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远方 - 动态 - 第 179 / 1320 页
2025-06-20 14:00

海南华铁:公司不涉及稳定币业务

发布时间:2025-06-20 13:47:39


36氪获悉,海南华铁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不涉及稳定币业务。


来源:36氪

 

2025-06-20 14:00

张一鸣重回公司一线?知情人士:往返北京和新加坡,每月参与复盘和讨论会

发布时间:2025-06-20 13:40:33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正在重新活跃于公司一线,主要办公地已从新加坡转至北京。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定期参与字节核心管理层和AI项目负责人的复盘和讨论会,显示出对AI业务的高度关注。知情人士透露,张一鸣每月往返北京和新加坡,积极参与公司战略讨论。(澎湃)


来源:36氪

 

2025-06-20 14:00

韩国去年对美国经常帐顺差达1182亿美元,创历史纪录

发布时间:2025-06-20 13:35:49


韩国央行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受半导体出口强劲的推动,韩国去年对美国的经常账户出现创纪录的顺差,而对中国的经常账户出现逆差。根据韩国央行的统计,韩国对美国的经常收支顺差从2023年的877.6亿美元增加到2024年的1182.3亿美元,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韩国央行表示:“这一增长归因于半导体和信息通信技术(ICT)设备的出口增加,而由于股息收入增加,基本收入项目盈余也有所扩大”。(新浪财经)


来源:36氪

 

2025-06-20 14:00

本周召开会议讨论“限产保价”?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相关人士:完全不知道此事

发布时间:2025-06-20 13:31:34


6月19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称,网传协会本周召开以“限产保价”为主题的会议,但他完全不知道此事,“(这是)‘小作文’”。6月19日,有消息称,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本周召开的会议主题,仍是关于“限产保价”,光伏三季度将迎来更大力度减产,预计开工比例将环比降低10%~15%。同时,针对“低于成本销售”的严控政策同步落地——第三方专项审计组将全面进行审计,深挖低价销售证据,对违规的企业采取多样化措施,“以次充好”的产品销售行为也将迎来整顿。(每经网)


来源:36氪

 

2025-06-20 14:00

蚂蚁数科辟谣:与海南华铁仅就RWA交流,未达成合作

发布时间:2025-06-20 13:26:28


36氪获悉,蚂蚁数科发布生命:近日,我们注意到市场上有关于蚂蚁数科与海南华铁就RWA及稳定币探讨合作的传闻,引发市场关注。蚂蚁数科特此澄清,双方仅就RWA进行了非常初步的、探索性的交流,未达成任何形式的正式合作协议、商业安排或实质性项目落地。此外,近期市场上存在部分公司借“RWA”、“稳定币”等热点概念进行炒作,暗示与蚂蚁数科之间的不实合作。请广大投资者和合作伙伴谨慎甄别市场传闻,注意投资风险。


来源:36氪

 

2025-06-20 14:00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举行视频会谈

发布时间:2025-06-20 13:21:30


36氪获悉,据商务部消息,6月19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举行视频会谈,双方就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等贸易救济案件、出口管制、市场准入等经贸议题进行了深入、专业的磋商。双方一致同意,应共同努力,相向而行,为中欧今年重要议程做好经贸准备,推动中欧经贸关系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来源:36氪

 

2025-06-20 14:00

2025海上风电大会今天举行,我国风电发电量占比超12%

发布时间:2025-06-20 13:20:50


从今天(20日)在辽宁大连召开的2025海上风电大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我国风电装机快速增长,风电发电量占比超12%。会上发布了《全球海上风电市场展望》及《全球风能报告》,报告显示到2030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有望突破230GW,其中,我国深远海项目将成为国际合作核心增长点。数据显示,截至4月,我国风电累计并网装机量占比已经达到15.5%。今年前四个月,我国风电发电量达3814.3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2.78%。随着风电装机规模的飞速增长,风电成本也将越来越低。(央视新闻)


来源:36氪

 

2025-06-20 14:00

军工板块局部活跃,江龙船艇涨停

发布时间:2025-06-20 13:17:19


36氪获悉,截至发稿,军工板块局部活跃,江龙船艇、长城军工午后涨停,中科海讯、天海防务、中国海防、广联航空等跟涨。


来源:36氪

 

2025-06-20 14:00

中国交建等在广州投资设立城市更新投资公司

发布时间:2025-06-20 13:15:30


36氪获悉,爱企查App显示,近日,广州裕合城市更新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曜三,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房地产咨询、咨询策划服务、园区管理服务、酒店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等。股权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中交投资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来源:36氪

 

2025-06-20 14:00

水利板块异动拉升,深水规院、韩建河山直线涨停

发布时间:2025-06-20 13:10:15


36氪获悉,截至发稿,水利板块异动拉升,深水规院、韩建河山直线涨停,三和管桩、青龙管业、新城市、冠龙节能、舜禹股份等纷纷走高。


来源:36氪

 

