 75%,理由是美国特朗普政府加强对研究活动的限制。年轻研究人员考虑迁移的倾向尤为明显。博士研究员(博士后)有约 79% 表示正在考虑移居到美国国外。主要的候选移居目的地是加拿大、欧洲国家等共同研究人员和家人所在的国家。也有受访者回答称,“只要是支持科学的国家,哪里都可以”。从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预算减少约 30 亿美元,同比减少 6 成。美国政府告知 NIH 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将冻结所有与新冠病毒相关的研究活动费用,此外还冻结了艾滋病病毒(HIV)的研究活动费用。强硬的移民政策也很可能加速人才流失。
- 发布:2025-03-31 15:31:20
鱼也会使用工具
在公民科学项目 Fish Tool Use 的帮助下,科学家报告鱼也会使用工具,研究报告发表在《Coral Reefs》期刊上。这项研究否定了使用工具是哺乳动物和鸟类所独有的信念。研究记录了鱼类有意捡起螃蟹和软体动物等硬壳猎物,将它们砸向岩石等坚硬表面以打开外壳获取里面的肉。澳大利亚 Macquarie 大学的 Juliette Tariel—Adam 博士称,鱼能使用工具证明它比人类以为的更聪明。研究人员收集了五种海猪鱼属(Halichoeres)隆头鱼的 16 个新观察结果。
- 发布:2025-03-31 16:53:38
特斯拉2025年Q1交付量创两年多最差季度表现,保时捷正式启动电动车电池闭环回收试点项目|海外日报
发布时间:2025-03-31 16:53:33
特斯拉汽车(来源:Electrek)
文 | 陈昱竹 编辑 | 张博文
特斯拉汽车(来源:Electrek)
要点:
特斯拉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量预计仅为377,592辆,这将是两年多来最差的季度表现。交付下滑主要受多重因素影响:全球四座工厂同时进行Model Y改款导致生产中断,欧洲市场Model 3销量同比暴跌30%,美国市场仅限量交付高价版新款Model Y,而Cybertruck则面临严重滞销和库存积压问题。尽管公司试图将责任归咎于Model Y改款,但分析师已将全年交付预期从年初的450万辆下调至185万辆,且Q1的糟糕表现可能导致这一数字进一步调低。
观点:
特斯拉当前面临的困境远不止Model Y改款这么简单,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品牌价值的持续下滑和产品竞争力的减弱。在欧洲和美国市场,即便采取降价和0利率促销,Model 3的需求依然疲软;被寄予厚望的Cybertruck出师不利;在中国市场也只能靠牺牲毛利率来维持销量。这些现象都表明,特斯拉正经历从创新引领者向普通车企的艰难转型,而其Robotaxi等新故事尚未能填补传统车型增长乏力的空白。随着消费者信心的动摇,第二、三季度或将更清晰地暴露出特斯拉品牌受损的程度。
丰田Mirai(来源:ElectricCarsReport)
要点:
2025款丰田Mirai氢燃料电池车迎来升级,新车将仅提供XLE单一配置版本,建议零售价为51,795美元(约合人民币37.5万元)。该车型搭载丰田最新氢燃料技术,通过氢氧化学反应发电,EPA续航达402英里(约647公里),补能仅需加注氢气无需充电。配置方面标配12.3英寸中控屏、全景影像、前后自动刹车辅助等科技配置,并延续丰田TSS 3.0智行安全系统。购车可享3年免费保养、1.5万美元氢燃料补贴等专属权益。
观点:
作为市场上为数不多的量产氢燃料车型,2025款Mirai展现了丰田在新能源技术路线的差异化布局。其采用的GA-L后驱平台和精密调校的多连杆悬架系统,在保持豪华驾乘质感的同时,完美容纳了后置氢燃料罐的独特结构。虽然氢燃料补给基础设施的局限仍制约其普及,但Mirai凭借零排放(仅排水)、快速补能等优势,为追求环保又担忧续航的用户提供了BEV之外的新选择。随着各国加大氢能基建投入,这类FCEV车型或将在商用车等特定领域率先突破。
尼桑汽车(来源:Electrek)
要点:
