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远方 - 动态 - 第 56 / 1320 页
2025-07-11 14:00

欧莱雅否认香港办事处关闭及裁员传闻

发布时间:2025-07-11 13:21:46


7月11日,针对近期有关“欧莱雅计划将香港办事处与内地业务合并,导致逾200名员工被裁”的传闻,欧莱雅中国予以否认,称报道失实。欧莱雅表示,为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集团会持续评估并优化在全球和本土市场的组织架构,以确保其与时俱进。(北京商报)


来源:36氪

 

2025-07-11 14:00

三大指数午后均涨超1%

发布时间:2025-07-11 13:02:23


36氪获悉,截至发稿,三大指数午后均涨超1%,沪指涨1.14%,深成指涨1.09%,创业板指涨1.4%;大金融、生物科技、钢铁、基本金属等板块走强。


来源:36氪

 

2025-07-11 13:00

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在天津开幕

发布时间:2025-07-11 12:47:42


今天,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在天津开幕。本次论坛主题为“数字经济新纽带 共拓合作新空间”,旨在加强与上合组织各国交流互鉴、深化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共拓数字经济合作发展新空间。本次论坛设开幕式暨主论坛,以及产业、高校、智库、城市4个主题论坛。来自上合组织国家政府、企业、高校、智库等600多名嘉宾参会,凝聚共识,共话合作。本次论坛议题“新”,涉及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应用、技术创新和产业趋势。(央视新闻)


来源:36氪

 

2025-07-11 13:00

亿纬锂能沈阳大圆柱样板工厂试产,协同宝马新世代车型量产准备

发布时间:2025-07-11 12:39:10


36氪获悉,近日,亿纬锂能沈阳大圆柱电池基地的“领航工程”正式进入试产阶段,协同宝马新世代车型量产准备。沈阳“领航工程”核心任务,是率先验证并调试亿纬锂能自主研发的高速组装产线。据了解,在沈阳项目试产前,亿纬锂能的大圆柱电池已在全球市场获得超过6万台车的装车验证。其中,约3万台长安启源车型搭载了其三元大圆柱电池,另外约3万台印度塔塔集团车型则配套了其磷酸铁锂大圆柱电池。


来源:36氪

 

2025-07-11 13:00

谷歌将为美国政府提供折扣云计算服务

发布时间:2025-07-11 12:23:29


英国金融时报周五援引美国总务管理局(Gener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GSA))一位高级官员的话报道称,谷歌将为美国政府提供云计算服务,这项交易可能在几周内敲定。(新浪财经)


来源:36氪

 

2025-07-11 13:00

半日主力资金加仓有色金属板块,抛售纺织服饰板块

发布时间:2025-07-11 12:19:49


主力资金早间净流入有色金属、非银金融、计算机等板块,净流出纺织服饰、基础化工、建筑材料等板块。具体到个股来看,北方稀土、东方财富、药明康德获净流入28.01亿元、20.78亿元、16.07亿元。净流出方面,ST华通、沃尔核材、金安国纪遭抛售4.67亿元、4.06亿元、3.06亿元。(第一财经)


来源:36氪

 

2025-07-11 13:00

首批重庆金融业AI创新应用场景能力清单及机会清单公布

发布时间:2025-07-11 12:13:28


36氪获悉,在“央视财经金融强国——西部金融中心之夜”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发布重庆金融业AI创新应用场景能力清单和机会清单。前者展示了重庆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合作落地的约150项AI实际应用案例,后者梳理了30余项AI应用场景。据介绍,重庆金融监管局依托3家法人消费金融公司,每年管理近5万亿元的消费贷款,累计服务客户5.17亿户,贷款规模、辐射客群居全国前列。


来源:36氪

 

2025-07-11 13:00

特斯拉印度首家体验中心将于7月15日在孟买开业

发布时间:2025-07-11 12:07:25


7月11日,特斯拉官方宣布,其印度首家体验中心将于7月15日在孟买开业。这一里程碑标志着特斯拉正式进军印度市场。据悉,位于孟买市中心的这家体验中心将展示特斯拉旗下热门车型,包括Model 3、Model Y等,并提供试驾体验和专业咨询服务。(界面)