2025-06-20 14:00

欧元集团批准保加利亚加入欧元区

发布时间:2025-06-20 13:08:51


当地时间6月19日,欧元集团批准一项提议,该提议支持保加利亚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启用欧元。这是保加利亚迈向使用欧元作为官方货币的重要一步。这项提议预计将于20日在欧盟经济与金融事务委员会中,由欧元区成员国以有效多数票形式通过。随后,欧盟理事会将在6月26日至27日举行的欧盟峰会上进一步讨论这一议题。在获得欧洲议会和欧洲央行的咨询意见之后,欧盟理事会将通过三项相关法律,从而正式完成保加利亚引入欧元的法律程序。(央视新闻)


来源:36氪

 

2025-06-20 14:00

澳大利亚社交媒体青少年禁令软件试用组织者称技术可行

发布时间:2025-06-20 13:07:28


世界上最大的年龄检查技术试验组织负责人周五表示,一些年龄检查应用软件收集了太多数据,而且没有任何产品在100%的时间内都有效,但在澳大利亚,使用软件来执行青少年社交媒体禁令是可行的。政府委托对1000多名澳大利亚在校学生和数百名成年人进行的 “年龄保障技术试验 ”得出的这一结论,对澳大利亚禁止16岁以下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的计划起到了推动作用。(新浪财经)


来源:36氪

 

2025-06-20 14:00

IDC:预计到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商用销售出货量近6万台

发布时间:2025-06-20 13:05:39


36氪获悉,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最新报告称,在国家政策引导下,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正通过“应用验证—技术突破”的双向循环模式加速发展,吸引多元化厂商积极入局,协同构建产业生态,持续推动行业进步。市场整体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商用销售出货量约为2000台,预计到2030年近6万台,复合增长率达95.3%。


来源:36氪

 

2025-06-20 14:00

国产C919再增新航点,服务范围覆盖超16个城市

发布时间:2025-06-20 13:00:26


今天上午,由C919国产大飞机执飞的CZ3396广州-郑州航班,准时落地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这标志着C919广州至郑州航线正式开启常态化商业运营。据了解,随着此次郑州加入C919航线网络,目前C919的服务范围已覆盖中国大陆超16个城市,执飞20余条商业航线。(央视新闻)


来源:36氪

 

2025-06-20 13:00

开源还要IPO?MiniMax不想被遗忘在这个夏天

发布时间:2025-06-20 12:41:33


文|周鑫雨

编辑|苏建勋

DeepSeek掀桌后,要想证明自己仍在牌桌上,六小虎(MiniMax、智谱、月之暗面、百川智能、零一万物、阶跃星辰)需要证明自己有同DeepSeek掰手腕的能力。

此前,月之暗面、智谱已经发布了对标DeepSeek R1的推理模型。近期,六小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推理模型竞速。

先是2025年6月17日凌晨,月之暗面开源了编程大模型Kimi-Dev-72B。在针对AI编程能力的SWE-bench测试中,这个仅有72B参数的模型,成绩超越了671B参数量的R1。

紧接着,MiniMax效仿OpenAI,在同一日宣布了为期五天的新品发布。截至6月19日,MiniMax已经发布了MoE(混合架构)推理模型M1、视频生成模型Hailuo 02,以及通用Agent产品MiniMax Agent。

 

△M1在17个主流测评集上的测评结果。图源:MiniMax

其中,M1对MiniMax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这是经历近三个月的基座模型空白期后,MiniMax对标DeepSeek R1交出的首份答卷。技术报告显示,M1支持100万上下文的输入,是R1的8倍,也是业内的最高水平。

M1发布后,MiniMax创始人兼CEO闫俊杰发文:“第一次感觉到大山不是不能翻越。”

MiniMax另一个证明自己仍然留在牌桌上的证据,则是IPO。

2025年4月,智谱成了六小虎中首家提交上市辅导备案的公司,正式走上IPO之路。而近期,另一家六小虎也有了IPO的迹象——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信息称,MiniMax计划最早在今年港股上市,并且已为此次IPO聘请了财务顾问。

很长一段时间里,MiniMax拿得出手的产品,只有常年位居全球角色扮演类应用下载榜单前三的出海产品,Talkie。

其余的产品,无论是Talkie的国内版“星野”,还是最初作为生产力工具推出的“海螺AI(原‘海螺问问’)”,在商业化或用户规模上,都没有达到Talkie的水平。

支柱产品单一,也给企业种下了风险。MiniMax已经尝到了苦果。

2024年12月初,包括Talkie在内的多个直播社交类App,在全球iOS端下架整改。历时近半年,Talkie才重新上架。一名知情者告诉我们,Talkie用户没怎么掉,但增速放缓了不少。