尼桑正在加速电动化产品布局,计划未来几年推出多款全新电动车型。继新一代跨界风格LEAF之后,尼桑最新公布了一款主打"冒险风格"的纯电SUV,将在美国密西西比州坎顿工厂生产。这款车型采用方正硬朗的设计语言,尺寸略小于现款Rogue和Pathfinder。值得注意的是,尼桑于2024年12月重新注册了"Xterra"商标,暗示可能复活这一经典越野车系。新车预计2027年底投产,2028年还将推出基于Vision QXe概念车的英菲尼迪豪华电动SUV。
观点:
尼桑此次电动化战略展现出清晰的品牌定位:一方面通过LEAF和Ariya巩固主流电动车市场,另一方面以硬派电动SUV开拓新兴细分领域。这款方盒子造型的电动SUV既延续了尼桑Xterra的越野基因,又顺应了当前复古硬派风格的市场潮流。然而,2027年才量产的节奏将使该车型面临大众Scout、Rivian R3X等强劲对手的竞争压力。同时,英菲尼迪电动SUV的规划也体现了尼桑希望通过差异化产品矩阵,在豪华电动车市场寻求突破的战略意图。这一系列动作表明尼桑正积极调整电动化步伐,试图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重塑品牌竞争力。
电池工厂(来源:Electrek)
保时捷近日启动了一项创新的电动车电池闭环回收试点项目,通过三阶段工艺从退役高压电池中提取并再生镍、钴、锰、锂等关键原材料。该项目首先将测试电池粉碎为含贵金属的"黑粉"(已处理65吨),随后提纯至新电池原料标准,最终实现回收材料再造新电池的完整闭环。作为保时捷"减量-复用-回收"可持续战略的核心举措,该项目与其莱比锡工厂的"第二生命"储能系统形成互补,既降低了对动荡原材料市场的依赖,也为应对欧盟2031年电池新规做好准备。
这一计划展现了保时捷作为豪华车企的前瞻视野,通过"梯次利用+终极回收"的模式,在保持电动跑车性能标杆的同时,构建了从Taycan到Macan EV的全生命周期可持续产品生态,为行业树立了性能与环保兼得的高端电动车发展典范。
沃尔沃汽车(来源:ElectricCarsReport)
沃尔沃汽车全球召回近7.3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涉及2020-2022年生产的S90、S60、V60、XC60、XC90及V90等多款第一代SPA平台车型,其中美国7,483辆、瑞典8,000辆、德国4,825辆。
此次召回主因是LG高压电池组存在短路风险,该电池组位于车辆中央传动通道内,特定情况下可能发生内部短路导致"热失控"(即起火风险)。沃尔沃已确认两起相关事故,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建议车主暂停充电直至修复完成。经销商将免费检查电池模组并更换问题部件,同时为所有召回车辆升级电池监控软件。这是沃尔沃继去年电动车召回后又一次重大电池安全问题,凸显了混动车型同样面临电池安全挑战。
特朗普(来源:Electrek)
特朗普政府宣布自4月2日起对所有进口汽车及轻型卡车征收25%关税,但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汽车零部件暂时获得豁免(豁免期延至5月3日)。这一政策将直接影响美国市场所有非本土组装的电动车型价格,包括使用中国零部件及加墨两国钢材铝材的车辆。虽然美国商务部声称将建立区分本土与进口零部件的机制,但业界仍需应对其他国家可能实施的报复性关税。
当前美国市场在售电动车中,包括特斯拉Model 3、日产Leaf等多款热门车型均在海外生产,这意味着消费者将面临电动车价格普涨的局面。这项关税政策不仅涉及整车进口,此前对中国汽车零部件及加墨钢材铝材征收的关税已使汽车制造业成本上升,最终将传导至所有类型车辆售价,无论是电动车还是传统燃油车。
Pleos(来源:Electrek)
现代汽车集团正式发布全新软件品牌"Pleos",标志着其向"软件定义汽车"转型迈出关键一步。该平台整合了车载信息娱乐系统(Pleos Connect)、车辆操作系统和云端基础设施,将应用于现代、起亚和捷尼赛斯三大品牌。Pleos采用电气电子(E&E)架构和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支持自动驾驶、实时数据分析等智能功能,并可通过云端持续升级。
首款搭载Pleos Connect的车型将于2026年第二季度推出,现代计划到2030年让超过2000万辆集团车型搭载新一代信息娱乐系统,并预计2027年实现L2+级自动驾驶。这一战略转型展现了现代从传统车企向提供"云端移动体验"的科技公司演变的决心,其与三星电子、谷歌等科技巨头的合作也将加速技术创新。