来源:36氪

 

2025-07-11 13:00

华大基因在北京投资成立医学科技公司

发布时间:2025-07-11 12:05:01


36氪获悉,爱企查App显示,近日,北京智惠华大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乐燕群,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第一类医疗设备租赁、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设备租赁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来源:36氪

 

2025-07-11 13:00

恒指午间休盘涨1.9%,恒生科技指数涨2.08%

发布时间:2025-07-11 12:02:37


36氪获悉,恒指午间休盘涨1.9%,恒生科技指数涨2.08%;软件服务、半导体、贵金属板块领涨,微盟集团涨超6%,中芯国际涨超3%,腾讯控股、山东黄金涨超1%;农业、太阳能概念领跌,大成食品跌超3%,协鑫科技跌超2%;南向资金净买入7.52亿港元。


来源:36氪

 

2025-07-11 12:00

产业资本领投,时驾科技完成亿元A轮融资,将建设50万套空悬产能 | 36氪首发

发布时间:2025-07-11 09:13:40


36氪获悉,智能悬架供应商时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驾科技”)近日宣布,完成数亿元A轮战略融资。本轮融资由吉利星源与多家产业资本联合领投,同济大学科创基金跟投,平湖经开区国有资本为公司智能制造基地提供落地支持。

据时驾科技创始人乌伟民介绍,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第三代全主动悬架关键技术研发,以及年产能50万套的先进智能制造中心建设。

相较于传统螺旋弹簧悬架,时驾科技所研发的空气悬架系统能通过调节空气压力,实现车身高度与悬架刚度的动态调节,提升车辆在不同工况下的乘坐舒适性与操控稳定性。

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由于国产化率低、系统成本高,空气悬架仅应用于80万元以上的高端车型。

2015年上市的蔚来ES8,是最早搭载空气悬架的国产车型。2019年,蔚来为控制成本启动空气悬架自研,时任蔚来底盘域控制系统负责人、如今的时驾创始人乌伟民,正是当年项目牵头的核心成员。这段经历,为他后来的创业奠定了技术基础。

2021年,乌伟民创立时驾科技,专注于智能悬架控制系统与空气供气单元的自主研发。目前,公司已成功推出两大成果:“八合一集成闭式空气供给模块”和“全主动空气悬架系统”。

其中,八合一集成闭式空气供给模块,集成了空压泵、电磁阀、控制器、干燥器、过滤器等多个功能单元,同时由于采用了气路内循环技术,因而相较气路外循环技术,整套系统体积更小、噪音更低,但效率更高。

集成化和效率的提升使系统成本更低。 根据时驾测算, 这套方案相较当前主流产品,可为整车系统降低数千元成本,将加速空气悬架向20万元级主流车型渗透。

此外,这套模块采了软硬件解耦设计,具备开放式接口协议,可灵活适配新一代中央计算平台与EE架构,从而提升整车系统兼容性与集成效率。

时驾科技另一产品全主动空气悬架系统,则是在传统半主动悬架基础上的升级版本。

半主动悬架只能调节阻尼,而时驾科技的全主动系统,在半主动系统的基础上引入液压主动力,实现对弹簧刚度与车身姿态的主动控制,从而系统能对车辆垂向、俯仰、侧倾动态做实时调节。

时驾科技表示,这套全主动系统相较传统半主动方案,性能提升了大概30%。

在谈起这些产品的研发经历时,乌伟民对36氪介绍:"很多人觉得空气悬架只是换了种‘弹簧’,但真正难的是‘控制它’。你看奔驰讲舒适,宝马讲操稳,但这两种体验背后,其实都藏在软件代码里。以前这类控制算法掌握在国外供应商手里,现在我们自己做出来了。”