做出下一个Talkie,是MiniMax长期以来的命题。直到2024年9月,MiniMax发布了视频生成模型“海螺视频I2V-01”,并上线海螺AI,事情才出现了转机。

其实,2024年MiniMax选择入局视频生成赛道时,市面上唱衰者居多。彼时,国内市场已经有了快手的可灵AI。海螺AI发布不久后,字节也推出了Seeweed和PixelDance两款视频生成模型——更不用说国外,Sora、Runway等产品已经有了绝对的先发优势。

对于MiniMax而言,海螺AI在视频生成赛道的爆发,也带有一些偶然性。

一名员工告诉我们,MiniMax最初对视频模型的定位,是成为生产力工具生态中的一部分。2024年9月,闫俊杰在媒体见面会上也表示:“为了有非常高的用户覆盖度和使用深度,唯一的办法就是做输出动态的内容,而不是单纯基于文字。”

海螺AI最终能在大厂的环伺中杀出重围,得益于视频创作是一个审美多元的市场。“每个视频生成模型的审美和风格都是不一样的,这意味着不同模型都用自己的用户。”一名从业者对《智能涌现》表示。比如,以动画创作为卖点的海螺AI,就在二次元群体中口碑颇高。

根据AI产品榜数据,自上线以来,海螺AI连续6个月在全球榜单中,位居视频生成产品的第一,超越了快手的可灵AI和字节的即梦AI。截至2025年1月,海螺AI海外版的访问量,已经达到了1635万,是国内的6倍有余。

这意味着,继Talkie之后,海螺AI成了MiniMax又一成功走向海外市场的产品。

2025年3月,MiniMax一改从前“情感陪伴+生产力工具”的产品布局,将原来的生产力工具“海螺AI”,更名为“MiniMax”,主打文本生成和理解;“海螺AI”则聚焦于图像、音频、视频等多模态。

在视频领域的阶段性成功后,在应用领域也做出下一个Talike,是MiniMax的野心。

通用Agent“MiniMax Agent”,成了MiniMax发布周中,打头阵的应用,意在对标先出圈的Manus。

 

△MiniMax Agent。图源:MiniMax官网

2024年上半年,正值六小虎最为烈火烹油的时刻。几乎每家公司都定下了极为乐观且激进的上市目标:五年,甚至三年内IPO。而位列“AI四小龙”的商汤和云从,从成立到上市,走过了近七年的时间。

仅仅时隔一年,近一半六小虎快速IPO的美梦,已经在行业的大浪淘沙中幻灭。IPO所要求的营收规模、业务的竞争力,以及管理层的稳定性,如今能满足上述条件的小虎所剩无几。

六小虎需要IPO。一方面,在模型技术竞速远未停止的当下,持续的研发和迭代,依然需要相当雄厚的资金。另一方面,IPO也在替企业,向市场释放出一种乐观的信号。启动IPO,是六小虎留在牌桌上的最佳证据。

2025年4月,智谱已经向北京证监局提交了上市辅导备案,成了六小虎中首家正式朝IPO冲刺的企业。

不过,即便最近传出赴港上市的消息,MiniMax离启动IPO,还有相当的距离。多名知情者告诉《智能涌现》:MiniMax一直在准备IPO材料,今年内很难正式启动。

IPO,背后需要权衡的利弊并不少。近几年来港股流动性严重下滑,创业板交易金额持续走低。2022年和2023年,香港创业板连续两年无新企业上市,且日均成交额仅1.3亿港元。

一名投资人对《智能涌现》分析,即便香港创业板给出的条件比较宽松,但“能够一够主板的公司,都去主板了”。

然而香港主板上市,又对企业的现金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条款显示,未商业化(指最近一年会计年度收益没有达到2.5亿港元)的特专科技公司,虽然没有收益要求,但需要提供产品商业化的可信路径,以及充足的运营资金证明。

一个IPO铩羽而归的典型案例,是“AI四小龙”之一的旷视科技。自2021年9月提交IPO申请以来,旷视科技多次因补充财务数据等原因,不得不中止流程。最终,2024年11月29日,长达3年的IPO之路,被旷视亲自宣告终结。

我们了解到,如今六小虎中,近两年的年营收能达到1亿港元(约9159.9万元)以上的,仅有智谱一家。

增收,是MiniMax今年的一个重要命题。此前,MiniMax的收入主要依靠Talkie的广告和订阅,来源较为单一,也具有更高的风险。

如今,MiniMax扩大收入版图的路径,一方面是扩充产品阵容,无论是海螺AI,还是新上线的MiniMax Agent,都在已经上线了订阅;另一方面,是面向付费意愿更高的海外市场,近期发布的模型和产品,均同步在海外宣发和上线。

 

△海螺AI订阅方案。图源:海螺AI官网

 

△MiniMax Agent订阅方案。图源:MiniMax Agent官网

IPO的故事,无论是智谱,还是MiniMax,都只讲了个开头。如何受住财务的拷问,是这几家留在牌桌上的六小虎,接下来需要直面的考验。

 

欢迎交流!

