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远方 - 动态 - 第 176 / 1320 页
2025-06-20 19:00

诺德股份:铜箔业务应用于固态电池领域的收入占公司总营业收入不足1%

发布时间:2025-06-20 18:13:05


36氪获悉,诺德股份公告,公司近期发现有市场投资者将公司列入“固态电池”概念,就该情况,公司做出以下说明:2025年,公司推出了双面镀镍铜箔,目前已适配半固态/固态电池技术。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材料已小批量送样到头部电池企业测试。公司铜箔业务应用于固态电池领域的收入占公司总营业收入不足1%,对公司整体业绩的贡献较小,尚未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且该业务领域市场竞争激烈,未来存在不确定性,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相关风险。


来源:36氪

 

2025-06-20 19:00

长城军工:目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

发布时间:2025-06-20 18:08:34


36氪获悉,长城军工公告,自2025年6月17日至6月20日期间,公司股票价格在4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到37.06%,累计换手率达到15.52%,上述指标均远高于行业同期平均水平。经公司自查,目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日常经营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不存在影响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重大事项。


来源:36氪

 

2025-06-20 19:00

阿里妈妈货品全站推助超300万商品618成交增长

发布时间:2025-06-20 18:07:50


36氪获悉,据了解,阿里妈妈“货品全站推”在此次618助超300万商品成交全面增长、超50万商品成交翻倍,助海尔、美的等多商家成交破亿;商家经营助手“AI小万”帮助参与商家拿量能力较未使用商家提升超35%。此外,阿里妈妈此次618史无前例的30亿红包补贴激励,带动中小商家共赢经营新活力,单商家获得返点补贴至高达60万。


来源:36氪

 

2025-06-20 19:00

凌云光:长光辰芯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发布时间:2025-06-20 18:06:16


36氪获悉,凌云光公告,公司参股公司长光辰芯已于2025年6月19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首次公开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请,并于同日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了本次发行的申请资料。长光辰芯主营业务为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的研发、设计、测试与销售以及相关的定制业务,其产品主要应用于机器视觉、科学仪器和专业影像等高科技领域。截至公告披露日,凌云光持有长光辰芯10.22%的股份。


来源:36氪

 

2025-06-20 19:00

联想戴炜:混合式人工智能是实现AI普惠的必由之路

发布时间:2025-06-20 18:05:17


36氪获悉,在今天举行的2025 MWC上海智能数据中心峰会上,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中国方案服务业务群总经理戴炜表示混合式人工智能是实现AI普惠的必由之路。据了解,联想的混合式人工智能优势集涵盖了客户AI应用落地的全流程,包括混合式基础设施、企业数据和知识库、模型工厂、智能体平台和人工智能服务五大能力层。基于这五大能力层,联想可以用丰富的模型工具和模块化设计开发通用及垂直行业解决方案,形成满足安全和ESG要求的AI解决方案应用库。


来源:36氪

 

2025-06-20 18:00

中国创投「新纪元」,投资人大佬与年轻创业者会有哪些新观点?|WAVES新浪潮2025

发布时间:2025-06-20 17:24:55


 

新的开始,新的人。

6月11-12日,36氪WAVES新浪潮2025大会在杭州良渚文化艺术中心顺利举办。本次大会以「新纪元」为主题,设置「投资人会场」、「创业者会场」、以及「00后之夜」开放麦环节,汇聚创投领域顶级投资人、新锐企业创始人,以及深耕科技、创新、商业的科学家、创作者与学者,围绕AI技术革新、全球化浪潮与价值重估等前沿议题,拆解他们眼中的商业理想和未来世界,一起讨论、寻找、走向中国创投「新纪元」。

36氪CEO冯大刚在开场演讲中表示:2025年,一个新的周期在开始,而新周期的核心是「新代际力量的崛起」。历史告诉我们,行业更迭、格局重构时,年轻创业者将有机会、有可能突破行业巨头壁垒。他们创造的新事物真的在颠覆世界,36氪也将永远和这些新的创业者们站在一起。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厉伟则在巅峰对话「中国创投三十年」中坦言:“政府要支持科技,支持创新,包括国企要进一步松绑,我借这个场合呼吁,最正确的就是让大家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情。有赚有赔,赚了钱要该给奖励给奖励,赔了钱只要没有恶意、违法行为,就应该容忍。作为真正的大胆资本,要真正容忍,只有真正放开这一点,我们的经济才会持续发展。”还有来自真格基金、钟鼎资本、普华资本、九合创投、绿洲资本、红杉中国等知名投资机构的大咖嘉宾,他们和年轻的创业者们一起,通过圆桌对谈、深度演讲的形式,分享了在中国创投迎来「新纪元」之际,他们对行业趋势的理解和洞察。

以下是WAVES新浪潮2025的嘉宾金句:

 

 

 

 

 

 

 

 

 

 

 

 

 

 

 

 

 

 

 

 

 

 

 

 

 

 


来源:36氪

 

2025-06-20 18:00

在良渚,舒适地创造|WAVES新浪潮2025

发布时间:2025-06-20 16:22:19


WAVES新浪潮2025邀你一起走向中国创投的「新纪元」。

这是属于中国创投的新纪元。当下的中国创投市场,既是周期筑底的转折点,也是结构性转型的深化期。在政策主导、国资与资本高度集中的新生态下,唯有顺应趋势、灵活调整,方能在不确定性中捕捉确定性机遇。

6月11-12日,杭州良渚文化艺术中心,36氪WAVES新浪潮2025大会以「新纪元」为主题,汇聚创投领域顶级投资人、新锐企业创始人,以及深耕科技、创新、商业的科学家、创作者与学者,共同探讨AI技术革新、全球化浪潮与价值重估等前沿议题,拆解他们眼中的商业理想和未来世界,一起讨论、寻找、走向中国创投「新纪元」。

6月11日下午,在创业者会场进行了一场圆桌对话,主题为「在良渚,舒适地创造” 」,本场圆桌由良渚DemoDay发起人启师傅、Bonjour!创始人Vincent、FateTell创始人西元、Zeabur创始人兼CEO林沅霖参与,暗涌Waves资深分析师黄祝熹主持。

 

·

黄祝熹:大家好,我是暗涌Waves的黄祝熹。今天很荣幸和四位同台。今天现场观众有很多良渚村民,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他们了,但线上和直播的观众可能还不是那么熟悉。我们请四位做个自我介绍,把良渚的声音传出去。

启师傅:大家好!我叫启师傅,两年前从北京搬到良渚生活,现在主业是做独立开发,也在运营一个叫做良渚DemoDay的活动,大概每个月一次组织良渚这边的村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AI创业者做一个聚会。

Vincent:大家好,我是Vincent,我大概在一年前搬到良渚创业和生活,现在租了一个房子,一起住一起办公。在做Bonjour!,它是一个Agent的人力交易平台。

西元:大家好,我是西元,和Vincent是邻居。我是去年春节的时候搬过来的,现在在做一个国学命理出海的产品,叫做FateTell。

林沅霖:大家好,我是林沅霖,也是一年的良渚村民了。一年前,我从浙大毕业之后来到了良渚住下来,现在是全职创业,在做Zeabur,一个给(英文)开发者去用的云端AI Agent。