时驾科技的核心技术之一,正是其首创的“千段调节自适应天/地棚算法”,它可以根据不同路况和驾驶状态,调整整车姿态与悬架软硬,从而使驾驶体验更平顺。

除了算法,闭式系统还有三大技术难关需要突破。比如:要让整个系统在密闭状态下长期运行,就必须在气密性、保压性与耐久性上都达到极高标准。而时驾科技通过对材料、结构和工艺的打磨,使得产品可以在最高15bar压力下,运行超过500小时。

再比如电磁阀系统,它决定了模块的响应速度与动作精准度,而时驾团队围绕自研电磁阀设计和控制逻辑,实现了多路精准快速切换。“今后我们还会持续优化电磁阀系统的速度和精度。” 时驾科技表示。

最后一大难点是结构集成。传统供气系统是分散布置,线束长、噪音大、装车难,而时驾科技走的是类闭式一体化集成路线,不仅提升了系统的一致性和性能、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在时驾科技为攻坚所做的这些努力背后,是创始人乌伟民的一个美好愿景: “我们就是希望把中国汽车穿的‘橡胶鞋’,换成一双真正好用的‘气垫鞋’。”

 

作者联系方式


来源:36氪

 

2025-07-11 12:00

从古方“黄龙汤”到精准菌群移植,承葛生物斩获亿元融资 | 专访

发布时间:2025-07-11 08:30:40


“童子便”能治病,竟不是天方夜谭,其背后暗藏着严肃的科学原理。

这一古老的偏方,在现代医学的解码下,演化为了从健康人粪便中提取功能菌群,再移植给患者的“菌群移植”技术。

2020-2022年前后,其更广义的概念“微生态疗法”曾一度站上风口,受到资本和临床的青睐。而今,一笔新的融资让行业的目光再次聚焦。近日,国内菌群移植领域的先行者承葛生物宣布完成由金阖资本领投的过亿元战略融资,令这家已深耕近十年的公司获得了广泛关注。

现代生活方式、抗生素滥用等因素,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侵蚀着人类的肠道健康,导致全球范围内肠道微生态失衡的人群数量激增。大量前沿研究已证实,肠道菌群的紊乱与多种看似不相关的疾病密切相关,包括消化系统疾病(如艰难梭菌感染、炎症性肠病)、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如自闭症、抑郁症),甚至影响着肿瘤免疫治疗的成败。

作为一种能系统性调节复杂菌群网络的创新疗法,承葛生物的精准菌群移植技术,为干预上述疾病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那么,以菌群移植技术为代表的微生态疗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这个刚萌芽的赛道,未来有多大的市场空间?在多个入局者中,承葛生物的核心壁垒有哪些?

带着这些问题,36氪访谈了承葛生物董事长肖传兴,以下是对话内容(经编辑):

36氪:您最初在三甲医院工作,是什么契机让您决定从体制内走出来,创立承葛生物?

肖传兴:我算是中国最早探索菌群移植临床应用的医生之一,2012年读博时就在进行菌群移植的标准化临床研究,最初的动力主要是发论文。

但随着研究深入,发现这个技术确实有效,能治疗很多疾病。我们发表了全球第一篇关于菌群移植治疗乙肝的论文,刊登在肝病领域顶刊上。这篇文章后来引起了钟南山院士团队的关注,他们的一位朋友接受治疗后效果非常好,这也为我们后续获得南山健康产业基金的天使轮投资埋下了伏笔。

但真正让我下定决心创业的,是2015年治疗的一对自闭症双胞胎。治疗三个月后,这对孩子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这让我意识到,如果菌群移植有这样的临床效果,那的确是值得我做一辈子的事业。

医学生的初心都是救死扶伤。当技术(我们自己搭建了最早的研发平台)、临床需求、人生价值和资本支持这几个要素都齐备时,“天时地利人和”,我就出来创业了。

36氪:从2016年成立至今,公司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

肖传兴:最大的挑战主要有两个,一个在内部,一个在外部。

内部的关键是早期股权结构设计不合理,天使轮融资后,创始团队只占50%的股权。因此,团队耗费了大量时间回购股份,直到最近一轮融资前,我有公司控股权和100%投票权,才算真正解决了股权分散的问题。

创业过程中,外部最大的挑战是政策空白。 承葛花了大量精力去开拓和推动菌群移植技术的合规收费。现在,肠道菌群移植技术已经获得了国家卫健委的官方认可,并被纳入《全国医疗服务技术规范(2023年版)》。我们在全国21个省也拿到了医保局的自费项目收费编码,实现了商业上的合规闭环。同时,在生产资质上,我们也获得了国家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批准的采集和保藏许可。

36氪:承葛生物的核心技术是“精准菌群移植”(PMT),它和传统的菌群移植相比,“精准”体现在哪里?技术壁垒是什么?