 

欢迎关注!


来源:36氪

 

2025-06-20 13:00

“舒适感”背后的商业战争,Vuori国际业务高级副总裁揭秘如何押注中国|New Look 专访

发布时间:2025-06-20 12:17:20


文|贺哲馨

编辑|乔芊

和99%的男性一样,Vuori创始人Joe Kudla每次买衣服时脑海中都会想:这件衣服能不能运动健身完之后,又能穿去上班?

2015年,Vuori诞生了。

芬兰语中,Vuori是“山”的意思;Joe本身是个登山爱好者,一开始,Vuori瞄准的是爱好瑜伽的男性,他们占整个市场的30%,市面上却没有一款适合男性做瑜伽时穿的裤子。

那个时候,运动休闲的穿搭已经有萌芽趋势。Vuori最初几年迅速成长,会计出身让Joe极度重视公司流水。成立不到两年,Vuori就已经盈利。随后,Vuori开始扩大产品系列,在2018年推出了女装,目前占销售额的50%左右,并在2019年底推出了Meta Pant,这是一款适合多种场合的男士休闲裤。

Vuori很少向外透露营业数据,但它的增长无疑是迅速的。2017年,Vuori收入约为700万美元,此后很长一段时间,Vuori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40% -200%左右。 2024年11月,Vuori完成了一轮General Atlantic 和Stripes(也是On昂跑的投资者之一)领投的8.25亿美元的投资,公司估值达到了55亿美元。

Joe很乐于在公开场合分享一切,包括曾经被纽约市瑜伽馆老板拒绝的故事,“听着,我们现在这里流行的是lululemon。”是他听的最多的一句话。

据Earnest analytics调研显示,有将近一半的lululemon消费者会选择Vuori,Vuori希望类似的结果也会在中国发生。

“lululemon在中国的表现说明了这是一个充满潜力的市场,可以容得下许多优秀的品牌。”前不久Andy Lawrence在一次专访中告诉36氪,他是这家快速崛起的运动品牌的国际业务高级副总裁。

Andy Lawrence在2021年左右加入Vuori。在这之前,他在Ralph Lauren和Reiss(一家英国皇家风格的时尚品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韩国、台湾和香港地区长达12年的生活与工作经历,让他非常了解如何在亚洲开展一项直面消费者的零售生意。

前几周Andy也来到上海,借着Vuori的iapm环贸门店开业机会,与我们重点聊了聊为何在中国采取“耐心”的开店策略、最大化地适应本地消费文化;以及最重要的,如何真正抓住这股消费热情,让更多人成为“Vuori先生/女士”。

Vuori的爆发增长始于疫情之后。人们纷纷从家里回到公司,但着装规范早已大幅放宽,年轻的职场人士穿着运动休闲装出入。尤其是富裕的科技精英,他们崇尚运动休闲风与苹果手表,而不是上一辈的Brooks Brothers搭配劳力士。

这些硅谷精英把对科技产品的热情和严谨投射到服饰上,于是各种适合日常出行的功能性服饰开始流行。不管你称呼它为通勤裤还是旅行裤,“ 这股潮流的本质就是将非运动类别的服装设计成具有运动属性。”Circana(前身为 NPD Group)服装行业顾问 Kristen Classi-Zummo这样理解“运动日常化”的含义,而Vuori的投资者们认为这是一个规模可达千亿美元的市场。

36氪: 55%的lululemon消费者也会购买Vuori,Vuori、Alo和On的消费者也有10%左右的重叠,这对Vuori来说是好消息吗?

Andy Lawrence:我们与lululemon和Alo、On昂跑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客户重叠。

就跑步类产品而言,我们与On昂跑客户重叠也非常明显,从视觉审美角度来看,我们有时也会在网站上展示产品搭配On昂跑的广告图。

我想说的是,lululemon在中国真正创造了一个新的市场,我们也从中受益。尽管我们与lululemon有所不同,但lululemon带出了一个成熟的消费者市场,而且这个市场在不断扩大,依然有空间容纳其他品牌。

当我们与地产商洽谈时,他们喜欢我们有克制的扩展策略,同时也看重我们为市场带来了一些新的东西,因为他们的商场里已经有了lululemon和Nike,我们对消费者来说代表了新鲜的选择。

36氪:多功能性(Versatility)和日常性(daily functional wear)是Vuori区别于市面上大部分强调专业的运动品牌的地方,但你们会担心因此而失焦吗?