Audi RS3(来源:TopGear)
Audi RS3(来源:TopGear)
2024年8月发布的奥迪RS3中期改款车型延续了第三代车型的核心优势,搭载经典的2.5升五缸涡轮增压发动机(394马力/369磅·英尺扭矩),0-62mph加速3.8秒,极速174mph。外观上,新车采用更激进的前后包围设计,新增Kyalami绿色车漆选项;内饰则配备全新平底方向盘和数字化转速表。技术亮点包括升级版"RS扭矩分配器"和后轴制动扭矩矢量控制,有效改善过弯转向不足。驾驶模式增至7种,其中"RS扭矩后驱模式"可营造接近后驱的操控体验。尽管在湿滑路面仍显前驱特性,但精准的转向和出色的悬架调校使其成为B级公路的理想选择。
Audi RS3(来源:TopGear)
相比即将停产的奔驰AMG A45 S,RS3以更优雅的驾控质感取胜,虽缺少AMG的狂暴性格,但实际速度毫不逊色。起售价57,835英镑的RS3完美平衡了日常实用性与赛道性能,堪称当前最全能的高性能紧凑型车之一。
封面来源 | Electrek
来源:36氪
浙江小县城,7个月跑出一家上市公司
发布时间:2025-03-31 16:33:46
「产业带计划」是由36氪发起的深度内容专题,去年我们陆续走访了深圳、常州、合肥、成都等多个城市。2025年我们将继续走进中国一线产业带,以实地走访、企业对话、行业观察研究等方式,记录产业变迁,深度连接创新项目、链主企业、机构和地方政府,共同探索产业的未来。
文 | 张冰冰
编辑 | 阿至
沪杭线高铁从上海虹桥站开出,23分钟后,就会停靠在第一站——嘉善。这是一个隶属浙江嘉兴的县,因为有着比一线城市通勤时间还短的高铁交通、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发展政策,这里成为了浙江接轨上海的“第一站”。
嘉善南高铁站不算起眼,与中国大多数县城并无二致。初来乍到可能还没适应这样的都市景观落差,毕竟20分钟前,人们还在上海虹桥的COACH门店里跟导购询问这一季的新款。
但从嘉善南站出发,开车不到5分钟,“上海人才创业园”几个大字和背后的玻璃大楼就占据了绝大部分视线,带出另一幅城市面貌:门面堪比酒店的现代化厂房、水乡洋房式的配套小区、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图书馆博物馆……嘉善的发展路径和接轨效果逐渐展开。
嘉善博物馆
与上海接轨的“快”,是嘉善的先天优势。嘉善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溢出,“补位”上海企业发展需求,目前,嘉善约90%的引进项目与上海相关,逐渐形成“总部在上海,制造服务在嘉善”、“创意在上海,孵化转化在嘉善”的产业协作体系。
从发展成果看,嘉善在2024赛迪百强县名单中排名第53位,在全国进入研究范围的1800多个县域经济体中已属佼佼者。但把这一成果放到长三角地区,浙江千亿县城就有33个,嘉善2024年GDP是958.3亿元,数字在其中并不算亮眼。
然而早在12年前,嘉善就已经成为全国唯一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3年前,成为全国唯一的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这显然不是简单的数字衡量,也不仅依靠经济发达地区的溢出效应。
嘉善产业转型的“快”,提供了另一个观察维度。从依赖木业家具、五金机械、纺织服装产业等“老三样”产业,到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嘉善实现了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快速转型。
其中,2020年,嘉善在生物医药产业引进云顶新耀项目,创造了当年3月签约、5月出资、10月上市、12月开工的“嘉速度”,云顶新耀也在落地后成长为市值超百亿港元的生物制药公司。
这是一个为人称道的案例,但我们更希望挖掘高光时刻的之前和之后,以此看到更多嘉善产业发展的切面:背靠地理位置禀赋,嘉善做对了什么?跳出先天资源优势,嘉善还做了什么?