肖传兴:菌群移植技术至今可以分为四个时代。1.0 时代要追溯到1700多年前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其中记载的“黄龙汤”就是最早的雏形,完全依赖于经验。

2.0时代是标准化工艺的起步。大约在2012年前后,全球的临床研究者开始尝试使用标准化的流程和设备来处理菌群,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菌群移植(FMT)开始作为一种标准化的医疗技术被探索 。这两个时代的迭代主要集中在制备工艺上,但忽略了最核心的问题:供体和受体的个体差异性。

目前,我们所处的是菌群移植4.0时代,即精准菌群移植(PMT)。 PMT不再是“工艺思维”,而是“临床思维”。“供体-受体精准配型技术”,通过包含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在内的算法模型,为每一位患者从庞大菌库中匹配最适合他的“个性化”菌群 。

简单来说,之前的移植是“有什么菌,就移什么菌”,而PMT是“患者缺什么菌,我们就精准地补什么菌”,这可以直接提升疗效。以溃疡性结肠炎为例,传统方法的有效率约在40-50%,而通过我们的精准配型,有效率可以稳定在80%以上。

菌群移植的下一个时代,则是将其作为“活菌药物”(LBP)进行开发,目标是拿到药监局的IND批件,实现从“技术”到“药品”的跨越 。

36氪:实现精准匹配的前提,是需要一个规模巨大且足够多样化的菌群库。承葛在这方面是如何布局的?这是否构成了核心壁垒?

肖传兴:菌库正是我们的核心壁垒之一。中国地域辽阔,饮食习惯差异巨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肠道菌群也完全不同。内蒙吃牛羊肉的和厦门吃海鲜的,菌群结构天差地别。你不能把“海鲜菌”移植给一个需要消化牛羊肉的人。

因此,我们成立了“中华菌库联盟”,在全国建立了13座菌群库,覆盖了从华南到东北、从沿海到新疆的广大区域,以确保能为不同地区的患者找到最匹配的本土化菌群。

建立菌群库的壁垒非常高。首先是资金壁垒,每一座都是GMP级别的生产基地,建设和运营成本都是千万级的。其次是标准壁垒,从菌库的建设规范、样本采集、制备技术到质量控制,全套行业标准都需要探索制定,很多标准由我们牵头制定,这些标准都可以在国家标准网上查到。

36氪:在商业化层面,承葛生物的市场策略是怎样的?目前在医疗机构的准入和推广中还存在哪些挑战?

肖传兴:我们的定位始终是一个平台型企业,坚持做To B业务。我们专注于技术研发、菌株生产和供应链管理,持续优化产品质量和技术,然后通过赋能代理商、渠道商等B端客户去进行市场推广。

在医院准入方面,挑战依然存在。首先是医生教育,消化科的医生对我们的技术认知度较高,但其他科室的医生还需要一个接受和了解的过程。其次,入院流程也比较特殊。它不像药品进药剂科、器械进设备科那样有成熟的路径。菌群移植作为一项医疗新技术,归属医务科管理,我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做市场教育。

至于价格,目前在医院单次治疗的费用大约在8000-12000元,一个疗程(通常三次)在3万元左右,属于纯自费项目。我们已经开始与商业保险合作。

36氪:承葛生物2024年销售额在数亿元,现金流非常充裕。那么最新一轮融资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肖传兴: 我们自身的利润完全可以覆盖包括活菌药物管线在内的研发成本。所以,这是一次战略性融资。

投资方金阖资本是金域医学旗下的产业基金。金域在全国有数万家医院的准入渠道,而我们的菌群基因检测样本量是全国最大的。这次股权投资合作,可以极大地加速我们检测业务在全国医院的铺开,实现产业资源协同。

36氪:您如何看待菌群移植技术未来的市场规模?