Andy Lawrence:当然假如你试图迎合所有人,你是不会成功的。但正如我所说,首先lululemon开辟了一个新市场,这个市场足够我们生存和增长。

其次,如果你观察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其实与Vuori品牌理念非常契合。首先,审美偏好从过去的张扬转向内敛。过去反光大logo是运动品牌的标配,而今消费者更青睐低调简约的设计和自然柔和的色系。

此外,我们收到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参加户外马拉松的人数比几年前增加了两倍。随着疫情的逐渐平息,似乎中国消费者更加关注健康,不仅仅是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个人化的生活方式和品味表达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也正是Vuori坚持多功能设计哲学的初衷——我们的产品能无缝衔接瑜伽馆、办公室到郊野小径等多种场景,希望能够更好帮助顾客实现更健康的生活。

36氪:谈谈上海iapm环贸这家新开的店,据我所知这还不是旗舰店,对吧?

Andy Lawrence:是的,严格意义上它并不是旗舰店,但“旗舰店”取决于不同品牌给的定义是否相同。在非本土市场我们暂时只有几家旗舰店,伦敦的摄政街店可以算是我们的旗舰店之一。但我们的一大优点是,我们的设计师会根据在地市场的特点,造一些既新颖又不同,同时又非常符合Vuori风格的国际店铺。

iapm环贸门店是目前我们在亚洲最大面积的店,它的面积虽然还比不上纽约、洛杉矶或伦敦的旗舰店,但它的执行质量和对细节的关注是非常到位的。

36氪:2021年Vuori有一个计划,是到2026年全球门店数量增加到100家,距离这一目标还有30家,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会怎么分配剩下的门店目标?

Andy Lawrence:截至目前,我们已成功开设85家门店,即将突破百家门店的重要里程碑。预计到2025年底,我们可以超额完成这一目标,其中包括在国际市场新增的7家门店,这将进一步扩大我们的全球业务版图。

36氪:这7个门店中已经包括新开的iapm环贸店吗?

Andy Lawrence:是的。

 

Vuori iapm环贸店

通常来说,生产一件功能性的服饰产品遵循两种设计逻辑:一种是从功能需求出发逆向推导材料选择,比如“要设计一款适合秋冬运动的连体夹克,需要具备吸湿排汗功能”;另一种则是以穿着体验为导向——“Vuori追求的是让消费者感受到‘极致柔软’的触感,柔软舒适到令人不愿脱下”,这也是Vuori独特的设计哲学。

为了打造出超越市场标准的“高级触感”产品,Joe曾经投入大量时间搜寻新型面料,他不仅对纺织厂商的最新研发成果充满热情,更对其技术细节如数家珍。他曾在一档播客节目中说,最令人挫败的情形莫过于“萌生突破性的设计构想时,却发现现有面料和缝制工艺无法实现”。

Vuori第一款也是品牌的明星产品Kore Short是一款男士短裤,它剪裁宽松,面料柔软,但增加了松紧腰带和支撑内衬等细节。让人联想到的是并不是工业风装修瑜伽馆里理容精致的都市男性,而是每天能在海滩公路上晨跑的鬈发小麦肤色的好莱坞男星。

但一开始,加州连锁健身房的老板看不懂这件产品的意义,“更像是泳裤而非运动裤”。Joe只好转向社媒,他发帖强调了顾客们在描述如何将 Kore 短裤融入日常穿搭时使用的词语:“跑步、训练、徒步、旅行、休闲。”

这一策略无形中帮助了Vuori,舒适的面料让更多人愿意在各式场合里穿着它,“消费者的问卷结果显示穿着我们遛狗、跑步的人,比练瑜伽的多得多。”

36氪:我记得在中国开第一家店的时候,你说男装和女装的销售额几乎是50/50。这一比例有变化吗?

Andy Lawrence:会有一些细微变化,但总体差不多,这取决于不同季节。而且这一比例在全球的不同地区都是如此——非常接近50/50。

36氪:但据我所知,Vuori在投资男装方面是远超过女装的。不愿过多投入就贡献如此高的占比,是不是意味着运动市场,女性仍是增长最快、最有潜力的群体?

Andy Lawrence:我认为是Vuori提供给女性消费者另一种选择可能——非常不同于当下瑜伽或运动市场的产品。我们的面料是人们熟知的“柔软触感”,所以我们的运动、生活方式和混搭型产品因此而非常受到欢迎。

至于为何女性产品的表现能够与男性市场打平,因为我们在推广上尽量保持两者动态的平衡。例如在门店陈列和区域布局上,我们不断调整产品的位置,以确保男女产品都能得到相对一致的曝光度。我们品牌的销售情况表明,裤子比上衣更受欢迎,这在中国市场也是如此。