黄祝熹:在座四位都是良渚村民的典型代表。启师傅从一年多前开始组织良渚村民聊天,后来慢慢发起了启师傅AI客厅这样的开发者交流线下活动,每个月都会召集良渚村民一起demoday。截至目前会客厅覆盖到了全国各地的AI创作者、产品开发者和投资人等等,都来进行主题分享、产品演示和开发交流~

启师傅应该对良渚村民有很多洞察,首先我们想想请你来描述一下,在你的眼中良渚到底住着一群怎么样的人?大家share什么样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启师傅:我感觉良渚对我来说是一个挺特别的地方。本来2023年离开北京是想去做一个数字游民,想在杭州待几个月,去大理、再去厦门,再去更远的地方三亚。很幸运,第一站选择了良渚就成为了村民,在这里住下来了,这边比较吸引我的地方是,用我们经常用的语言,它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离杭州市区以及余杭中心不远,去上海也不远,从杭州西站一个多小时到上海。另外,它也不是一个特别躺平的地方,虽然这边山清水秀,而且自然环境也很好,也有很好的邻里关系,但不是特别躺平的地方,可以让你在这个环境中去进行一些创造。

因为很多的村民邻居,虽然不上班,但是他们会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或者有自己小的事业,在这种氛围里,你也不会闲着,会去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大家也可以互相激励。我觉得这个地方是一个比较平等和自由的地方,大家比较重视的是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太关心你有什么样的背景或者你从哪里来,大家更多是以村民相称,平等地进行对话和交流。

黄祝熹:据说良渚村很多ADHD(笑)?

启师傅:ADHD我觉得是挺多的,当然也不全是。ADHD有一个特性,他非常不适合上班,包括我是INFP。说在国外很多做MBTI检测,就是为了筛选出INFP,然后拒掉他们,因为INFP和ADHD都很不适合上班。像我在上班的时候,可能坐在椅子上三秒钟就觉得坐不住了,要出去溜达一下,在公司也很没有效率。

我自己是一个很难专注在一件事情上的人,但是我感觉良渚这边人的工作很适合ADHD来做,因为这边的人都是来运营一个自己的事情,比如说不管是APP,还是DemoDay,我只要定期出摊就可以了,不需要每天都很关注,不需要每天从早坐到晚。比如说DemoDay每个月办一次,办完之后可以躺一个礼拜,可以不专注,可以做自己的APP,我只要定期更新就可以了,不需要每天坐在桌子前从早到晚。这种定期产出的生产节奏很适合创作者和创业者,所以我觉得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这边聚集了一群这样的人。

黄祝熹:我们之前有聊过一个叫做“狩猎、农耕文明理论”。

启师傅:人类真正进入朝九晚五这种工作状态,其实是很短的时间,如果算工业文明的话,可能是一百多年,如果算农业文明,也只有几千年。在之前几十万年的时候,人类都不需要很专注的生活,他可能睡一个礼拜,突然大家想起去打猎,打回来几只野猪,就在山洞里吃它就好了。饿了之后,可能再去打猎。

这个节奏很适合现在有了自媒体,再加上AI可以帮助你去创作的一群人。这coding和内容的加持下,很多人可以通过这种工具去过一种狩猎的生活,而不需要去大厂里每天出工,在大厂里做一个螺丝钉,就是人类的协作模式,我觉得是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黄祝熹:作为就在良渚本地驻扎的创作者、创造者,关于良渚生活的这部分另外三位嘉宾有没有想要补充?

Vincent:我们现在主要的生活方式是租了一个房子,房子很便宜,每个月只需要5000元,能cover我们的房租成本和办公室成本,大家一起租一起办公。它是一个挺低成本的,而且能在良渚当地找到一些特别有意思的人加入团队的一个方式,我觉得还是挺舒服的,也非常有当年硅谷初步创业的感觉。

林沅霖:良渚这个地方很适合不管是创业者也好,还是数字游民、自由职业者这些标签,都挺适合在良渚这个地方生活。我和朋友有讨论过这个原因,为什么这里会这么自然地聚集了这样一些人,我后来和他们讨论出一个结论,这样的工作形态的人,他们其实有需求去做社交,因为我们不是朝九晚五,不会每天进办公室,有这样固定的社交场合,所以今天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场域,比如说住在一个公寓里,每天去咖啡厅看着一大群不认识的人。但是到了良渚以后,发现邻居都是认识的人,今天工作了一整天很累,可以去某个邻居家看个电影、喝酒,或者说可以一起约白天在星巴克上班工作,这样的方式更适合自由职业者去获得一个工作生活的平衡。

黄祝熹:听起来是非常令人羡慕的生活方式。之前有听过启师傅和西元的一期博客,说良渚是一个“磁场”很好的地方。但从正常逻辑来说,舒适和创造好像又是一对反义词,你们怎么看“舒适地创造”这样的一个状态?

西元:大家知道有一个理论叫“20分钟公园理论”,有时候很累的时候,抽20分钟去公园里走走,你的创造力可以提升。我觉得在良渚很大的一个好处,你可能有200分钟公园,甚至有些人把电脑放在一个很好的咖啡厅的自然环境里,就在里面做事情。我觉得人需要有一个安心的环境,才能够激发他最好的创造力。

包括为什么说良渚风水很好,因为我们是做玄学AI的,认识很多大师,有一次带大师参观良渚博物馆,他说这个地方风水非常好(笑)。我们自己也能感觉到,整个杭州范围内来说,真正说自然环境能够有这样的氛围,让人很舒适、很安心待着的地方,也就是良渚这一块以及西湖那一块,但西湖那一块显然没有良渚这样的社区氛围。在良渚这边,我觉得人心安了之后,他的创造力包括他能做到很多可能在其他地方做不到的事情。

黄祝熹:良渚这一段生活对于你们的人生阶段来说意味着什么?在来良渚前后,你们的体感有什么样的变化?

启师傅:我之前一直在北京生活,感觉良渚和北京的生活差别还是蛮大的。首先,北京是大,良渚是小,北京你做很多事都需要特别强的能量消耗,才能去完成一件事。昨天和朋友聊到有一个词叫“路饭比”,就是你在北京吃饭,在路上的时间,比如你从望京到三里屯,往返的时间除以你和朋友吃饭的时间,这个比例是多少。北京至少是1:1或者1点几:1,但良渚可能是1:10,大家走路3分钟或者2分钟就到邻居家里了,一起吃个饭可能一个多小时,这个区别从数字上看是非常大的。

还有几个其他的数字可以做对比,每个人拥有客厅的比例。在北京,同样是这群人,拥有客厅人的比例,和在良渚拥有客厅的人的比例,这个比例可能也是非常悬殊,北京的比例可能是10%或20%,但在良渚的比例是90%。有了客厅,就像你的生活有了呼吸的空间,它不是非常满的完成你日常必须要做的生存的事情,客厅是一个生活的地方,大家可以在客厅里接待朋友,可以一起办公、一起做饭、一起做很多事情,我觉得它提供了很多可能性。良渚的客厅比例也是很高的,像西元刚才说,良渚逛公园是非常容易的事,我还专门去数过,良渚大概是500米有一个公园,这个比例也是非常高的。单从数字上对比,生存环境给人的感受是很不一样的,所以我感觉在良渚和北京生活的体验是非常不同的。

Vincent:我以前的生活是在广东,当时是在一个小公司里,住的也非常偏僻,当时给我的感觉是我没有除了同事以外的朋友的社交关系,到了良渚以后,非常大的转变是我第一次有了比较多的除了同事以外的真正的朋友的社交关系,真的能够遇到非常多朋友。

黄祝熹:在这里遇见了能交心的朋友,也遇到了能一起共事的伙伴。

Vincent:对,也有非常多的伙伴,朋友也给我们的项目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包括刚刚说的人生阶段,我觉得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阶段,我在这个阶段在良渚收获到的这些东西,可能能对我接下来非常长的一段路都有非常好的收益。

黄祝熹:有一个背景,Vincent昨天才参加了奇绩的DemoDay,据说有500个投资人加他的微信,现在还在慢慢排waiting list。也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因为我们和Vincent也很早就认识了,看着他慢慢被市场关注、一路成长,到现在拿到融资。西元呢?