肖传兴: 我认为菌群移植行业才刚刚开始萌芽,可能只释放了不到5%的潜力。该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安全且普适,一项技术获批进入医院,就可以应用到全院所有科室。目前医学指南中提到与菌群相关的病种有85个,这意味着它就像是85款药的集合体。这还仅仅是严肃医疗市场,大健康市场的想象空间更大。我们保守估计这是一个千亿级的市场,但要达到这个规模,还需要漫长的市场教育过程。

36氪:承葛生物的核心团队稳定,很多高管履历出色。您认为凝聚团队的核心是什么?

肖传兴:我最骄傲的就是我的团队。从创业至今,核心高管团队只进不出。这里面,利益保障是基础。我给的不是期权,是实打实的股权,并且有明确的规则,大家都很认可。

但更根本的,是使命感。什么样的人吸引什么样的人。我当初放弃医生工作出来创业,是被救助自闭症儿童的故事所感召。我吸引来的这群伙伴,也都是认同这个使命的人。比如我们智药事业部的CEO,他是一位海归博士,我跟他说:“你做别的研究,可能一辈子都停留在环境领域;但跟着我,我们可以一起救死扶伤。”

我们还有很多高管,之前在阿里、同程、大型跨国药企,之前年薪百万,但都愿意加入我们。这件事有巨大价值和社会意义,大家相信的,不仅仅是我个人,更是相信我们共同选择的事业,它的远期回报一定是巨大的。

36氪:公司名字“承葛生物”有什么特殊渊源吗?

肖传兴:这个名字源于东晋时期的医学家葛洪和他所著的《肘后备急方》。这本书里记载了用“粪汁”治疗急症的药方,这是菌群移植最早的雏形。巧的是,屠呦呦先生发现青蒿素的灵感,也同样来源于这本书。所以我们常说,菌群移植和青蒿素“同根同源”。

“承葛”,就是“传承葛洪之精华,守正医学之创新”。这个名字时刻提醒着我们,我们做的是一件有历史传承、又能开创未来的事情。


来源:36氪

 

2025-07-11 12:00

岚图FREE+也将于7月12日正式亮相

发布时间:2025-07-11 11:53:40


36氪获悉,岚图FREE+也即将于7月12日的用户之夜正式登场。据了解,岚图FREE+首搭华为乾崑智驾ADS4和鸿蒙座舱5,定价将在25万内。


来源:36氪

 

2025-07-11 12:00

恒生科技指数早盘涨幅扩大至2%

发布时间:2025-07-11 11:43:57


36氪获悉,截至发稿,恒生科技指数早盘涨幅扩大至2%,恒生指数现涨1.83%,创新药、加密货币、中资券商、保险、有色金属等概念涨幅居前。


来源:36氪

 

2025-07-11 12:00

AI技术成果路演在重庆举行

发布时间:2025-07-11 11:43:17


36氪获悉,“科技金融 AI驱动——AI技术成果路演”在重庆两江新区举行。“AI技术成果路演”旨在搭建金融机构与AI科研团队对接的平台,发布最新AI研发成果,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供“即插即用”的创新方案。目前,金融业已成为AI大模型规模化应用的先行领域。活动现场,蚂蚁消金、蚂蚁数科等企业代表分享了各自在AI领域的探索和实践。


来源:36氪

 

2025-07-11 12:00

科大讯飞在河南成立信息科技公司

发布时间:2025-07-11 11:37:12


36氪获悉,爱企查App显示,近日,河南空港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孙亮,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人工智能双创服务平台、人工智能硬件销售等。股权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河南讯飞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来源:36氪

 