36氪:关于门店产品的品类呢?因为据我观察,很多零售品牌都在缩减实体门店的SKUs。

Andy Lawrence:丰富门店品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说,当你在加州逛我们店铺的时候,你会发现品类更多,例如户外、配饰和泳装等,但中国暂时没有这些。这是因为我们在美国有较强的品牌识别度,大家对我们非常信任,所以我们能够顺利地卖出一些细分类产品。

相比美国市场,当下在中国门店更注重一些关键品类,而且我们的店铺规模较小,因此需要做出更精准的决策,聚焦在真正能带来增长的品类上。

36氪:这几年中国市场开始显示出更多本地化的消费特征,相信Vuori也有所察觉。

Andy Lawrence:是的,但我们暂时还不需要为中国市场提供完全不同的产品,我们需要的只是稍微调整一下产品的类别和尺码,以适应本地市场。从产品类别的角度来看,在中国,我们卖得更多的是XS号和S号,而在美国则相对较少。

36氪:仅仅是在尺码上做本地化吗?

Andy Lawrence:我想说的是,产品销售的终极策略都需要倾听消费者。这听上去很老套,但事实是是很多品牌也说自己在做本地化,但通常他们会在所有市场应用相同的传播方式和产品策略,而我们更注重听取顾客的真实需求。

比如,我们的大部分营销策略是由全球团队制定的,地方团队会提供反馈来指导这个过程。我们知道哪些关键款式会成为我们的畅销款。

例如在上海,如果我们新推出的Halo Wide Leg很受欢迎,我们就会确保创意广告和门店展示会迅速围绕这一产品展开,门店的布局和产品的陈列也是根据最畅销的商品和消费者的偏好来决定的。

无论是在营销还是在陈列商品方面,我们都专注于顾客真正喜欢的产品,而不是推销那些在其他市场有效但在本地还未能打响的产品。听取反馈、迅速调整并做出回应,这是我们当前本地化的重点。

36氪:能否列举一些国内热销的款式 ?

Andy Lawrence:女性产品的话,Halo Wide Leg是我们上个季度的热销款式。我们认为它将在未来成为业务的重要部分,我们的新款BlissBlend Legging也表现非常出色。

至于男性产品, Kore Short依然是我们最畅销的款式之一,它代表公司历史的一个标志性产品,至今仍然非常受欢迎; 此外Strato系列的基础款,像Strato Tech T恤和Strato Polo衫也表现不错。此外,我们还看到一些稍微厚一点、质感更为奢华的面料产品也非常受欢迎,这些产品不如一些轻便款式轻盈,但却给人一种更高档的感觉。我们的Ponto系列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该系列作为我们核心业务的一部分,也在继续增长。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男女消费者都对休闲工作装越来越感兴趣。我们针对女性的Villa系列和针对男性的Meta系列,都是印证这个趋势很好的例子。

 

Vuori iapm环贸店

一开始,Vuori只是一家纯粹的线上品牌,但在许多直接面向消费者领域的创始人都反对与批发商合作的时候,Joe反而积极寻找与批发商合作的机会。在品牌创立初期,他就让自己的产品摆上了REI和Nordstorm的货架,从而建立了知名度, 也以一种低成本的方式获得了更多新客。

“当时的线上品牌都认为,只要客终身价值能回本,即便获客成本是销售额的两倍也值得投入,事实证明这个战略存在缺陷。”Joe曾这样解释自己“保守”的扩张策略。

在中国,Vuori的开店策略同样谨慎,2022年,Vuori以中文名“飞奥力”从电商平台进入中国。次年8月,Vuori才在上海静安嘉里中心开设了第一家线下门店,只不过这家位于地下一层的门店被定义为快闪店。如今,Vuori三家线下门店都位于上海,Andy告诉我们,虽然接下来在北京、深圳和成都都有开店计划,但聚焦和耐心仍然是Vuori开店的关键词。

36氪:我们观察到“重点区域开大店”是现在许多国际品牌在中国的做法,作为一个年轻品牌,你会怎么描述Vuori的门店策略?

Andy Lawrence:我们在中国的策略是从最好地段开始,先开设较小的门店。在最好的商场里,业主通常会将空间再拆分,这是所有顶级商场常见的做法。对于Vuori来说,最好的方式是先进入最好的地段,证明自己,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能获得更大的店铺位置。

36氪:近期还会有在中国的开店计划吗?

Andy Lawrence:当然。我们已经确认了北京的一个店铺位置,计划在秋季开业,2026年的春季再开两间。我们也在与深圳和成都的中心地段的业主洽谈。截至2026年年底,我们在本土以外的市场会有大约15家门店,从长远计划来看,中国将会是我们销售和店铺数量上最大的市场。

36氪:我在静安嘉里中心Vuori门店销售人员那里了解到,品牌在线上线下的产品重叠度只有25%。这一数字是真实的吗?