西元:我在广州读的大学,香港、深圳工作,去了成都,从成都去了上海,然后从上海来的杭州,一路去了国内很多地方,包括北京也算是工作过一段时间。感觉杭州确实是一个本身来说就是一个挺不太一样的城市,我之前看到过一个帖子,本身杭州就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城市,进可以去上海,甚至可以去国外。退,有些人在杭州周边,包括富阳、宁波,据我所知也有一些在那边创业或者做独立开发的,所以杭州本身的状态就和其他的城市不太一样。

我当时确实是被良渚刚刚说的自然环境以及整体的磁场或感觉给吸引过来的。在良渚之前,我就在上海、在大厂里工作,完全是钢筋混凝土的城市的感觉。尤其之前我很早的时候听过一位前辈说:现代人很孤独,每天住在石头房子里,那种感觉是很弱的。包括如果我们在大城市里工作生活,可能你的邻居、一个小区里的人,本质上来说你不会和邻居和身边的朋友有很好的链接。像Vincent说的一样,我们这边尤其是启师傅办了良渚DemoDay之后,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有一个聚会,链接感是完全不一样的。

林沅霖:我在来良渚之前,浙大毕业到搬来良渚的这一段时间,经历了一段我每天住在家里,去公司又回家,完全没有社交的一段生活。为什么当时会来到这个地方的契机?是因为那个时候有一个良渚村民,他也是一个很有名的独立开发,在良渚办了“疯狂星期四”的活动,这个活动就是很多网上的程序员、设计师、产品经理会自发聚集到这个村子里,我们就一起在一个咖啡厅聊天、交流,去聊我们的产品或者我们最近在做什么。

那个时候,我发现一件事情,很多我自己在家里或在公司卡住的事情,不管是产品面的,比如说我这个产品应该怎么做,或者说技术面的,我这个技术卡住了,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我就会很期待每周四可以来良渚这个地方。

因为你会发现不管你今天遇到的是怎么样的问题,都可以在这边遇到一个他有能力帮你解决,并且他很乐意帮你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人,我觉得某方面也是因为既然他主动的参加了这个活动或者来到了这个地方,他很愿意去付出,把他的一些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和其他人做交流。所以那个时候就变成是我可能每周四来一趟良渚,我的产品就可以找到一个全新的idea,或者说某个卡住的技术难关就在良渚被解决了。后来搬到村子里以后,就变成是这样的氛围成为了我日常的生活方式,我觉得经历了一年的时间,它也确实让我和我的公司、我的产品有很大的进步。

黄祝熹:听了大家的描述,会让我不停想起项飙老师提到的那个理念,去关心身边的人、具体的人,生活和创造或许都产生于人和人的链接之中。

黄祝熹:接下来的问题也是一个从这个问题所延伸出来的,在外界看来,身在良渚的大家虽然都在做一些AI前沿的事情,但实际上大家生活是非常具体的,在意人、周遭、生活本身。那么,大家如何看待科技(AI)与人类的关系,如何去对抗技术对人本身的异化,并且将这种认知理念融入各自的产品、公司或事情里?请西元开始。

西元:这个问题挺大,先说说我们的产品,FateTell说通俗一点就是一个玄学AI产品,“玄学”这个词怎么来的,很多人不知道,玄学这个词来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特别的时间,它是中国从周朝以来,有史以来人口最少的时候,据说当时只剩下800万人,此刻在杭州是1200万人,它比杭州的人还少。

在那样一个极具动荡、混乱、战乱、饥荒、人口锐减的时代背景下,诞生出了玄学这种大家对于生命、对于宇宙终极的意义、对于人和自然、人和天地的关系的议题。玄学本身就是在思考刚刚说的,现在新的时代下,我们能感觉到未来一定会有很大精神层面的危机,当年可能是因为人口、战乱,现在是因为失业、因为AI、因为地缘政治,因为各种各样的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包括为什么春节的时候DeepSeek算命这么火,我觉得底层原因就和“玄学”这个词的文化和历史有关系。

FateTell在做的事情,是希望能够站在科技和人文的十字路口做这个事情。我来了良渚之后一个产品理念上的感受,也和良渚这边的磁场和关系有关。那天突然想到一句产品的slogan,就是说,你去做一次算命的尝试,命运的解读,就像做一次生命的策展。因为很少有一个体验能够做一次命理咨询一样,那么极致的把你给抽离出来,把你客体化,站在一个时空观,把你的命理像一个展览一样,像所谓的生命的画卷一样,展开在你的面前,做这个事情。这背后有很深的科技之外的人文层面的意义在里面,包括你和自己的关系,你和科技的关系,这是我现在在思考的事情,而且我觉得和良渚这种氛围,包括和大家的日常讨论和交流密切相关。

林沅霖:我也从我产品的角度去讨论这个话题,因为我刚好是在做一个给Vibe Coder的开发者用的产品,拉回这个问题,这刚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在ChatGPT刚出来的时候,到后来有各种各样的AI开发工具出来之后,整个市场上最开始的一个讨论点是程序员要失业了,因为大家准备要被AI取代了,以后不需要用人来写代码了。

可是过了一年半、两年的时间,到现在回来看这件事情,会发现刚好是反过来的,它不仅没有让程序员失业,还让一个程序员可以有更多的能力去开发产品,甚至让以前不敢想象自己能够开发产品的人也开始用AI开发产品了。

到了这个时候,也就是现在正在发生的这个时间点,我们去看AI和人之间的关系,我自己有一个很深的洞察,会发现现在一个好的产品,它的关键就在于这个人或者这个作者,是不是能够真的认真地在观察他的生活,或者说他有没有好好的生活。

假设你把一个AI给了一个人之后,如果他每天就是朝九晚五坐在办公室里,他完全没有自己生活的人,他没有办法做出一个真的有意义去帮助到每一个人的产品。但今天如果你是一个不懂编程,也没有技术背景,可是我认识在生活、在观察,你就会发现我的生命中有很多地方是还需要被解决的问题,或者是还值得被进一步优化的一些流程。

这个时候,他以前只能去等着一个创业者或程序员来开发一个产品解决,但现在发现他只要打开DeepSeek,和他讲一句话,这个事情可能就被解决了。所以我觉得这个事情,在看待AI和人或者人和生活之间的一个观察的时候,一个很好的例子。我现在也往这个方向去推广这个事情,大家有了AI编程的能力以后,我们下一步是要去学着培养观察自己生命中需求的这样一个能力。