云顶新耀由康桥资本于2017年孵化投资成立,最初以“License in”(许可引进)为商业模式,专注于创新药和疫苗研发、临床开发、制造及商业化。
在企业厂房林立的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云顶新耀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名片。初入云顶新耀园区,帆船造型的办公和实验楼不像印象中的“工厂”,更像一线城市的“大厂”,实验室藏身其中,与办公室就隔着一层玻璃。外部是多个管线生产车间和动物房,由布局严谨的管道设备相连接。园区整体占地面积约86亩,相当于8个标准足球场大小。
云顶新耀办公区
而在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空白。伴随厂房从无到有,云顶新耀也经历了曲折向上的一段发展历程,与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携手共进是其中最重要的注脚,一切的开始还需要回到2020年。
当时,云顶新耀手握8款具备良好市场前景的临床候选药物组合的产品管线,覆盖肿瘤、免疫学、心肾疾病及感染性疾病。要更往前一步的发展,核心产品的研发和商业化、候选药物的临床试验及备案登记等,都依赖于资金、政策和厂房,一切的关键是找到合适的承载地并成功上市。
彼时,嘉善同样在寻找合适的新兴产业项目。“传统产业已经发展了二三十年,到了一个发展瓶颈,有一部分也是已经做过好几轮的转型升级了,再通过老产业去做提升,其实也很困难。”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李炜骏介绍道,嘉善走访了上海、苏州等工业园区,发现高附加值的产业几乎都绕不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业。根据自身资源基础,嘉善将新兴产业的方向定在了: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
其中,生命健康领域细分板块众多、研发投入大,嘉善需要找准发展的发力点。传统小分子药在国外已发展多年,涉及专利垄断,很难创新突破;医疗器械类嘉善已有涉足,但利润和转化周期还需提升;而创新药是一个全球百花齐放的赛道,国外没有达到绝对领先,国内起步尚属早期,靶点式治疗相比化疗放疗等传统手段也更有优势。
创新药项目的引进成为了最优选,李炜骏坦言“传统小分子药竞争很激烈,大部分专利集中在国外巨头手中,但大分子药国内外大家的基础都差不多,我们是有机会的,所以我们也一直想要去找这样的标的,但说实话这样的项目并不好找。”
一边是亟需产业转型的区域,一边是手握产品寻求落地生产的潜力项目,康桥资本成为了中间的桥梁。作为亚洲最大的医疗健康产业基金,康桥资本主要从事孵化运营和并购型投资,一手孵化了云顶新耀,同时也与全国各区域政府建立了广泛联系。
在康桥资本的推动下,云顶新耀在嘉善落地的项目放上了谈判桌。
云顶新耀最初的计划总投资规模在百亿级别,而2020年,嘉善的GDP为655.77亿元、财政总收入117亿元,这显然不是一个能轻易促成的事情。“像云顶新耀这么大体量的生物医药企业,传统做法给多少政策可能谈落地都很艰难,那我们就换个思路。”李炜骏介绍道。
“基金+股权+项目”的创新模式成为突破口:政府与基金投资机构合作,借助产业基金对产业的敏锐“嗅觉”,通过股权投资形式,解决高科技企业在研发阶段的资金需求,最终完成项目招引,撬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这种模式,在今天国资和产投主导的时代,释放出了更大的优势。
通过股权投资的形式,嘉善和康桥资本成为了云顶新耀的大股东。从传统的招商项目,变成了更紧密的合作伙伴,新的合作效率也在酝酿。
当时参与项目落地的人员,对一个环节印象深刻。厂房的建设通常会涉及水、电、环保、消防等各个部门的审批许可,云顶新耀厂房的主要业务领域之一是mRNA平台,其设计和建造更是需要符合中国GMP法规要求、WHO的PQ标准,同时满足高标准的无菌和排布划线要求。流程的复杂度增加了建设难度和时间成本。嘉善经开区为云顶新耀成立了专班,听取企业诉求,与企业共同推进项目建设,从2020年底厂房开工,到2022年正式投入运行,只用了2年的时间,一期工厂就实现了试生产。
优越的区位依然是加分项。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业非常依赖专业人才,除了接轨上海第一站,嘉善还地处浙苏沪三省市相向融合发展的核心区,通过相关人才政策,可以吸纳周围的人才来到嘉善。据悉,云顶新耀有一部分员工来自嘉善,也有很多专业人才家在上海、苏州、杭州甚至无锡,嘉善成为一个很好的位置点,帮助企业保留在江浙沪的人才。
2020年3月,云顶新耀项目签约落地嘉善,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亿元,一期投资4.05亿美元,完全达产后预计年销售额超100亿元。当年10月,云顶新耀在香港上市。
回过头看,这也是一个抓住了时代机遇的故事。各方都表示,无论是资金规模还是推进速度,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都很难再复制。在时机选择上的果断和坚决,让云顶新耀抓住了发展的窗口,也让嘉善在生物医药产业落下了重要的一子。
创新药的特点决定了,这是一个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的产业,而创新药的招引落地,更是放大了这一特性。
License in的研发方式,充满了不确定性的考验。不同阶段创新药引进的费用不一样,越早引进前期付出得少,但后期面临的风险也会更大。这非常考验一家公司的专业能力,包括BD能力和风险把控能力,选靶点、选赛道、选治疗领域的能力。