Andy Lawrence:不是的,我们的产品在线上线下几乎一致,可能仅仅在上新的速度上有一些微妙的先后差别——最多不超过三至五天。我们在网店和实体店之间的客户往往是互补的——他们每次的购买原因不同。比如,他们可能在静安嘉里中心逛街,碰巧走进我们的店铺,顺便买点东西,或者去看电影前顺便买了我们的产品。而回到家,他们可能会发现自己还想再买一件T恤——这种情况其实和其他市场没有太大区别。

作为一个DTC起家的品牌,Vuori非常看重全渠道销售,所以我们会尽量保证消费者在任意触点都能无差别感受到我们的产品和服务。

36氪:许多第三方平台会提供更多折扣,这会令消费者失去线下购买的兴趣吗?

Andy Lawrence:我们并不会频繁提供大幅折扣,我们现有的折扣都是依据第三方平台的活动日历出发的。至于为何顾客要来我们的实体店购买,我认为还是我们产品的绝佳触感——当你触摸它,感受到它时,你就会明白。所以在实体店环境中,顾客很容易被吸引。他们喜欢能够亲手触摸产品、试穿它们;他们喜欢和我们的团队互动,喜欢参加我们组织的社区活动,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愿意到店里来。

36氪:Vuori现在需要头疼白牌的问题吗?

Andy Lawrence:被抄袭首先意味着你有了一定的用户心智,所以不完全是坏事,而且你永远无法阻止这一现象发生。当下我们还不需要特别担心白牌或者抄袭者的问题,但我们已经在监控相关问题,如果问题升级,我们会优先解决最显著的案例——毕竟你无法做到面面俱到。

36氪:在你看来,中美消费者的同与不同之处在哪里?

Andy Lawrence:中国消费者大多来自城市,他们很年轻,我们最大的消费群体大约在30-35岁之间,主要集中在上海和北京,这是在我们分析电商销售时发现的。中美的消费者也有很多相似点:他们都重视活跃的生活方式,关注心理健康和幸福感,他们喜欢Vuori产品的多功能性以及我们产品的柔软感。

我还有一个发现是,相比我们那些经典的、更为人所知的产品,中国消费者对我们设计更前卫的新产品反应更好。举个例子,像阔腿裤或者我们新推出的Meta男装裤这样的产品,反而卖得很好——我们本以为会卖得更多的是那些超级柔软、适合旅行、通勤的产品——中国消费者比我们最初想象中更追求时尚、更乐于接受新事物。


来源:36氪

 

2025-06-20 13:00

海纳AI面试官发布多语言版本

发布时间:2025-06-20 12:58:02


36氪获悉,近日,海纳AI正式推出海纳AI面试官多语言版本。据介绍,依托最新AI技术,目前海纳AI面试官多语言版本已覆盖15+主流语言及多地方言,不仅能精准识别英语、日语、越南语等语言,还能处理复杂方言场景。此外,海纳AI面试官还可基于岗位特性构建“千岗千问”的智能面试体系:通过解构不同岗位的语言能力图谱(如技术岗专业术语储备、营销岗跨文化沟通策略等),根据企业需求定制面试流程与动态评估模型。


来源:36氪

 

2025-06-20 13:00

北京巧思华夏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完成A轮2000万元融资

发布时间:2025-06-20 12:52:33


36氪获悉,近日,北京巧思华夏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已完成A轮2000万人民币融资。此次融资将助力巧思华夏进一步拓展业务,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酒店业务网络扩张及现有业务深化。


来源:36氪

 

2025-06-20 13:00

国内第一艘绿色低碳智能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今日交付

发布时间:2025-06-20 12:47:59


6月20日,国内首制16000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在上海长兴岛交付。该船的成功交付实现了大型甲醇双燃料箱船建造领域“国内船东第一单、国内船厂交付第一艘、国产甲醇主机第一次实船应用”三个历史性突破。(央视新闻)


来源:36氪

 

2025-06-20 13:00

宁德时代等在四川成立水务公司

发布时间:2025-06-20 12:40:01


36氪获悉,爱企查App显示,近日,四川淼威水务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卢康,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天然水收集与分配、自来水生产与供应、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水资源管理等。股权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雅江县斯诺威矿业发展有限公司、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四川天齐盛合锂业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来源:36氪

 

2025-06-20 13:00

星动纪元推出超拟人服务机器人星动Q5,已签订超百单意向订单

发布时间:2025-06-20 12:35:25


6月19日,清华系具身智能企业星动纪元推出了一款超拟人服务机器人星动Q5。据介绍,星动Q5靠全身44个高自由度,打造超拟人的外观和动作系统,可实现扭腰、握手、摆臂、转头等接近人类肢体的动作,能够精准理解37种以上语言指令。目前,星动纪元与海尔智家、世纪金源、天悦酒店等来自制造、连锁零售、连锁酒店、文旅、养老医疗等业务的企业达成战略签约,意向订单超百单。