黄祝熹:不让人困在系统里,而是让AI真实的服务于人工作、生活本身。

Vincent:我也从Bonjour!出发来聊聊。现在我们做的是Agent的人力交易平台,希望做的事情是大家用了我们的平台,再也不用去公司痛苦坐班了,不用在工位上被硬控远超8小时做牛马,而是对自己的Agent做大量的对齐、优化训练,让自己的AI能够在非常多家公司打工,人只需要在关键的时候上号做决策。这样会带来的一个现象是,大家可以更关注生活本身,大家同时也是用自己的knowhow去为公司创造一些价值。

我们希望能把大家解放回生活里去,更好的链接世界,体验生活,更自由地去创造,有更多的时间,这是我们真正在做的事情。并且,我们觉得AI是公平的,它不会看一个人的背景,不会看一个人在哪个大厂工作中,在哪个学校上过学,它只在意你交付了什么。我们希望以这个来打破现在一些给人们的枷锁,让人们更自由地去创造。

黄祝熹:更平权、更自由、更舒适。

启师傅:我觉得AI给很多人一个冲击,前一段时间X上有一个人说,ChatGPT更新了一次,他整个人就有点崩溃,因为他辛辛苦苦做了半年的产品直接被AI替代了。很多人也会思考自己作为人的价值究竟是什么,是不是AI可以比人做的更好,人活着是不是没有意义。这样的一些反思会得出一些结论,人之所以会成为人,人和AI的区别是人有肉身,人可以去逛公园,可以和朋友一起做饭,可以坐在这里聊天,甚至人的缺点、痛苦、快乐,这些东西是人独有的东西,这是人之所以为人最重要的东西。所以我自己非常重视人和人线下的关系,包括我的活动,也是希望能够营造出一些好的氛围,这些是AI体会不到的、AI也不能做的。

另外一个点,AI让创作变得更容易了,包括刚才沅霖也提到,很多人之前不会写代码,但通过AI可以帮助自己创作,创作的门槛降低了之后,之前可能很多人99%的精力在搭台子,1%的精力在唱戏,但是AI把创作门槛降低了。

降低门槛之后带来的一个变化,就是很多人可以进入创作领域,可以去创作电影,不用有几亿美元的投资就可以创作电影,之前不会写程序,现在可以写一个程序。在这种背景下,人和人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产品和产品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我觉得最重要的区别是他是不是能够感受美,他是不是对生活有感知,他是不是愿意去逛公园,找到一些灵感,在人和人的关系里找到一些能启发自己的东西,这慢慢变得重要了。

之前这个可能不重要,因为很多人因为技术的原因,他被挡在创作领域之外,但是现在AI让技术平权了,很多有生活感觉、有审美又有一定行动力的人,可以借助AI去进行创作。

所以我觉得良渚这个地方很好的一点,就是因为有了AI、还有很多自媒体的加持,让创作门槛降低,很多人可以在这边感受生活,有了生活之后,大家可以创作出更好的东西,而不是说一定要在一个格子间去按照大厂的节奏去卷才能创造出好的东西。

黄祝熹:最后一个问题,我们观察到有蛮多的外界、媒体包括投资人都来良渚。很关心大家,但会破坏或者打扰到良渚比较pure的氛围吗?各位觉得良渚本身最珍贵、最值得去维护的东西是什么?

林沅霖:我觉得对我来说,是社区,现在良渚社区的氛围。我觉得如果是社区这件事情的话,很多的投资人、媒体、资源往这边聚集,不会影响到社区这个氛围的本质,反而可以帮助在里面去做创作的这些人有更多的东西可以去运用,所以对我来说是这样的。

西元:我觉得它的价值是它作为一个超级文化符号或者说一个文化品牌的存在,因为本身它有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同时又有新的科技浪潮带来的所谓的AKA杭州小硅谷这样的东西,我觉得应该不会破坏。

Vincent:我对良渚的印象还是社区,我有一个很深的体感,现在良渚有非常多的生活方式,但是这些生活方式都是共存的,大家非常和谐地去相处。我没有太认为说外界的一些投资人、媒体机构过来会破坏这些氛围,反而会让这个生态更繁荣和更有意思。

黄祝熹:把他们吸纳到良渚本身的氛围当中去,可以把良渚好得东西传递出去。

启师傅:我自己觉得良渚的居民很乐意看到很多有趣的东西来到村里,大家不用非得去上海、北京、杭州市区才能体验这些活动,所以这是一件很好的事。良渚虽然地方很小,但是它很多元,它也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如果你不想参加这个活动也可以不来,大家也可以在家里和朋友一起吃饭、聊天。我觉得提供了很多选择,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而且大家有了选择之后,也可以更多元地去决定自己怎么去发展,这是很好的事。

黄祝熹:良渚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地方,也欢迎大家都到良渚来玩。这部分到此结束,感谢四位的分享。


来源:36氪

 

2025-06-20 18:00

北玻股份:全资子公司与博远机电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发布时间:2025-06-20 17:59:57


36氪获悉,北玻股份公告,全资子公司洛阳北玻三元流风机技术有限公司与博远机电(南通)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计划就三元流高效风机节能技术和永磁电机节能技术的结合应用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展工业领域的节能改造业务。该协议预计对公司本年度的经营业绩不会产生重大影响,但会对公司未来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来源:36氪

 

2025-06-20 18:00

京东:两天内,收到近5万家酒店商家入驻申请

发布时间:2025-06-20 17:56:35


36氪获悉,6月20日,京东黑板报发文表示,自6月18日向各位酒店经营者发了公开信,参与“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 享最高三年0佣金,“两天内,我们收到了近5万家酒店商家的入驻申请。”


来源:36氪

 

2025-06-20 18:00

江龙船艇:目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发布时间:2025-06-20 17:54:25


36氪获悉,江龙船艇6月20日发布公告,经核实,公司主要从事公务执法船艇、旅游休闲船艇和特种作业船艇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客户提供从应用设计、产品制造到维修保养等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解决方案,公司的经营情况、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其他关于本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


来源:36氪

 

2025-06-20 18:00

WPS AI被选入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教材

发布时间:2025-06-20 17:47:51


36氪获悉,6月20日,金山办公教育事业部副总经理张广磊在“WPS 365 AI办公中国行杭州站”透露,WPS AI作为标杆产品已经写入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教材。据了解,WPS AI是金山办公发布的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人工智能办公应用,锚定AIGC(内容创作)、Copilot(智慧助理)、Insight(知识洞察)三个战略方向发展,为用户提供内容生成、速读文章、数据分析、PPT美化、校对排版等智能服务,并应用于各类企业和机构,提升组织办公效率。


来源:36氪

 

2025-06-20 18:00

贵州计划建设下发13个风电项目建设计划

发布时间:2025-06-20 17:46:45


36氪获悉,贵州省能源局下发《关于下达织金县白泥镇风电场等21个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计划的通知》。《通知》中指出,贵州省能源局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织金县白泥镇风电场等21个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计划,总装机230.5万千瓦。其中风电项目13个,总装机115.5万千瓦。


来源:36氪

 