同时,初创型创新药企业需要在研发阶段耗费大量时间资金,很多企业可能会倒在临床阶段,让早期项目招引后的落地发展充满未知。李炜骏回忆:“我们当时选定云顶新耀这个项目,原因之一就是它在海外已经开展临床了,有几个比较重磅的药,同时也有比较强的资本支持,和初创企业不太一样,我们可以更快进入到产业化这一步。”可以说,企业的专业实力、政府的政策支持,共同为创新药的成长提供了确定性的保障。
然而2022年,最大的不确定性出现了,生物医药行业进入“寒冬”,港股整体震荡。
在这个大环境之下,生物药企都在扩大管线和回笼现金流之间挣扎。康桥资本挥刀,为保住基本盘,云顶新耀将一手引进的重磅肿瘤药物Trodelvy的独家权益退回给了卖方,这是云顶新耀耗时一年排除万难买入的管线,曾成为其市值的核心支撑力。
这一消息无疑是一个重磅炸弹,云顶新耀股价应声下挫。
对嘉善来说,重点引进项目出现大幅股价波动,这本应是个“心惊肉跳”的时刻,但在回忆时李炜骏描述得很平淡:“云顶新耀当时属于断臂求生,卖掉Trodelvy回笼一部分资金,保住另外两款药的管线流程。”
从项目招引和投资的经验来看,哪怕是成熟项目的落地,也存在一定风险,但李炜骏表示,嘉善依然有确定的信心:“企业就在我们当地,我们交流也比较多。最重要的是,我们是以重要合作伙伴的角色,深度参与到云顶新耀的经营成长中,心里有数就不会慌。”
事实证明,云顶新耀的策略奏效了,两款重磅新药——“全球首个氟环素类抗菌药物”依嘉®、“全球首个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耐赋康®——都在2023年获批上市。云顶新耀最新财报显示,耐赋康®2024年5月在中国大陆商业化上市、2024年12月被纳入医保,2024年销售收入达3.53亿元,同比增长1581%。依嘉®目前覆盖医院扩展至300家核心机构,2024年销售收入3.53亿元。两者合计贡献超过7亿元销售收入,直接拉动云顶新耀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461%,实现商业化层面盈利。
云顶新耀赢得了扭转局势的机会,进一步升级“引进+自研”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自研能力取得突破性进展。
云顶新耀位于嘉善的自建工厂具备多种规模的mRNA产品GMP生产产能,2021年以来,云顶新耀的mRNA平台成功地通过了临床验证,致力于肿瘤治疗性疫苗的自主研发。
2025年3月,云顶新耀宣布,其研发的首款新型mRNA个性化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6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完成首例患者给药,标志着该疫苗从实验室研究向临床应用迈出了坚实一步,表明云顶新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肿瘤新抗原AI算法系统和mRNA技术平台已成功进入人体试验阶段。
同月,云顶新耀启动伊曲莫德(VELSIPITY®)位于嘉善工厂的生产建设项目。伊曲莫德主要用于治疗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嘉善工厂将利用现有P1车间一楼的2200平方米空间进行GMP改造装修,并引入世界领先的片剂生产线,预计正式投产后伊曲莫德的年产能可达5000万片。
云顶新耀嘉善工厂
嘉善的生物医药产业也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站稳脚跟。截至2023年10月底,嘉善成功引入康爱生物、神畅医疗等60家医药企业,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取得资质的医药生产企业38家,科创板上市企业1家,企业数同比增长66.7%。
这个充满考验的时刻,更能看到嘉善能取得发展的原因:勇于创新又踏实务实。
一个细节是,云顶新耀项目一期投资4.05亿美元,计量单位变化的背后,是跨境并购项目要涉及的一系列ODI审批(境外投资备案)。而对于从未操作过ODI的嘉善来说,更难的是“一片空白”。李炜骏直言:“知道难点我就去解决了,更难的是都不知道难点在哪里。”但嘉善还是坚定地踏出了面对空白的一步。
这或许也在回答那个问题:为什么众多县域里,嘉善成为了那个发展样本。
在嘉善,不同类型企业园区,就像不同发展阶段的缩影:梦天木门、TATA木门等传统企业园区规模大,是当地发展的经济支柱;浙江长盛滑动轴承、格林策巴赫机械等企业园区,是印象中的工业厂房风格,承载着制造业发展的印记;云顶新耀、兰钧新能源等企业园区,已经向现代化发展,简约而大气。
兰钧新能源
多种产业类型的融合,呈现了嘉善产业发展的转型思路。
产业升级相当于要给经济发展换引擎,是一场涉及面广、充满未知的变革。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合肥投资式招商的故事被放大之后,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被压缩到了一个期待很高、时间又很紧的节奏上,在焦虑和冒险的刺激下,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动作容易变形。
保持定力,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企业发展有市场规律,有合适的标的我们也会引进,但产业的发展还要靠产业自身的动力。”李炜骏表示,产业发展是理想和现实并行的:“传统企业虽然创新力上不如新兴产业,但营收利润稳健,是经济的压舱石。新兴产业无论是生物医药还是集成电路,都需要培育时间,短时间内很难创造可观的收益。两者需要科学搭配。”