来源:36氪

 

2025-06-20 13:00

传蔚来将为芯片自研部引入战略投资者,蔚来相关人士:属于猜测性信息

发布时间:2025-06-20 12:28:39


有报道称,蔚来芯片自研团队目前以业务部门的形式存在,后续计划成立项目实体。蔚来计划向战略投资者出让少量股权,但将继续保持对该项目实体的控制权。蔚来相关人士表示:这属于猜测性信息。(新浪科技)


来源:36氪

 

2025-06-20 13:00

LPR维持不变,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处于低位

发布时间:2025-06-20 12:23:24


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当前,我国贷款利率继续保持在历史低位。央行此前披露,5月,企业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约3.2%,比上年同期低约50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约3.1%,比上年同期低约55个基点。(上证报)


来源:36氪

 

2025-06-20 13:00

B站:“618”带货广告收入同比增长41%,平均进店新客率近60%

发布时间:2025-06-20 12:21:35


36氪获悉,2025年“618”大促正式收官,B站数据显示,今年大促期,B站带货广告收入同比增长41%,其中数码家电行业的带货广告收入同比高速增长111%。UP主与消费者的参与度也在持续提升,B站“618”带货GMV破千万的UP主数量同比增长66%,千元以上消费品GMV同比提升近五成。B站持续为全网电商平台和品牌商家输送生意增量,B站与淘宝联盟合作的“星火计划”数据显示,今年“618”,B站给全部行业带去的平均进店新客率近60%。


来源:36氪

 

2025-06-20 13:00

宇树科技已完成C轮融资,注册资本增至约3.64亿元

发布时间:2025-06-20 12:17:38


36氪获悉,爱企查App显示,近日,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1轮7亿元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移创新产业基金(中国移动)、腾讯投资、锦秋基金、阿里巴巴、蚂蚁集团、吉利控股。融资信息显示,自2016年创立至今,宇树科技已完成数轮融资。2024年9月,该公司完成1轮数亿元C轮融资。值得一提的是,变更记录显示,近日,该公司注册资本由约288.9万元人民币增至约3.64亿元人民币。


来源:36氪

 

2025-06-20 13:00

Lazada联合墨腾创投发布报告:AI可为东南亚电商带来1310亿增量市场

发布时间:2025-06-20 12:09:45


36氪获悉,Lazada联合墨腾创投发布的报告显示:预计到2030年,AI可以给东南亚电子商务带来1310亿美元市场增量。Lazada目前在AI方面的巨大投入,是改变未来东南亚电商格局的关键。在阿里巴巴持续推进“AI驱动”战略支持下,Lazada作为东南亚AI电商的领军者,是最早大规模应用AI的电商平台。其中2024年Lazada推出的升级AI购物助手——Lazzie,在去年“12.12大促”期间和东南亚消费者互动了几百万次。通过Lazzie精准推荐,消费者购买转化率相比大盘平均高出68%。


来源:36氪

 

2025-06-20 13:00

国家发改委:截至目前,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已超过去年全年

发布时间:2025-06-20 12:05:08


据商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已超过去年全年。总体来看,今年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有力推动消费持续扩大,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明显。接下来,将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用好已安排支持资金,分领域分时段细化资金使用方案,平稳有序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同时会同相关部门加强产品质量和价格监管,督促参与企业依法合规经营,严防套补骗补,确保政策规范有序实施。(新华社)


来源:36氪

 

2025-06-20 13:00

恒指午间休盘涨1.15%,恒生科技指数涨0.71%

发布时间:2025-06-20 12:04:40


36氪获悉,恒指午间休盘涨1.15%,恒生科技指数涨0.71%;半导体、银行板块领涨,工商银行、民生银行涨超3%,华虹半导体、中芯国际涨超2%;能源、消费板块跌幅居前,布鲁可跌超6%,泡泡玛特跌超5%,中石化油服跌超4%;南向资金净买入9.24亿港元。


来源:36氪

 

2025-06-20 13:00

东方雨虹等在冠县成立建材工程新公司,含保温材料销售业务

发布时间:2025-06-20 11:39:19


36氪获悉,爱企查App显示,近日,冠县发投雨虹建材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丁壮,注册资本2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建筑装饰材料销售、建筑材料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水泥制品制造、水泥制品销售等。股权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山东东方雨虹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冠县发展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来源:36氪

 

2025-06-20 13:00

《自然》期刊公开所有论文的审稿人评论


为了改进同行审议流程的透明度,《自然》期刊从本周开始将自动公开所有新递交论文的审稿人意见和作者回应。论文作者和匿名审稿人之间的交流都将公开,除非审稿人主动选择公开,否则他们的身份默认不会披露。


  • 发布:2025-06-19 16:55:23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