2025-06-20 18:00

番茄小说:与近400家出版社合作,电子出版物日活用户超千万

发布时间:2025-06-20 17:46:02


36氪获悉,6月19日,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指导、番茄小说主办的“多元共生协创未来”2025出版融合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番茄小说分享了在出版融合领域的多项创新举措与成果,包括在出版上探索多体裁开发,注重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数字阅读消费增长,电子出版物日活用户数超1000万等,展现出数字阅读平台推动全民阅读的趋势。据了解,番茄小说已与全国近400家出版机构达成深度合作,上架出版物电子书约38万册,同比增长60%,其中包含44部茅盾文学奖作品,让经典文学以数字形态触达更广泛读者。


来源:36氪

 

2025-06-20 18:00

菜鸟国际物流和科技双突破:海外连签多国头部跨境平台客户,中东科技大单落地

发布时间:2025-06-20 17:40:05


36氪获悉,从接近菜鸟人士独家获悉,菜鸟国际物流与科技业务持续取得突破,近日在多个海外市场中标本地头部及跨境平台级客户全链路物流项目。拉美、亚太等地区跨境单量显著增长。科技加速出海,在中东连续拿下千万级自动化项目。此前其官方海外账号曾预告,下周将公布中东重磅动作。


来源:36氪

 

2025-06-20 18:00

C919同日新开广州至郑州、太原2条航线

发布时间:2025-06-20 17:37:38


据南航消息,6月20日,C919国产大飞机首次执飞广州至郑州和广州至太原航线,航线数量进一步增加。同时从今天起,C919飞机将常态化执飞广州-郑州航线,每天一班往返;7月1日起,在广州-太原航线每日将执飞3个往返班次。(央视新闻)


来源:36氪

 

2025-06-20 18:00

岚图品牌官宣邓超成为品牌大使,旗下FREE+车型将于24日预售

发布时间:2025-06-20 17:35:56


36氪获悉,6月20日,岚图品牌官宣邓超成为品牌大使,旗下FREE+车型将于24日预售,邓超“带车进组”将为该品牌注入强大的曝光赋能。


来源:36氪

 

2025-06-20 18:00

证监会同意广东建科创业板IPO注册

发布时间:2025-06-20 17:35:11


36氪获悉,证监会同意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注册申请。


来源:36氪

 

2025-06-20 18:00

建设银行获南向资金净买入6.9亿港元

发布时间:2025-06-20 17:34:53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15.51亿港元。建设银行、中芯国际、南方恒生科技分别获净买入6.9亿港元、5.33亿港元、4.29亿港元;腾讯控股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12.34亿港元。(第一财经)


来源:36氪

 

2025-06-20 18:00

新疆浩源:6月23日起证券简称变更为“万憬能源”

发布时间:2025-06-20 17:34:00


36氪获悉,新疆浩源公告,公司中文名称由“新疆浩源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新疆万憬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中文证券简称由“新疆浩源”变更为“万憬能源”,启用时间为2025年6月23日。公司证券代码保持不变。


来源:36氪

 

2025-06-20 18:00

国晟科技:签订10.43亿元光伏组件销售合同

发布时间:2025-06-20 17:25:18


36氪获悉,国晟科技公告,公司二级控股子公司安徽国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签订光伏组件销售合同,合同金额为10.43亿元(含税)。合同履行将对公司2025年度及后续年度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来源:36氪

 

2025-06-20 18:00

吉利汽车:与雷诺订立合资协议,拟加强在巴西的品牌影响力并扩大市场覆盖范围

发布时间:2025-06-20 17:24:27


36氪获悉,吉利汽车在港交所公告,公司、吉利控股、全资附属公司GA(SGP)、吉利控股全资附属公司GH(SGP)、雷诺及合资公司订立出资协议及合资协议。据此,GA(SGP)有条件同意以其全资附属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及现金出资的方式向合资公司出资,以换取合资公司普通股、认股权证及可转换优先股。同时,GH(SGP)有条件同意以其全资附属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向合资公司出资,以换取合资公司普通股。


来源:36氪

 

2025-06-20 18:00

三花智控港股暗盘跌超5%

发布时间:2025-06-20 17:23:10


36氪获悉,三花智控港股暗盘跌超5%,股票将于6月23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来源:36氪

 

2025-06-20 18:00

李佳琦直播间618收官:六成销量为国货,多品类增长超25%

发布时间:2025-06-20 17:20:52


36氪获悉,数据显示,今年618,李佳琦直播间总计参与品牌超1700家,其中国货产品占半数,贡献了近六成的销量。众多热销商品中,“夏日经济”、“情绪经济”成为高频词,从消暑旅游地到乐园、酒店门票,从潮玩盲盒到智能小家电,再到养宠人的多层次需求,推动李佳琦直播间时尚品类、宠物品类双双增长超25%,见证了消费市场从“刚需囤货”到“品质悦己”的深刻转变。


来源:36氪

 

2025-06-20 18:00

张小泉:法院裁定受理控股股东重整申请

发布时间:2025-06-20 17:20:04


36氪获悉,张小泉公告,公司收到控股股东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张小泉集团”)出具的告知函,获悉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法院已正式裁定受理张小泉集团的重整申请,张小泉集团进入重整程序。


来源:36氪

 

2025-06-20 18:00

华为发布CloudRobo具身智能平台

发布时间:2025-06-20 17:18:44


36氪获悉,华为开发者大会2025(HDC 2025)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计算CEO张平安发布了CloudRobo具身智能平台。据介绍,该平台基于盘古大模型的多模态能力及思维能力,整合了数据合成、数据标注、模型开发、仿真验证、云边协同部署以及安全监管等端到端能力,能提供具身多模态生成大模型、具身规划大模型、具身执行大模型三大核心模型


来源:36氪

 

2025-06-20 18:00

中信建投:非执行董事刘延明辞职

发布时间:2025-06-20 17:18:08


36氪获悉,中信建投公告,非执行董事刘延明因工作原因,向董事会提交辞职报告,辞去公司非执行董事、董事会发展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辞任后,刘延明亦不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担任其他职务。


来源:36氪

 

2025-06-20 18:00

科大讯飞入股超智能科公司,后者经营范围含多项AI业务

发布时间:2025-06-20 17:14:10


36氪获悉,爱企查App显示,近日,北京超智能科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科大讯飞旗下安徽讯飞云创科技有限公司为股东。


来源:36氪

 

2025-06-20 17:00

在良渚,舒适地创造|WAVES新浪潮2025

发布时间:2025-06-20 16:22:19


WAVES新浪潮2025邀你一起走向中国创投的「新纪元」。

这是属于中国创投的新纪元。当下的中国创投市场,既是周期筑底的转折点,也是结构性转型的深化期。在政策主导、国资与资本高度集中的新生态下,唯有顺应趋势、灵活调整,方能在不确定性中捕捉确定性机遇。

6月11-12日,杭州良渚文化艺术中心,36氪WAVES新浪潮2025大会以「新纪元」为主题,汇聚创投领域顶级投资人、新锐企业创始人,以及深耕科技、创新、商业的科学家、创作者与学者,共同探讨AI技术革新、全球化浪潮与价值重估等前沿议题,拆解他们眼中的商业理想和未来世界,一起讨论、寻找、走向中国创投「新纪元」。