科学的发展思路之外,一切还需要交给时间。
以生物医药产业已颇具规模的苏州为例,2007年,在苏州一片稻田和荒地的独墅湖边,被称为“生物湾”的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开园,时任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的杨建中在媒体采访中回忆,“当时的工委书记整天追问我,这些企业什么时候爆发?”他回答,10年。
经过10多年发展,这里才终于成为江苏医药创新的第一梯队,园区内20余家企业陆续上市,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相比而言,嘉善生物医药产业和云顶新耀都还在起步期,双方一致看到,距离生物医药产业“爆发”还有一段距离。
医药产业具有特殊性,举例来说,企业需要拿到药品生产许可证C证,才能够和拿到药品生产许可B证的企业进行合作,这无形中让合作门槛变高,产业融合也更需时日。但嘉善一直坚持做正向的探索,在引进生物医药企业时,依然会推荐企业和云顶新耀建立联系。比起立竿见影的建设效果,更关键的是始终保持做正确的事。
科学的发展观念、优越的体制机制、理性的创新方式,多方因素成就了嘉善的发展蓝本,由此放眼整个江浙县城,众多县域发展的“块状经济”催生了各具特色的专业市场:海宁的皮革、义乌的小商品、丹阳的眼镜……都在细分产业中做到了行业天花板,甚至走出国门。
而专业市场的繁荣,又反过来推动“块状经济”的进一步壮大,使得“江浙县城”成为独具特色的发展代名词,共同构筑了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根基。
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嘉善的产业发展始终在路上。与云顶新耀同一年落地的兰钧新能源项目,三期施工正在如火如荼进行,达产后新增年产值将超500亿元,将推动嘉善新能源产业加速迈向千亿级产业集群。
在不确定性弥漫的当下,未来的道路或许不会如以往明确,但科学发展的底色、创新务实的精神将铺设出一块块坚实的踏脚石,一路通向发展的方向。
「36氪未来产业」持续关注城市发展、产业转型和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寻求报道可邮箱联系wangfengzhi@36kr.com或扫码联系作者。
此外,今年36氪正式推出《36氪企业投资指南内参》,依托在经济圈产业群、区域重点推进规划与招商领域的深厚积累,36氪通过提供深入详细、更为及时、独家专有的全面信息服务,为政府部门提供高效、精准的产业项目内参;助力项目方匹配产业资金、链接关键人脉、快速融入新的产业生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36氪未来产业”,作者:张冰冰,阿至,36氪经授权发布。
来源:36氪
印度IT服务公司LTIMindtree与谷歌云扩大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发布时间:2025-03-31 16:58:17
3月31日,印度IT服务公司LTIMindtree宣布与谷歌云扩大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作为此次合作的一部分,LTIMindtree将利用由谷歌云技术提供的Agentic AI产品来促进业务增长,LTIMindtree将利用Gemini模型和其他谷歌云技术,合作开发特定行业的解决方案。(界面)
来源:36氪
双林股份: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预计上升93.35%-132.02%
发布时间:2025-03-31 16:55:41
36氪获悉,双林股份公告,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5亿元–1.8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93.35% - 132.0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2亿元–1.5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65.21% - 106.51%。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内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持续攀升,终端消费需求保持强劲增长,带动公司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销量同比大幅增长,盈利水平较上年同期提升。
来源:36氪
中国信通院:2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1966.2万部,同比增长37.9%
发布时间:2025-03-31 16:54:02
36氪获悉,中国信通院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2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1966.2万部,同比增长37.9%,其中,5G手机1798.2万部,同比增长43.5%,在同期手机出货量中占比91.5%。
来源: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