2025-07-11 12:00

A股三大指数午间休盘集体上涨,药明康德涨停

发布时间:2025-07-11 11:31:09


36氪获悉,A股三大指数午间休盘集体上涨,沪指涨1.05%,深成指涨0.94%,创业板指涨1.19%;大金融走强,中银证券、南华期货涨停,新华保险涨超4%,工商银行涨超2%;贵金属、生物科技板块领涨,北方稀土、药明康德涨停;零售、汽车、教育板块跌幅居前,跨境通、赛力斯跌超4%,豆神教育跌超3%。


来源:36氪

 

2025-07-11 12:00

有色金属板块持续拉升,华宏科技、盛和资源涨停

发布时间:2025-07-11 11:12:26


36氪获悉,截至发稿,有色金属板块持续拉升,华宏科技、盛和资源涨停,精艺股份、卧龙新能此前涨停,华新环保、湖南白银涨幅居前。


来源:36氪

 

2025-07-11 12:00

中汽协:严格防止“内卷外溢”,反内卷治理工作还在不断深入

发布时间:2025-07-11 11:12:06


7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在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为严格防止“内卷外溢”,中汽协正在采取措施,推动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尊重当地文化和法律,保证出海有序成长。这段时间以来,反内卷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行业主流企业也主动作为,加强自律。“当前反内卷治理工作还在不断深入,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完善长效工作机制,汇聚行业正能量,共同营造风清气正、健康和谐的良好产业发展生态。”付炳锋说。(澎湃)


来源:36氪

 

2025-07-11 12:00

顺丰控股在四川成立捷配科技新公司

发布时间:2025-07-11 11:07:51


36氪获悉,爱企查App显示,近日,四川捷配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蔚琛,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物联网技术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装卸搬运、国内货物运输代理、国际货物运输代理、包装服务等。股权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间接全资持股。


来源:36氪

 

2025-07-11 12:00

基因组研究确认人类圈养动物后动物病毒开始传播给人类


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项基因组研究确认了人畜共患病原体从动物传播到人类的最早时间点:6500 年前人类从狩猎采集转向畜牧业开始与动物生活在一起。澳大利亚病毒学家 Edward Holmes 称,这不是新观念,但研究人员用数据给出了证明。研究人员从欧亚大陆发现的 1,313 具古人类骨骼和牙齿中残留的血液提取 DNA 序列,寻找微生物基因组的痕迹。这些古代 DNA 所处时期跨越了 3.7 万年。研究识别出 5486 个来自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 DNA 序列。人畜共患病原体仅在距今 6500 年或更短时间的遗骸中发现,约 5000 年前达到峰值。鼠疫杆菌

首次出现在该数据集中的时间是在 5700—5300 年前。


  • 发布:2025-07-10 17:51:57

 

2025-07-11 12:00

Amarok 3.3 释出


音乐播放器项目 Amarok 释出了 v3.3 版,这是首个基于 KDE Frameworks 6 和 Qt 6 的版本。Amarok 3.3 大改了音频引擎,使用 GStreamer 而不是 Phonon 播放音频。主要变化包括:停止支持 Qt5/KF5,更新了数据库字符集允许完整的 utf—8 值;解决了 2038 年问题,等等。


  • 发布:2025-07-10 18:07:22

 

2025-07-11 12:00

只有 1% 的龟罹患癌症


龟罹患癌症的可能性远低于哺乳动物或鸟类。根据发表在《BioScienc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仅有 1% 的龟罹患癌症。研究人员分析了数百只生活在动物园的龟的医疗记录和尸检报告。结果显示,龟患癌症的数量非常少,即使出现肿瘤,也几乎不会扩散。研究人员将这一现象归因于龟强大的防御能力,包括抵御细胞损伤、减轻细胞压力的缓慢新陈代谢以及独特的抗癌基因。


  • 发布:2025-07-10 23:21:43

 