6月11日下午,在创业者会场进行了一场圆桌对话,主题为「在良渚,舒适地创造” 」,本场圆桌由良渚DemoDay发起人启师傅、Bonjour!创始人Vincent、FateTell创始人西元、Zeabur创始人兼CEO林沅霖参与,暗涌Waves资深分析师黄祝熹主持。

 

·

黄祝熹:大家好,我是暗涌Wavs的黄祝熹。今天很荣幸和四位同台。今天现场观众有很多良渚村民,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他们了,但线上和直播的观众可能还不是那么熟悉。我们请四位做个自我介绍,把良渚的声音传出去。

启师傅:大家好!我叫启师傅,两年前从北京搬到良渚生活,现在主业是做独立开发,也在运营一个叫做良渚DemoDay的活动,大概每个月一次组织良渚这边的村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AI创业者做一个聚会。

Vincent:大家好,我是Vincent,我大概在一年前搬到良渚创业和生活,现在租了一个房子,一起住一起办公。在做Bonjour!,它是一个Agent的人力交易平台。

西元:大家好,我是西元,和Vincent是邻居。我是去年春节的时候搬过来的,现在在做一个国学命理出海的产品,叫做FateTell。

林沅霖:大家好,我是林沅霖,也是一年的良渚村民了。一年前,我从浙大毕业之后来到了良渚住下来,现在是全职创业,在做Zeabur,一个给(英文)开发者去用的云端AI Agent。

黄祝熹:在座四位都是良渚村民的典型代表。启师傅从一年多前开始组织良渚村民聊天,后来慢慢发起了启师傅AI客厅这样的开发者交流线下活动,每个月都会召集良渚村民一起demoday。截至目前会客厅覆盖到了全国各地的AI创作者、产品开发者和投资人等等,都来进行主题分享、产品演示和开发交流~

启师傅应该对良渚村民有很多洞察,首先我们想想请你来描述一下,在你的眼中良渚到底住着一群怎么样的人?大家share什么样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启师傅:我感觉良渚对我来说是一个挺特别的地方。本来2023年离开北京是想去做一个数字游民,想在杭州待几个月,去大理、再去厦门,再去更远的地方三亚。很幸运,第一站选择了良渚就成为了村民,在这里住下来了,这边比较吸引我的地方是,用我们经常用的语言,它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离杭州市区以及余杭中心不远,去上海也不远,从杭州西站一个多小时到上海。另外,它也不是一个特别躺平的地方,虽然这边山清水秀,而且自然环境也很好,也有很好的邻里关系,但不是特别躺平的地方,可以让你在这个环境中去进行一些创造。

因为很多的村民邻居,虽然不上班,但是他们会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或者有自己小的事业,在这种氛围里,你也不会闲着,会去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大家也可以互相激励。我觉得这个地方是一个比较平等和自由的地方,大家比较重视的是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太关心你有什么样的背景或者你从哪里来,大家更多是以村民相称,平等地进行对话和交流。

黄祝熹:据说良渚村很多ADHD(笑)?

启师傅:ADHD我觉得是挺多的,当然也不全是。ADHD有一个特性,他非常不适合上班,包括我是INFP。说在国外很多做MBTI检测,就是为了筛选出INFP,然后拒掉他们,因为INFP和ADHD都很不适合上班。像我在上班的时候,可能坐在椅子上三秒钟就觉得坐不住了,要出去溜达一下,在公司也很没有效率。

我自己是一个很难专注在一件事情上的人,但是我感觉良渚这边人的工作很适合ADHD来做,因为这边的人都是来运营一个自己的事情,比如说不管是APP,还是DemoDay,我只要定期出摊就可以了,不需要每天都很关注,不需要每天从早坐到晚。比如说DemoDay每个月办一次,办完之后可以躺一个礼拜,可以不专注,可以做自己的APP,我只要定期更新就可以了,不需要每天坐在桌子前从早到晚。这种定期产出的生产节奏很适合创作者和创业者,所以我觉得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这边聚集了一群这样的人。

黄祝熹:我们之前有聊过一个叫做“狩猎、农耕文明理论”。

启师傅:人类真正进入朝九晚五这种工作状态,其实是很短的时间,如果算工业文明的话,可能是一百多年,如果算农业文明,也只有几千年。在之前几十万年的时候,人类都不需要很专注的生活,他可能睡一个礼拜,突然大家想起去打猎,打回来几只野猪,就在山洞里吃它就好了。饿了之后,可能再去打猎。

这个节奏很适合现在有了自媒体,再加上AI可以帮助你去创作的一群人。这coding和内容的加持下,很多人可以通过这种工具去过一种狩猎的生活,而不需要去大厂里每天出工,在大厂里做一个螺丝钉,就是人类的协作模式,我觉得是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黄祝熹:作为就在良渚本地驻扎的创作者、创造者,关于良渚生活的这部分另外三位嘉宾有没有想要补充?

Vincent:我们现在主要的生活方式是租了一个房子,房子很便宜,每个月只需要5000元,能cover我们的房租成本和办公室成本,大家一起租一起办公。它是一个挺低成本的,而且能在良渚当地找到一些特别有意思的人加入团队的一个方式,我觉得还是挺舒服的,也非常有当年硅谷初步创业的感觉。

林沅霖:良渚这个地方很适合不管是创业者也好,还是数字游民、自由职业者这些标签,都挺适合在良渚这个地方生活。我和朋友有讨论过这个原因,为什么这里会这么自然地聚集了这样一些人,我后来和他们讨论出一个结论,这样的工作形态的人,他们其实有需求去做社交,因为我们不是朝九晚五,不会每天进办公室,有这样固定的社交场合,所以今天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场域,比如说住在一个公寓里,每天去咖啡厅看着一大群不认识的人。但是到了良渚以后,发现邻居都是认识的人,今天工作了一整天很累,可以去某个邻居家看个电影、喝酒,或者说可以一起约白天在星巴克上班工作,这样的方式更适合自由职业者去获得一个工作生活的平衡。

黄祝熹:听起来是非常令人羡慕的生活方式。之前有听过启师傅和西元的一期博客,说良渚是一个“磁场”很好的地方。但从正常逻辑来说,舒适和创造好像又是一对反义词,你们怎么看“舒适地创造”这样的一个状态?

西元:大家知道有一个理论叫“20分钟公园理论”,有时候很累的时候,抽20分钟去公园里走走,你的创造力可以提升。我觉得在良渚很大的一个好处,你可能有200分钟公园,甚至有些人把电脑放在一个很好的咖啡厅的自然环境里,就在里面做事情。我觉得人需要有一个安心的环境,才能够激发他最好的创造力。

包括为什么说良渚风水很好,因为我们是做玄学AI的,认识很多大师,有一次带大师参观良渚博物馆,他说这个地方风水非常好(笑)。我们自己也能感觉到,整个杭州范围内来说,真正说自然环境能够有这样的氛围,让人很舒适、很安心待着的地方,也就是良渚这一块以及西湖那一块,但西湖那一块显然没有良渚这样的社区氛围。在良渚这边,我觉得人心安了之后,他的创造力包括他能做到很多可能在其他地方做不到的事情。

黄祝熹:良渚这一段生活对于你们的人生阶段来说意味着什么?在来良渚前后,你们的体感有什么样的变化?

启师傅:我之前一直在北京生活,感觉良渚和北京的生活差别还是蛮大的。首先,北京是大,良渚是小,北京你做很多事都需要特别强的能量消耗,才能去完成一件事。昨天和朋友聊到有一个词叫“路饭比”,就是你在北京吃饭,在路上的时间,比如你从望京到三里屯,往返的时间除以你和朋友吃饭的时间,这个比例是多少。北京至少是1:1或者1点几:1,但良渚可能是1:10,大家走路3分钟或者2分钟就到邻居家里了,一起吃个饭可能一个多小时,这个区别从数字上看是非常大的。

还有几个其他的数字可以做对比,每个人拥有客厅的比例。在北京,同样是这群人,拥有客厅人的比例,和在良渚拥有客厅的人的比例,这个比例可能也是非常悬殊,北京的比例可能是10%或20%,但在良渚的比例是90%。有了客厅,就像你的生活有了呼吸的空间,它不是非常满的完成你日常必须要做的生存的事情,客厅是一个生活的地方,大家可以在客厅里接待朋友,可以一起办公、一起做饭、一起做很多事情,我觉得它提供了很多可能性。良渚的客厅比例也是很高的,像西元刚才说,良渚逛公园是非常容易的事,我还专门去数过,良渚大概是500米有一个公园,这个比例也是非常高的。单从数字上对比,生存环境给人的感受是很不一样的,所以我感觉在良渚和北京生活的体验是非常不同的。

Vincent:我以前的生活是在广东,当时是在一个小公司里,住的也非常偏僻,当时给我的感觉是我没有除了同事以外的朋友的社交关系,到了良渚以后,非常大的转变是我第一次有了比较多的除了同事以外的真正的朋友的社交关系,真的能够遇到非常多朋友。

黄祝熹:在这里遇见了能交心的朋友,也遇到了能一起共事的伙伴。

Vincent:对,也有非常多的伙伴,朋友也给我们的项目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包括刚刚说的人生阶段,我觉得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阶段,我在这个阶段在良渚收获到的这些东西,可能能对我接下来非常长的一段路都有非常好的收益。

黄祝熹:有一个背景,Vincent昨天才参加了奇绩的DemoDay,据说有500个投资人加他的微信,现在还在慢慢排waiting list。也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因为我们和Vincent也很早就认识了,看着他慢慢被市场关注、一路成长,到现在拿到融资。西元呢?

西元:我在广州读的大学,香港、深圳工作,去了成都,从成都去了上海,然后从上海来的杭州,一路去了国内很多地方,包括北京也算是工作过一段时间。感觉杭州确实是一个本身来说就是一个挺不太一样的城市,我之前看到过一个帖子,本身杭州就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城市,进可以去上海,甚至可以去国外。退,有些人在杭州周边,包括富阳、宁波,据我所知也有一些在那边创业或者做独立开发的,所以杭州本身的状态就和其他的城市不太一样。

我当时确实是被良渚刚刚说的自然环境以及整体的磁场或感觉给吸引过来的。在良渚之前,我就在上海、在大厂里工作,完全是钢筋混凝土的城市的感觉。尤其之前我很早的时候听过一位前辈说:现代人很孤独,每天住在石头房子里,那种感觉是很弱的。包括如果我们在大城市里工作生活,可能你的邻居、一个小区里的人,本质上来说你不会和邻居和身边的朋友有很好的链接。像Vincent说的一样,我们这边尤其是启师傅办了良渚DemoDay之后,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有一个聚会,链接感是完全不一样的。

林沅霖:我在来良渚之前,浙大毕业到搬来良渚的这一段时间,经历了一段我每天住在家里,去公司又回家,完全没有社交的一段生活。为什么当时会来到这个地方的契机?是因为那个时候有一个良渚村民,他也是一个很有名的独立开发,在良渚办了“疯狂星期四”的活动,这个活动就是很多网上的程序员、设计师、产品经理会自发聚集到这个村子里,我们就一起在一个咖啡厅聊天、交流,去聊我们的产品或者我们最近在做什么。

那个时候,我发现一件事情,很多我自己在家里或在公司卡住的事情,不管是产品面的,比如说我这个产品应该怎么做,或者说技术面的,我这个技术卡住了,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我就会很期待每周四可以来良渚这个地方。

因为你会发现不管你今天遇到的是怎么样的问题,都可以在这边遇到一个他有能力帮你解决,并且他很乐意帮你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人,我觉得某方面也是因为既然他主动的参加了这个活动或者来到了这个地方,他很愿意去付出,把他的一些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和其他人做交流。所以那个时候就变成是我可能每周四来一趟良渚,我的产品就可以找到一个全新的idea,或者说某个卡住的技术难关就在良渚被解决了。后来搬到村子里以后,就变成是这样的氛围成为了我日常的生活方式,我觉得经历了一年的时间,它也确实让我和我的公司、我的产品有很大的进步。

黄祝熹:听了大家的描述,会让我不停想起项飙老师提到的那个理念,去关心身边的人、具体的人,生活和创造或许都产生于人和人的链接之中。

黄祝熹:接下来的问题也是一个从这个问题所延伸出来的,在外界看来,身在良渚的大家虽然都在做一些AI前沿的事情,但实际上大家生活是非常具体的,在意人、周遭、生活本身。那么,大家如何看待科技(AI)与人类的关系,如何去对抗技术对人本身的异化,并且将这种认知理念融入各自的产品、公司或事情里?请西元开始。

西元:这个问题挺大,先说说我们的产品,FateTell说通俗一点就是一个玄学AI产品,“玄学”这个词怎么来的,很多人不知道,玄学这个词来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特别的时间,它是中国从周朝以来,有史以来人口最少的时候,据说当时只剩下800万人,此刻在杭州是1200万人,它比杭州的人还少。

在那样一个极具动荡、混乱、战乱、饥荒、人口锐减的时代背景下,诞生出了玄学这种大家对于生命、对于宇宙终极的意义、对于人和自然、人和天地的关系的议题。玄学本身就是在思考刚刚说的,现在新的时代下,我们能感觉到未来一定会有很大精神层面的危机,当年可能是因为人口、战乱,现在是因为失业、因为AI、因为地缘政治,因为各种各样的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包括为什么春节的时候DeepSeek算命这么火,我觉得底层原因就和“玄学”这个词的文化和历史有关系。

FateTell在做的事情,是希望能够站在科技和人文的十字路口做这个事情。我来了良渚之后一个产品理念上的感受,也和良渚这边的磁场和关系有关。那天突然想到一句产品的slogan,就是说,你去做一次算命的尝试,命运的解读,就像做一次生命的策展。因为很少有一个体验能够做一次命理咨询一样,那么极致的把你给抽离出来,把你客体化,站在一个时空观,把你的命理像一个展览一样,像所谓的生命的画卷一样,展开在你的面前,做这个事情。这背后有很深的科技之外的人文层面的意义在里面,包括你和自己的关系,你和科技的关系,这是我现在在思考的事情,而且我觉得和良渚这种氛围,包括和大家的日常讨论和交流密切相关。

林沅霖:我也从我产品的角度去讨论这个话题,因为我刚好是在做一个给Vibe Coder的开发者用的产品,拉回这个问题,这刚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在ChatGPT刚出来的时候,到后来有各种各样的AI开发工具出来之后,整个市场上最开始的一个讨论点是程序员要失业了,因为大家准备要被AI取代了,以后不需要用人来写代码了。