2025-07-11 12:00

《星露谷物语》成为 Steam 平台最受好评的游戏


《星露谷物语(Stardew Valley)》超越《传送门 2(Portal 2)》成为 Steam 平台最受好评的游戏。《星露谷物语》是 ConcernedApe 开发的农场模拟类角色扮演游戏。在游戏中,玩家所扮演的主角远离办公室工作的烦扰,在一个名叫星露谷的地方重新开始打理祖父留下的荒废牧场。游戏于 2016 年 2 月发布,至今有近 10 年历史,ConcernedApe 在发布之后继续进行更新,包括引入新的 NPC 和多人模式,游戏售出了逾三千万份拷贝。数据显示,《星露谷物语》以 8.87 的得分和 899,309 票超过了《传送门2》的 8.85 分和 436,510 票。排名前十五的游戏还包括:泰拉瑞亚、People Playground、求生之路 2、Vampire Survivors、Hades 、欧卡2、Schedule I、传送门 1、Garry's Mod、RimWorld、Black Myth: Wukong、Baldur's Gate 3 和 Lethal Company。


  • 发布:2025-07-10 23:41:18

 

2025-07-11 12:00

GlobalFoundries 收购 MIPS


GlobalFoundries 宣布达成协议收购 MIPS,此举旨在扩大其产品组合。MIPS 如今的 IP 主要围绕开放指令集架构 RISC—V。MIPS 成立于 1984 年,2013 年被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收购, 2017 年出售给 Tallwood Venture Capital,2018 年被 Wave Computing 收购。2020 年 4 月 Wave 申请破产保护。2021 年 3 月,Wave 更名为 MIPS,宣布将放弃开发 MIPS 架构,投奔 RISC—V 阵营。


  • 发布:2025-07-10 23:52:35

 

2025-07-11 12:00

海洋中的纳米塑料多达数千万吨


纳米大小的塑料颗粒已经无处不在,在海洋中其质量数以千万吨。根据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从北大西洋代表不同环境的三个深度采集水样。他们从中发现了三种类型的纳米塑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乙烯(PS)和聚氯乙烯(PVC)。纳米塑料的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 18 毫克,相当于有 2700 万吨纳米塑料分布在温带至亚热带北大西洋的表层。纳米塑料不同于体积更大的塑料颗粒,它们会悬浮在水中,不会沉降到海底,能够进入食物链。


  • 发布:2025-07-11 00:40:35

 

2025-07-11 11:00

企业微信智能表格AI能力升级:分类、识图、内容生成“一键搞定”

发布时间:2025-07-11 10:59:50


36氪获悉,企业微信最新发布的4.1.36、4.1.38版本持续更新,AI能力再迎升级,智能机器人、智能表格的AI能力增强:智能机器人可更好地与企业知识库、业务系统打通,并被拉入工作群中,随时解答工作问题,成为员工、团队的“AI助理”;企业微信智能表格作为唯一可以连接微信的表格,可一键导入微信客户,更可用AI生成内容、理解图片、AI分类、 AI客户跟进总结,在视频文案生成、工厂和门店巡检自动识别、给客户打标签、分析客户意向等场景提升效率。


来源:36氪

 

2025-07-11 11:00

港股中资券商股走强,中州证券涨超60%

发布时间:2025-07-11 10:56:13


36氪获悉,截至发稿,中州证券涨64.65%、国联民生涨25.81%、兴证国际涨17.89%、弘业期货涨15.15%。


来源:36氪

 

2025-07-11 11:00

酷我音乐全新发布11.3.2版本,已正式搭载DTS音效

发布时间:2025-07-11 10:47:05


36氪获悉,7月11日,在线音乐平台酷我音乐宣布,全新发布的11.3.2版本已正式搭载DTS音效、歌手音效。据介绍,此次酷我音乐搭载DTS音效,将影院中的震撼体验延续到音乐流媒体平台中。基于悦耳人声、环绕剧院、浩渺声场、悠扬舞台4种定制音效。除DTS音效外,酷我音乐11.3.2版本还新增了歌手音效。


来源:36氪

 

2025-07-11 11:00

美的集团在中山成立电子商务公司,含AI及机器人业务

发布时间:2025-07-11 10:40:02


36氪获悉,爱企查App显示,近日,美的(中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朱垂才,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智能机器人销售、智能无人飞行器销售、半导体照明器件销售、人工智能硬件销售等。股权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间接全资持股。


来源:36氪

 

上一页 下一页