可是过了一年半、两年的时间,到现在回来看这件事情,会发现刚好是反过来的,它不仅没有让程序员失业,还让一个程序员可以有更多的能力去开发产品,甚至让以前不敢想象自己能够开发产品的人也开始用AI开发产品了。

到了这个时候,也就是现在正在发生的这个时间点,我们去看AI和人之间的关系,我自己有一个很深的洞察,会发现现在一个好的产品,它的关键就在于这个人或者这个作者,是不是能够真的认真地在观察他的生活,或者说他有没有好好的生活。

假设你把一个AI给了一个人之后,如果他每天就是朝九晚五坐在办公室里,他完全没有自己生活的人,他没有办法做出一个真的有意义去帮助到每一个人的产品。但今天如果你是一个不懂编程,也没有技术背景,可是我认识在生活、在观察,你就会发现我的生命中有很多地方是还需要被解决的问题,或者是还值得被进一步优化的一些流程。

这个时候,他以前只能去等着一个创业者或程序员来开发一个产品解决,但现在发现他只要打开DeepSeek,和他讲一句话,这个事情可能就被解决了。所以我觉得这个事情,在看待AI和人或者人和生活之间的一个观察的时候,一个很好的例子。我现在也往这个方向去推广这个事情,大家有了AI编程的能力以后,我们下一步是要去学着培养观察自己生命中需求的这样一个能力。

黄祝熹:不让人困在系统里,而是让AI真实的服务于人工作、生活本身。

Vincent:我也从Bonjour!出发来聊聊。现在我们做的是Agent的人力交易平台,希望做的事情是大家用了我们的平台,再也不用去公司痛苦坐班了,不用在工位上被硬控远超8小时做牛马,而是对自己的Agent做大量的对齐、优化训练,让自己的AI能够在非常多家公司打工,人只需要在关键的时候上号做决策。这样会带来的一个现象是,大家可以更关注生活本身,大家同时也是用自己的knowhow去为公司创造一些价值。

我们希望能把大家解放回生活里去,更好的链接世界,体验生活,更自由地去创造,有更多的时间,这是我们真正在做的事情。并且,我们觉得AI是公平的,它不会看一个人的背景,不会看一个人在哪个大厂工作中,在哪个学校上过学,它只在意你交付了什么。我们希望以这个来打破现在一些给人们的枷锁,让人们更自由地去创造。

黄祝熹:更平权、更自由、更舒适。

启师傅:我觉得AI给很多人一个冲击,前一段时间X上有一个人说,ChatGPT更新了一次,他整个人就有点崩溃,因为他辛辛苦苦做了半年的产品直接被AI替代了。很多人也会思考自己作为人的价值究竟是什么,是不是AI可以比人做的更好,人活着是不是没有意义。这样的一些反思会得出一些结论,人之所以会成为人,人和AI的区别是人有肉身,人可以去逛公园,可以和朋友一起做饭,可以坐在这里聊天,甚至人的缺点、痛苦、快乐,这些东西是人独有的东西,这是人之所以为人最重要的东西。所以我自己非常重视人和人线下的关系,包括我的活动,也是希望能够营造出一些好的氛围,这些是AI体会不到的、AI也不能做的。

另外一个点,AI让创作变得更容易了,包括刚才沅霖也提到,很多人之前不会写代码,但通过AI可以帮助自己创作,创作的门槛降低了之后,之前可能很多人99%的精力在搭台子,1%的精力在唱戏,但是AI把创作门槛降低了。

降低门槛之后带来的一个变化,就是很多人可以进入创作领域,可以去创作电影,不用有几亿美元的投资就可以创作电影,之前不会写程序,现在可以写一个程序。在这种背景下,人和人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产品和产品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我觉得最重要的区别是他是不是能够感受美,他是不是对生活有感知,他是不是愿意去逛公园,找到一些灵感,在人和人的关系里找到一些能启发自己的东西,这慢慢变得重要了。

之前这个可能不重要,因为很多人因为技术的原因,他被挡在创作领域之外,但是现在AI让技术平权了,很多有生活感觉、有审美又有一定行动力的人,可以借助AI去进行创作。

所以我觉得良渚这个地方很好的一点,就是因为有了AI、还有很多自媒体的加持,让创作门槛降低,很多人可以在这边感受生活,有了生活之后,大家可以创作出更好的东西,而不是说一定要在一个格子间去按照大厂的节奏去卷才能创造出好的东西。

黄祝熹:最后一个问题,我们观察到有蛮多的外界、媒体包括投资人都来良渚。很关心大家,但会破坏或者打扰到良渚比较pure的氛围吗?各位觉得良渚本身最珍贵、最值得去维护的东西是什么?

林沅霖:我觉得对我来说,是社区,现在良渚社区的氛围。我觉得如果是社区这件事情的话,很多的投资人、媒体、资源往这边聚集,不会影响到社区这个氛围的本质,反而可以帮助在里面去做创作的这些人有更多的东西可以去运用,所以对我来说是这样的。

西元:我觉得它的价值是它作为一个超级文化符号或者说一个文化品牌的存在,因为本身它有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同时又有新的科技浪潮带来的所谓的AKA杭州小硅谷这样的东西,我觉得应该不会破坏。

Vincent:我对良渚的印象还是社区,我有一个很深的体感,现在良渚有非常多的生活方式,但是这些生活方式都是共存的,大家非常和谐地去相处。我没有太认为说外界的一些投资人、媒体机构过来会破坏这些氛围,反而会让这个生态更繁荣和更有意思。

黄祝熹:把他们吸纳到良渚本身的氛围当中去,可以把良渚好得东西传递出去。

启师傅:我自己觉得良渚的居民很乐意看到很多有趣的东西来到村里,大家不用非得去上海、北京、杭州市区才能体验这些活动,所以这是一件很好的事。良渚虽然地方很小,但是它很多元,它也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如果你不想参加这个活动也可以不来,大家也可以在家里和朋友一起吃饭、聊天。我觉得提供了很多选择,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而且大家有了选择之后,也可以更多元地去决定自己怎么去发展,这是很好的事。

黄祝熹:良渚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地方,也欢迎大家都到良渚来玩。这部分到此结束,感谢四位的分享。


来源:36氪

 

2025-06-20 17:00

罗普斯金:控股子公司方正检测申请新三板挂牌获受理

发布时间:2025-06-20 16:59:57


36氪获悉,罗普斯金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苏州方正工程技术开发检测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的《受理通知书》,方正检测报送的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申请材料符合相关要求,现予受理。但方正检测申请新三板挂牌尚须经相关监管部门的审查程序,能否完成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来源:36氪

 

2025-06-20 17:00

德龙激光:固态电池设备已获头部客户订单,多款设备处于样机试用和工艺验证阶段

发布时间:2025-06-20 16:59:02


36氪获悉,德龙激光在互动平台表示,关于固态电池领域,公司在极片制痕绝缘、干法电极激光预热、超快激光极片制片等关键技术和产品做了重点研发布局,其中极片制痕绝缘设备已获得行业头部客户订单,干法电极激光预热和超快激光极片制片设备处于行业头部客户样机试用和工艺验证阶段。锂电及固态电池业务均处于前期新产品推广阶段,收入占比较小,请注意投资风险。


来源:36氪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